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余房企扎堆沪土地“盛宴”成交价同比或将降两成
徐健
上海土地交易市场有史以来最大一单“勾地”公告——涉及105幅商、住用地的“沪预申请告字(2010)第1号”已成规模展开地块推介行动。5月21日,1号“勾地”公告中39幅地块分4个地点展开推介会,不愿错过任何一幅地块的开发商们派出“分身”代表赶往各处。
当天土地推介规模最大的一场,是上海浦东新区第一批预申请地块推介会,会上介绍了17幅经营性用地,土地面积共计约85公顷,用地性质包括住宅、商业、办公等,区域涉及三林、张江、川沙、航头、祝桥等12个镇和园区。《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新鸿基地产、和记黄埔、招商地产、中海发展、中冶集团、万科、绿地、金地等约80家开发商到场,规模空前。同一天,2幅罗店新镇住宅用地吸引到包括绿地、中冶等在内的约40家房企捧场;而出让面积仅5000余平方米的卢湾滨江一幅低密度商业地块,也吸引了绿地、瑞安房地产及凯德置地等15家房企。
开发商在寻地态度上积极热情,但在具体行动上却相当冷淡。目前,1号“勾地”公告发布至今已满一月,上海土地交易市场官方网站显示,截至发稿,公告中105幅地块仅有14幅出现预申请人,其中预申请人达到3个的地块只有5幅,且暂未有任何一幅预申请地块进入出让流程。
易居中国分析师付琦对此解释称:理论上来说,只要出现1个预申请人,地块预公告满3个月后,出让方就应将地块正式公告出让;若预申请人数达到3个或以上,则可提前将地块推出;若3个月内都没有出现预申请人,地块则不会被推出。“一般来说,为了不被竞争对手看清自己作战路数,开发商在竞买申请最后期限或挂牌截止前最后一段时间才会出手。”付琦指出,现在预申请公告发布才一月,开发商按兵不动是正常的。“但开发商对地价的预期确实下调了,拿地时也会谨慎很多。”
这一点,从开发商对1号“勾地”公告中优质地块的态度可窥一二。
以陆家嘴5年来首次推出的住宅用地——黄浦江沿岸E18地块(9-3)为例。E18地块(9-3)位于陆家嘴黄金地段边缘,邻近新鸿基地产在建中的陆家嘴豪宅“滨江凯旋门”,是近年来豪宅开发商趋之若鹜的高层住宅用地,起始价格高达34.1646亿元。粗略估算,其起始楼面地价高达25113元/平方米。
“大家对该地块兴趣都很大,但考虑到价格等诸多因素,最终会不会出手很难说。”中冶集团的代表对记者表示。
“我们想要这块地,如最终成交单价比隔壁的商业用地略高一些,还是能够接受。”一位港资开发商代表称届时将保守出价。他所说的“隔壁的商业用地”,其实就是有上海“单价地王”之称的“黄浦江中心段E18地块(1-10)”。去年9月, E18地块(1-10)出让时,曾被海航集团以18.24亿元拿下,其36480元/平方米的单价地王纪录保持至今。“我认为这一区域住宅地块单价比商业用地高一些是合理的,但如果价格被抬得太高,可能就会放弃。”
“如果在去年,E18地块(9-3)或许真的会突破5万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但目前这个行情下,似乎很难。”付琦认为,开发商目前对住宅用地如饥似渴。但上海楼市整体行情低迷的现状,使多数开发商降低了地价预期,因此预计接下来上海土地市场的土地成交价相比去年可能会下降20%左右。
这一说法在开发商中也获得共鸣。上海绿地集团一位代表在推介会后向记者表示,现在楼市环境和去年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心理价位大打折扣,除郊区一些没有大涨过的区域外,其他去年被炒得较高的区域的地价今年降20%~30%都是有可能的。
外资开发高档住宅审批趋严
唐文祺
对关注中国住宅市场的海外投资基金而言,越发明显的一个信号是,“住宅”这一细分市场的投资门槛几乎已无法逾越。“国家有关部委对于境外资金参与住宅开发的项目,予以了严格限制。”一家外资房地产基金负责人表示。
这一趋势的形成,在近期逐渐明朗化。“参与住宅开发,尤其是高档住宅开发的海外资金已难以通过立项审批。”一位美资房地产投资基金的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对他而言,如今迫在眉睫的是,成立一只投资于房地产的人民币基金。
“与二、三线城市相比,一线城市的审批门槛卡得更死。”上述人士称。今年4月份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规定,对于鼓励类、允许类项目,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审批核准权限,已提升至3亿美元上限,但这一规定并不适用于房地产住宅开发。“即使你通过了地方政府的审批,但部委备案这一关通不过还是没有用。”
一些外资投资机构人士较为统一的看法是,在如何看待国际资本参与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发问题上,相关部门的态度始终微妙。“可寻觅的规律是,一旦有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要求严控,对外资的限制就特别紧。”
“2007年下半年开始宏观调控的时候,对外资介入住宅开发的控制同时收紧。”一位外资房地产企业相关负责人分析道,“虽然地方政府态度积极,主动表示会为资金设立方便结汇通道,但在进入备案阶段就一直批不下来,只能搁置。”
通常当境外资金通过立项、备案、结汇等诸项环节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后,临到结束时,随着项目公司进行清算,退出套现的资金必须随之退出中国。“如果想再投资新项目,还得重新经历报批审核结汇这一程序。”一位美资房地产投资基金负责人介绍道,“对于房地产PE而言,由于投资收益通常限定在3至5年内予以回报,因此这笔钱是必须结汇退出中国的。”
显而易见的是,在对境外资金限制越发严格的情况下,这种重复操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一名外资投行人士认为,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已有不少境外资金认识到“限外”政策所带来的操作难度,有意识地转向在境外实行交易的方式。“一线城市控制尤其严格,我们认为三年之内都不会有太大的宽松余地。”
一个较为明显的现象是,在第一季度尚属“热闹”的上海房地产投资市场,近期开始陷入冷清。“外资对于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力,正在观察之中。”DTZ戴德梁行投资部中国区联席主管叶建成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