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域外华闻

外媒称对华话题在印敏感 印度与中国相比欠豁达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5月12日23:58
  据5月12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分析人士认为,在印度内阁中国防部、内务部、财政部和外交部是最重要的四大部,拉梅什言论能引发争议是因为他作为环境和林业国务部长越级批评同僚。但更多国际媒体还是从中看出了中国话题在印度的敏感性。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11日报道说,印度上周决定禁止从中国进口通讯设备,主要担心这些设备可能被中国情报部门利用。中国供应商对此十分不满,这一禁令将使他们在发展中的印度移动通讯市场损失数十亿个用户,而让印度用户失望的是将失去从中国进口的廉价产品。俄《报纸报》说,与印度相比,俄对中国通讯设备没有这种担心。德国《商报》也将“印度驱逐中国通讯设备”解读为对中国间谍力量的担忧。

  事实上,近几年很多中国商品及中国企业的正常商业活动在印度遭禁或受到不明不白的调查。2008年10月到2009年1月的4个月时间里,印度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了反倾销、反补贴等17起贸易调查,对中国钢铁、化工、纺织等产品实施进口限制措施。在过去两年内,印度还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中国企业参建电厂,禁止中国企业参与港口建设项目投标。一位有在印度经商经验的商务人士对《环球时报》表示,印度政府虽未明文限制中国电信产品进口,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有这样那样的“阻碍”,事情执行起来并不顺利。《今日印度》11日也刊登了在印中资电讯企业的抱怨,文章援引一家中国企业负责人的话说,“中国公司的确感觉受到歧视,我们80%的员工都是本地人,怎么能说我们是威胁呢?”

  法兰西24电视台10日称,印度去年是向WTO投诉中国最多的国家,反映出印度对发展迅速的邻国存在明显的猜疑和不安心态,并因此产生一种处处与中国较劲的心理。报道称,由于中印间存在领土争端、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密切关系,印度社会普遍存在对中国的警惕心理,并屡屡被政治家渲染利用,尽管印度政府态度谨慎,但反对党和媒体总是推波助澜,尤其是采取激进民族主义立场的印度人民党。

  马加力说,在印度,对华话题高度敏感,理性的声音特别容易被炒作成话题,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印双方还有领土争议等悬而未决的问题,同时也因为中印对对方都有傲慢的心态。

  还有分析人士说,印度国内一些人总将炒作对华话题当做激励印度民族情绪的廉价工具,与能够开诚布公地向日本学习的中国相比,印度似乎欠缺一些豁达,虽然印度也意识到中国经济发展比印度快,但民族自尊心和对自己社会制度的优越感影响了印度对中国国情的正常讲述。去年印度总理辛格访美时,一些印度媒体纷纷表示中国的GDP成就是在专制体制下取得的,而印度拥有更优越的民主制度。(本报驻印度、德国、加拿大特派特约记者 廖正军 青木 陶短房本报记者 魏莱 王跃西 段聪聪陈一 柳玉鹏) (来源:环球时报)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