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新闻发言人:作家创作普遍严重脱离基层生活
来源:
新华网
2010年05月10日12:56
作协新闻发言人就“作家定点深入生活”答记者问
首批19名作家深入县城以下基层单位
“目前城市生活题材的作品非常多,但反映基层生活的作品极度欠缺,我们要引导作家下基层。”最近中国作协公布了第一批定点深入生活的作家名单,作协新闻发言人陈崎嵘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说,现在作家创作普遍严重脱离基层,急需改变此现状。
去年10月,作协对外公布了《中国作家协会关于作家定点深入生活的暂行办法》,引起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各地作协和团体会员积极组织作家申报。第一批定点深入生活的作家名单近日公布,共有来自全国各地作协的19名作家入选。陈崎嵘表示,此次定点深入生活跟以往作协组织的采风活动不一样,申报的作家必须选择县城以下的基层单位,深入农村、学校、工厂等,至少在当地生活三个月以上。“过去采风跟走马观花一样,浮于表面,很难发现深层次的东西。定点深入生活可以填补采风的不足。”
同时,此次定点深入生活跟以前作家私自体验生活的做法也不一样。“过去都是作家私下找个地方,跟自己所在的单位打个招呼,就请假去当地体验生活,缺少组织性。”陈崎嵘解释,这次作协更为主动,帮助作家联系深入生活的地点,并每天给予几十元的生活补贴费。具体地说,由作家根据本人创作计划提出定向深入生活的地点,将申请提交给中国作协,经作协评审后,帮助作家联系和安排深入生活的地点。
这个措施也是作协首次推出试行,意在扭转眼下作家大多沉浸在个人生活世界、严重脱离基层现实的状况。“现在作家大多生活在城市里,对城市生活很了解,但创作上对农村、工厂等基层题材涉及很少,我们想弥补这方面的不足。”陈崎嵘表示,这次确定的作家名单中,主要是创作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家,尽管现在写城市题材、历史题材的作家很多,但都不必申报。而且还要求作家在定点深入生活结束后,创作的作品必须符合要求,不符要求的将追回作协补贴的生活费。
有不少网友对“定点深入生活”的做法表示质疑,认为作家本身每天就在生活中,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再说文学史上很多好作品都不是“定点深入生活”才写出来的。对此陈崎嵘回应,定点深入生活是一个好办法,可以扩大作家创作的素材面。“以前老作家柳青、浩然、赵树理都因深入农村生活写出了好作品,值得借鉴,只不过这种深入生活的方式近些年来不受作家重视而已。”
此外,陈崎嵘还补充,“定点深入生活并不一定就能创作出好作品,但要允许我们去尝试,要引导作家克服浮躁的心理,在创作上贴近基层群众的生活。”此次第一批深入基层生活的作家人数还少,作协计划今后每年要逐渐扩大规模,让更多的作家走到基层去。RJ233
下基层有益于关注他人生活
李浩 (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说实话,以前我对作家深入生活这个提法就很反感,我觉得自己每天都在生活,不需要再去下基层。但前一阵子,我写完一部长篇,感觉自己的很多东西都被掏空了,接下去创作就感到储备不足。因为以前我过的基本是一种书斋生活,表达的还是一种私人生活经验,而创作光靠虚构也不行。这次我本来就想回河北农村老家体验生活,想以农民的角度写他们当下的真实生存境遇。正好有这个机会,我就申报上去,每天能有一点生活费,对自己的生活来源毕竟有帮助。
至于定点深入生活能否写出好作品,关键还得看作家本人,如果作家自身缺少储备,肯定写不出好作品来。现在作家确实大多存在一种弊病,就是脱离外界的现实生活,只知道书写私人经验,缺少对他人的关注。下基层的好处就是打开自己的视野,去了解他人的生活,比方了解现在的农民是怎么生活、怎么想的,避免作家自身的主观傲慢。另外,这次作协也没有“命题作文”,整体上很宽松。从这一点上讲,我挺感谢作协,这对作家是一种鼓励。(记者周南焱) (来源:北京日报)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