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配图 中广网北京5月2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46分报道,全球最快列车——中国国产时速380公里高速铁路机车日前正式下线,明年将亮相京沪高铁。它的设计制造者——中国南车集团一举成为引领全球高铁技术的新贵。中国之声记者刘玉蕾对话南车集团总经理赵小刚,他透露:力争2012年,成为全球行业第一,2015年,进入世界500强!
南车的“加减法”让企业成功转型 在世博园区中国铁道馆,众多游客都在体验时速380公里的动车组,这将是全球铁路运行速度最快的列车,出自我国本土企业——中国南车之手。短短四五年,南车站在全球高铁的制高点,中国南车集团总经理赵小刚用的是“加减法”:加法是以市场换技术,合作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减法是大刀阔斧调整业务结构,为“虚胖”的企业“瘦身”。
赵小刚:我们每年对新产品的开发投入资金按销售收入在5%左右,这个数字对国企来说是不小的。
2000年,中国南车组建为集团公司之初,赵小刚面对的企业状况并不乐观:销售收入101亿元、职工12万之多,净利润却是负的7800万。许多老企业能耗高、设备陈旧,引进的先进技术都找不到相匹配的设计生产线。
赵小刚:如果要把这些老产品、老工艺、老设备迅速淘汰,面临一系列问题,资金从哪里来、技术从哪里来。2004年做了很多结构调整的工作,如果没有壮士断腕这样的决心是很难走下去的。
青岛四方是南车的功勋子公司,国内第一台蒸汽机、第一台内燃机都出自四方,但进入新世纪后同样面临着产能过剩、产品落后问题。南车集团的战略构想是淘汰内燃机车,转而重点主攻高铁和城轨列车。倾注了一辈子心血研究内燃机车的职工们想不通,但赵小刚深知,对于当时“主业不大,辅业不强,重复布局,资源分散”的南车来说,不改没有出路。
赵小刚:我们不是计划经济,市场对这种车型没有需求了,必须走这样一条(调结构)的路。当我们走这条路时,企业是很痛苦的。我们在北京经常收到各种老科技工作者、离退休人员发来的信件,大家想不通。但我们还是这么做了,现在看来走这一步,还是走对了。 2004年中国南车大幅度剥离非主营业务企业,走上改革之路。
赵小刚:我们剥离了4万员工,接近三分之一,大大小小300多家企业,95%剥离出去的企业生存得还是很好。主业精干了,集中精力开发市场,搞自主创新。
中国南车开始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合作生产高速铁路,从引进技术的第一天起,同步的自主创新工作就展开了。
赵小刚:一方面,我们进行了同步开发,另一方面,在政府引导下,企业为主导,形成产、学、研、用的开发体系。时速350的开发体系,有近万人,包括大学教授、科研人员、企业工程师、用户。
四年“三级跳” 南车可以更快 2007年开始,中国南车一路高歌猛进,当年就自主设计生产出时速200公里的动车组,2008年生产出时速350公里动车组,飞速前行在京津高铁线上,中国一跃成为高铁技术“大国”。今年再度生产出时速380公里动车组,意味着中国开始向高铁技术“强国”迈进。四年“三级跳”,赵小刚还要带领南车跑多快?
赵小刚:到2012年,我们力争成为全球行业的第一!到2015年,争取进入到世界500强!
行业第一,靠技术,而世界500强,要看产值和盈利。采访中记者发现,不仅是技术,南车的盈利也在“三级跳”。2009年年报显示:南车盈利能力大幅攀升到463.93 亿元,营业利润19.82 亿元,营收和净利都实现超过两成以上的增长。自2008年上市以来,南车的股价已经上涨一倍多,对股东的投资回报达到25%以上。中信证券分析师薛小波说,南车还能再快。
薛小波:上市后,贡献是正方向的。未来也是比较看好这个公司,高铁的景气度至少能到2015年,净利润会增长50%,对股市将是非常正面的贡献。未来三年规模作到1000亿(人民币),未来2到3年高铁的业务主要在中国,中国给南车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扩宽国内市场,然后走向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