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10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 > 2010年铁矿石谈判消息

铁矿石定价机制改变大势所趋 钢企应主动作为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5月07日16:12
  今年,通行了近40年的铁矿石年度定价谈判机制被三大铁矿石巨头强行推倒,并欲以极度定价体系取代。面对全球铁矿石定价机制的突变,国内钢铁业在经历了一段“情绪化应对”的过程后,如今已渐趋于理性。用一些市场分析师的话来说,就是“该来的总要来,该去的总会去”。

  宝钢股份总经理马国强5日在网上业绩说明会上首次表示,铁矿石定价机制的改变已是大势所趋。为了应对,公司将在谈判机制、定价模式上探索新的路径。马国强透露,从4月起,宝钢在采购进口矿时,与矿商以一定涨幅进行预结,待谈判结束后结算补差。

  国内一家大型钢铁企业的负责人近日对记者表示,在铁矿石阶段性的供不应求和三大矿相对垄断地位的共同作用下,出现了今年定价机制的变化问题。矿山凭一时之力的强势诉求,未来总会付出相应代价。这可以把它交给时间来平衡。市场的实际也是如此,矿价与钢价的互推,总不会没有一个尽头。近期,国内钢价冲高回落,现货矿价也在高位出现松动就很能说明问题。

  “该来的总要来”

  中钢协相关人士曾在一个场合说:“现在连买菜的老太太也关心铁矿石价格问题。”

  业内资深人士解释说,大宗商品的价格谈判,绝非仅铁矿石一项。就算是钢铁产业内部,除了铁矿石,也还有焦炭、废钢等等其他值得关注的原料问题。但铁矿石价格谈判引起大众的格外关注,原因就在于其典型性。

  专家指出,铁矿石定价机制的变局,既有远因,也有近因,其中反映出“中国需求”与全球大宗商品资源之间,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博弈的复杂关系。不论是阶段性的供不应求,还是国内矿价“双轨”带来的贸易秩序混乱,还是三大矿的强势诉求,一切“虚虚实实”的市场状况,都会最终反映到价格谈判中。

  据“我的钢铁”资讯机构研究人员回忆,矿价机制的变化,8年前就埋下了“伏笔”,主要是因为中国市场出现了长协价与现货价的“价差”。到国际金融危机前后激化,危机之前长协矿价大涨,在矿价续涨的预期下钢企大量高位囤货,矿商控制发货节奏。在“谁也未准确预料”的危机爆发后,现货矿价大跌,钢厂在大降库存的同时暂停高价长协矿的进货,长协合同“名存实亡”。在应对危机过程中,中国钢铁业复产迅速,对进口矿重拾“大规模进货”之势,现货矿价迅速拉起,国内钢厂在长协矿谈判中所持矿价需回到2007年价位的诉求难得结果,年度价格首次不了了之,年度长协谈判开始解体。

  从这一过程看下来,今年矿商提出季度定价的转变,可以说是 “该来的总要来”。而且,今年以来的供求形势进一步加强了矿商的强势。据中钢协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国内粗钢产量同比增长24%以上;粗钢日产水平相当于年生产粗钢6.41亿吨;进口铁矿石同比增长18%。在这样的数据面前,矿商肯定会提出一个很高的矿价涨幅。

  “要控制矿价,只有钢厂减产一条路。”国内钢铁资讯机构“钢之家”的负责人吴文章坚决地说。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中钢协近期虽然依然称谈判还在进行中,但首度表示钢厂可根据实际需要,在符合行业自律框架的前提下,与矿商协商以临时价格购买铁矿石。

  宝钢总经理马国强表示,如果以往的长协定价方式被完全取消,将对公司的生产、营销和用户等环节产生一定影响。

  “绷得太紧的橡皮筋总会断”

  正是因为“该来的一定会来”,进口现货矿市场在涨价预期的推动下,前一段持续冲高,印矿到岸吨价一度曾达190美元,直逼2008年曾到达过的200美元的历史最高位。由于高成本的带动,国内钢价也是“涨个不休”。

  但是,“钢价-矿价”互推型的市场格局,需要经过市场的最终检验,“绷得太紧的橡皮筋,总是会断的”。国内一家大型钢厂的负责人对记者说,矿价通过钢价向下游转移,是以下游产业的承受力为限度的。过了限度,就一定会逆向朝上游来算账的。目前,矿商相对强势,推行季度定价,而且在选用何种价格指数、指数是怎么来的、合理性如何等问题上,不与钢厂讨论。这样过分的要求,今后肯定会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用另一业内人士的话说,就是“该去的一定会去”,用时间和市场的事实来求得总体的平衡。

  据国内知名钢铁现货交易平台“西本新干线”提供的最新报告,国内钢价在4月中旬见顶后已呈持续回落态势,这说明钢铁高成本的消化空间在受限。以沪上建筑钢价为例,今年春节之后,从每吨3700元一路上涨到4370元,到4月份触及高点后“见顶回落”。在4月份最后一周内,国内共有25家螺纹钢和线材生产企业调整了出厂价格,除2家上调、1家持平外,其余22家钢厂都选择了下调出厂价,这使得现货钢价的下行空间将随之进一步扩大。

  在钢价回落的同时,钢铁原料价格也在高位出现了松动。钢坯跌势最为明显,废钢市场也出现了稳中走低的迹象。更引人关注的是,不断攀升的铁矿石价格,已直接导致钢厂接盘意愿降至低谷,成交清淡之下高位矿价也出现了松动走低的迹象。有分析人士认为,金融危机之后,市场“挤泡沫”的频率相对以前会有所加快,过度“单边市”的现象将会减少,这对于市场的总体平衡是有益处的。

  博弈才刚刚开始

  中钢协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有关铁矿石问题的博弈,还刚刚开始。”言下之意就是,矿价机制的变局,还远远未到定局的时候。业内不少专家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既要静观其变,又要主动作为。

  这位中钢协人士说,中国钢厂一定要把自己的利益诉求清楚表达出来。矿价谈判不能“一口价”“硬要我们接受”。目前矿商提出的大幅涨价的要求,是中国钢铁业承受不起的,这是一个客观事实。矿价大涨,只能带来两个严重的后果:要么是中国钢铁业大面积、而且是大幅的亏损;要么就是把钢铁成本压力硬性向下游产业转移,对中国整体产业造成不良的影响,并且可能形成输入性的通胀。至于坚持年度定价还是季度定价,这都需要坐下来谈,要协商。与此同时,必须把“我们自己的事”做好,从根本上治理铁矿石贸易的混乱现象。

  冶金规划专家李新创认为,中国今后的钢铁需求依然还是刚性的,只是增幅将明显减小。如果不在“走出去掌握资源”这个根本出路上下决心,要在铁矿石问题上争取主动是不大可能的。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也认为,矿价上涨必将刺激更多投资者进入矿产资源市场,只要假以时日,新兴力量必将改变现有的矿石供应格局,矿价机制也必将向更为合理的方向演进。

  宝钢股份总经理马国强表示,为了应对矿价机制的变化,公司将在谈判机制、定价模式上探索新的路径,研究不同定价机制对公司经营的具体影响及对策,加大压力测试,测算对公司中长期成本效益的影响,力争在减轻定价机制变化对公司影响的同时,不断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今后的定价机制,到底是在年度定价、季度定价还是指数定价上稳定下来,目前谁也说不清楚,但都存在可能。

  “我的钢铁”资讯机构首席专家贾良群等人士认为,对于“指数定价”这样的“陌生领域”中国钢厂和国内相关服务机构不应持“视而不见”的消极态度,而应主动谋划,早作准备,尽力避免“不得已、被动接受”的不利局面。现货矿市场主要在中国,“中国价格指数”应该最具代表性,中国资讯机构应该“有自己的声音、自己的产品设计和自己的服务”,并争取获得全球业界的认可。(记者李荣) (来源:新华网)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lianzhang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