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臆测中国或成负债大国
称15.7万亿负债约为GDP的一半 高盛回应该结论是媒体误读 我专家认为数字本身不靠谱
希腊债务危机让各国政府慌了神,纷纷“清点”各自的家底儿。而美国媒体也依据高盛的一份报告帮中国算了笔账,称中国总负债15.7万亿,近GDP一半,或步入负债大国。
中国是否债务压身?是否也会像欧洲一样陷入危机之中?这则新闻同样让国内媒体打起了口水仗。那么到底是不是如外界盛传的一样,中国就要步入负债大国了呢?
今晨,《法制晚报》记者连线数据的“发源地”高盛集团,其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布坎南却给出了一份不一样的解读,布坎南说,“媒体报道数据解读有误,实际上中国的负债数据并不算高”。
外界热议
中国或步入负债大国
美媒日前报道称,高盛日前发布的《潜在房价调整和政府过度借贷的风险评估》报告指出,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政府总负债为15.7万亿元,约占2009年GDP的48%。
报道称,中国15.7万亿元的负债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债余额、地方政府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投资时所承担的债务,以及在2000-2001年期间商业银行剥离但仍体现在资产管理公司账面上的不良贷款三大部分。
其中,中央政府国债占GDP的20%,地方政府债务大致在7.8万亿元,约占GDP的23%,第三部分总额为1.6万亿元,接近2009 年GDP的5%。三者累加,中国政府总负债占GDP的比例为48%。
媒体因此预测“中国或步入负债大国”。
媒体质疑
负债15.7万亿数额大吗
高盛回应:中国负债数相对较低
高盛报告所指中国政府的负债15.7万亿元,占到GDP的48%,因此有媒体借此称中国的这一数字过高。
今晨,高盛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布坎南回应称,高盛在报告中所指的是预计中国公共部门的债务总额将达到GDP的48%,这其中包括了地方政府的负债,而这并不是一个很高的数字。
他告诉记者,高盛了解到现在很多媒体对报告进行了解读,但是有些报道断章取义了。高盛曾联系了一位错误报道的作者,但他的解释竟是并没有看过报告,而是听到高盛在谈论政府债务为48%时就进行了报道。
“因此报道才会与报告原意相左。我们的报告说得很清楚,中国的负债仍然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特别是从中国政府整体拥有的资产来看,是可以承受的。”布坎南说。
全球负债200多万亿元中国只占小头
此外,根据《经济学人》杂志日前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2月,全球各国负债总额突破36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5.7万亿)。
其中,发生债务危机的希腊负债为本国GDP的125%。处于危机边缘的意大利负债则已接近GDP的118%。目前,风雨飘摇的欧元区整体负债则为超过GDP的84%。
同样,日本财务省最新数据显示,其国家债务总额已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29%。
而加拿大的人均负债更是超过4万美元,在全球20个发达国家中名列第一,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
这些数据说明,即便中国的负债数达到高盛预测的15.7万亿元,中国仍不可能出现严重的债务危机。
地方政府是否负债过度?
后台强大整体财务状况稳固
外媒报道称,中国地方政府在2009年上马了许多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借此来抵消外需疲软的不利影响。
不过,外媒认为,大多数项目在地方和中央政府补贴与资金总投入之间一般存在40%-60%的资金缺口。因此,许多地方政府往往以城市开发投资企业为平台,向商业银行借款或用土地作为抵押物从商业银行融资。
报道援引高盛的数据称,地方政府的总负债应该大致为人民币7.8万亿元,约占GDP的23%。因此猜测,这可能造成地方政府负债过度。
但布坎南认为,媒体解读这一变化时,只关注了高盛报告前面的数据分析,并没有注意到报告最后还有一个解释。
按照报告原文的意思,中国政府债务违约的总体风险仍然有限,尽管地方政府收入的一大来源为土地出让金,但如果考虑政府总资产负债表上还有大量资产;财政收入和政府储蓄的迅速上升,则政府的整体财政状况仍很稳固。
这么多债务中国能偿还吗
中国有家底儿还债没问题
地方政府负债,谁来偿还?媒体面对高额数字提出了质疑。
高盛在报告中回应,这个担子自然落在中国政府的肩上。但是高盛认为,中国政府仍拥有庞大的重要资产储备,48%的负债率仍在中国政府的负债能力以内。
高盛认为,中国拥有庞大的重要资产储备,股票和房地产资产市值超过了其债务总额。即使土地和股票的价值大幅缩水,政府仍能够依赖于目前的财政收入偿还债务,而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储蓄快速增长也为偿债打了包票。
此外,高盛给出的第三理由就是,中国政府在发行外汇和人民币债券方面都有较大空间。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2.4 万亿美元,因此以外币计价的政府债务也会安全无虞。
专家解读
15.7万亿数字不靠谱
“48%这个数字绝对不准确。”尽管高盛专家的重新解读能让国人揪起的心情逐渐平复下来,但社科院经济学家徐逢贤今天上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高盛的数据提出质疑。
徐逢贤认为,15.7万亿元很可能是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行的所有债券、地方政府和银行贷款的总额,并不包括中国已经到期偿还掉的国债。因此不可能叠加到这个数字。
徐逢贤说,土地被地方政府作为偿还债务的手段,这部分的债务不能被算作负债计算模式以内,因为“土地是不需要地方政府偿还的”。
因此,2009年中国的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所以这个数字是不可能达到的。
此外,他解释说,地方政府扩大投资和建设需要银行的贷款,7.8万亿元也应该理解成长期累计下的贷款总额;然而地方政府每年都会通过企业的盈利和土地偿还掉这部分的贷款,因此也不能单纯地理解成负债7.8万亿。
中国不会成为负债大国
此外,徐逢贤认为,中国是一个集权型的国家,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实行得很好,因此对于这个数字,不需要担心。如果这个数字再高一点,比如说像美国、欧盟那样,也不可怕,因为中国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债务问题。
对于美国媒体提出的“中国或成负债大国”的担忧,徐逢贤表示,中国经济发展稳定,加上强大的外汇储备,只要控制好这个比例,不会成为负债大国的。
他说,2009年,美国才是负债最大的国家,中国的负债情况没有那么严重,完全在政府的能力控制之中。不过,他也强调,中国也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为了维护经济环境的稳定,还是要适当控制债务的增长。
新闻延伸
外媒接茬散布中国经济崩溃论
一向对中国经济没什么好话的美国《新闻周刊》把中国将因房产泡沫破裂而陷入经济崩溃,置于该刊预测的“2010年十大世界预测”第二位,排在“美国增兵阿富汗奏效”之后。
文章称,中国官员都警告说,新贷款和新投资中相当大一部分已成为市场上的热钱。中国的股市和房地产泡沫将崩溃,导致全球新一轮的通货紧缩。如果这时又发生银行业危机、贸易战或中国增长放慢,全世界都会听到一声爆裂的巨响。
随后,华尔街“空头大师”查诺斯也断言,中国房地产业就像“迪拜的1000倍,甚至更坏”,中国经济正滑向崩溃。
而素有“末日博士”之称的国际投资咨询师麦嘉华近日也说,中国经济增长将在近期显著放慢,并可能在9到12个月内崩溃(crash)。麦嘉华说,中国股市反弹乏力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下滑表明,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即将破灭。
而英国《金融时报》也刊文称,中国将重蹈日本覆辙,奔向日式资产泡沫。
别有用心唱衰中国为牟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赵燕京今天上午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华尔街有一些人专门选择做空与中国有关的股票和债券,这些人向媒体散布“中国经济崩溃论”,有“投机”的成分,造成人们的过度恐慌,从中“杀跌”,并由此牟利。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蓝庆新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散布“中国经济崩溃论”完全是国外的阴谋,因为从整个经济的发展来看,中国的经济还是处在比较健康的状态,国家也没有像欧洲国家那样的债务危机。
蓝庆新认为,中国尽管存在一定的通胀和资产泡沫问题,但是在政府强大的调控下是完全能够控制得住的。一些外媒,总是喜欢用放大镜观察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问题,一有风吹草动就大肆炒作,对自己的危机却总是视而不见。文/陈嶒钱业记者王进雨黎史翔
部分政府和组织负债占GDP的比例(媒体数据)
中国48%
美国50%
欧元区84%
意大利118%
希腊125%
日本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