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出水八吊篮文物 属外销瓷常见类型
关注“南澳Ⅰ号”
本报汕头讯 (记者王鹏、陈正新、肖成 通讯员林春伟摄影报道)“南澳Ⅰ号”明代古沉船部分隔舱板已在水底现身,各组隔舱板之间满是一摞摞码放整齐的文物。记者昨日从广东省文物局获悉,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实施的“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项目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水下考古队在抽取沉船上层覆盖淤积物的过程中,已经清理出相互平行的3组木质沉船隔舱板,隔舱板之间间隔约为1米,这些间隔就是古船装载货物的空间。昨日,在发掘进入船舱内后,文物出水速度极快,昨日下午专家对已发现的“一号舱”进行打捞,结果让八吊篮文物从海底重见天日。
揭秘
明代海外私人贸易
基本都“走私”
“南澳Ⅰ号”是否属于走私船是此次考古发掘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有观点认为,当时大部分海外贸易船只都属于走私船。老一代著名历史学家张维华在其代表作《明代海外贸易简论》中指出,明代从洪武开国起,就实行海禁,中间或有松动。明代晚期隆庆到崇祯年间,朝廷默许海外私人贸易,用“引票”制度来管理,部分开放海禁。
整体而言,明代政府所控制的朝贡贸易在郑和下西洋之后,就走向衰落,市舶司无所作为。这种情况下,明代的海外私人贸易基本上都是走私,这种以走私为主的私人贸易在明代晚期极为兴盛,在嘉靖以后达到顶端,甚至受到福建、广东一带的地主和士绅的公开支持。
这些私人船只“走私”的主要货物是茶叶、瓷器,此外还有铁器、铜器等物品。按照明律,铁器、铜器严禁出口,但由于海外市场需求旺盛,福建、广东沿海出现了大量的手工作坊,打造此类金属器物以供出口。
揭秘
万历年黄铜“走私”利润可达100%
历史学家黄啟臣在《明代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的高度发展》一文中,提供了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广州经澳门出口的一艘葡萄牙商船往印度果阿和欧洲的货物列表,其中就有黄铜500~600担,利润率达100%。
八吊篮文物:
多是常见外销瓷类型
记者了解到,古沉船经清淤后现身的3组木质隔舱板位于沉船中部,其中一块已经现出约4米长的一段。隔舱板之间,已能够清晰看到码放整齐的一摞摞瓷器等文物。成摞瓷器基本上都是侧立横放并交错码放。考古队员在水下见到的文物种类主要是青花瓷大盘,也有少量碗、钵、杯及金属凝结物。而目前已出水文物主要类型也仍然是外销瓷器青花瓷大盘、碗、钵、杯、罐、瓶等,此外还有釉陶罐、铁锅及铜板等。瓷器的主要产地确定为福建平和窑及江西景德镇。
省文物局认为,其中,青花瓷大盘和带盖青花瓷钵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器物。它们较为一致的特征是,瓷胎和釉质比较厚重,青花颜色不太鲜亮,发灰或者发黑,无论人物还是花草图案都比较随意,器表施满釉,底足粘有细砂,即“砂足器”,属于外销瓷中的常见类型。
出水瓷器:
景德镇的做工更精细 来自故宫博物院的专家陈华莎对出水的文物进行了分析评说。
“从出水的这些文物来看,大部分都是青花瓷。主要是两个窑口的,福建平和窑和(江西)景德镇的。景德镇的(瓷器)胎体比较薄,跟平和窑的明显不同,做工更为精细。”陈华莎介绍说,福建平和窑是著名的明清年代外销瓷的加工场。
对于出水的一件双龙罐,为什么会在一艘初步断定为明万历年间的沉船上被发现,明代不是禁止民间使用龙图案?对此,陈华莎表示,在明代晚期,对于龙图案的限制已经没有那么严格了。
陈华莎另外对比了出水的平和窑、景德镇瓷器的区别。她将两个出产地的青花瓷盘翻过来,对比瓷盘底部介绍说:平和窑瓷器的明显特点是瓷盘底部沾有石英砂,因为这些瓷器是垫砂烧制的,而景德镇的瓷器底部垫砂就比较少。
瓷盘底部的跳刀痕给专家传递的信息,有利于掌握更多这些文物的“出生日期”。陈华莎指着一件青花瓷盘的底部说,这件瓷器在制作旋转的过程中,工匠在底上留下了一些跳刀痕,说明这些瓷器最早也是明代晚期的,“因为再早些时期的做工比这个要好很多”。
水下纪实
时间:昨日15时
对于水下打捞考古人员来说,这个时间是最为宝贵的,因为这是下水的最佳时刻。
潜水员一个接一个潜入水中,很快,携带的影像设备传导回来的讯号表明他们已经抵达沉船点上方。
地点:25米深海底
先记录这些文物的水下影像等资料,保存这些已清理文物的位置、形态等数据,然后再开始准备提升沉箱。
潜水员在水下作业,海面上的打捞船吊臂提升了一个又一个满载文物的吊篮到达甲板。
悬念:发现新文物?
据出水的潜水员称,他们在水下意外发现了另外几个保存完好的船舱,都是满载货物,并且有一些“不同于此前发现的文物”。这也给接下来的打捞留下了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