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2010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 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消息

各国媒体点评中美对话 突破“时好时坏”将双赢

来源:法制晚报
2010年05月26日14:25

  打破怪圈中美经济要现“双赢”

  美将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中国出口产品物美价廉对美国也是一件好事儿

  第二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昨天闭幕,双方在经济对话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美方表示,将在贸易救济调查中,认真考虑并给予提出“市场导向行业”申请的中国企业公正、合理的待遇,并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对此,各国媒体也从各自国家利益出发,对会谈成果发表评论。美媒认为,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对美国也有好处。而欧洲媒体则认为,中美关系打破“时好时坏”的怪圈,将取得“双赢”。

  经济对话五项成果

  ●双方承诺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美方承诺将推动建立更加平衡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储蓄率,中方将继续提高国内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双方承诺致力于构建更加开放的全球贸易和投资体系,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美方将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方对依法在华经营的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提供国民待遇。

  ●双方同意加强金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美方欢迎外国资本投资于美金融业,承诺对中资银行、证券和基金管理公司适用与其他国家相同的审慎监管标准。

  ●双方同意加强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方面的合作。双方同意共同努力,确保多伦多、首尔峰会取得积极成果。

  ●双方鼓励通过两国部门间经济对话机制深化双边经济合作与交流。

  美媒中美是平等伙伴

  在美国国内,此次中美对话成果得到了主流媒体的欢迎。

  《华尔街日报》在题为《中美欢迎会议成果》中称,现代中美关系史上最大范围的对话告一段落,并且在货币和贸易等主要问题上取得了进展。这些成果凸显了两国关系的根本性转变,这种关系被双方重新设定为平等基础上的伙伴关系。

  报道还称赞中国的谈判艺术,称在没有做出大的让步的情况下,中国设法赢得了美国高官的赞许。

  报道还援引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伊斯瓦尔·普拉萨德的话称,此次会议双方都可以说是赢家,两国明确地提出了各自的关切,并且在各自国内民众最关心的问题上取得了进展。

  《西雅图时报》评论称,奥巴马总统派出这么大的一支内阁高官的代表团到中国,说明中国已经成为21世纪新兴的超级大国。如果美国和中国不能共同协作,“那么我们的麻烦就大了”。

  印媒不愿看到中美接近

  不过,也有人不愿意看到中美关系的改善,比如印度媒体就表现出“不愿意看到中美关系的接近”。

  尽管中美双方达成了26项共识,但《印度时报》偏说美国代表团这次要无功而返。

  该报在题为《希拉里恐怕要空着手回美国》的文章中称,希拉里对这次对话的评论“这轮对话没有解决我们之间所有的问题,但的确取得了实际的结果”被该报解读成希拉里在暗示未能解决两国关系的主要障碍。

  不仅如此,《印度时报》罗列了双方在人民币汇率、贸易保护等方面的分歧,认为美方对中国的反应还不够满意。

  不过《印度人报》则稍显清醒,承认中美在扩大新能源核安全和贸易合作方面取得了进展,不过仍然盯着双方在朝鲜半岛和货币问题上的分歧不放。

  欧媒紧盯人民币汇率问题

  欧洲媒体则不愿意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待中美两个巨人的对话,更没有忘记从中寻找自己关心的话题。

  比如法国媒体就非常关心中美之间战略和经济对话对欧洲的影响,特别是欧洲目前深陷债务危机、欧元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等问题成为欧洲媒体关注的焦点。

  法国《世界报》24日发表文章,题为《美中努力寻找解决分歧之道,推动经济合作》,文章评论说,3月份爆发人民币升值讨论后,中美摩擦频频发生。而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欧元贬值,中国对欧洲出口贸易受到威胁,美国财政赤字的问题逐渐暴露以及全球经济复苏的问题给了这两个国家一个合作的机会。

  英国广播公司BBC认为中美战略对话“汇率问题务实”。文章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中方对人民币汇率发表的讲话没有做出任何实质让步,但却为两天的对话定下一个和善基调。BBC甚至认为,中国政府在今年内有可能让人民币升值。

  中美应打破“时好时坏”怪圈

  法国《费加罗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中美和解》的文章。文章称,双方从对话开始态度较从前都有了缓和,对于中方表示的刺激国内经济需求和对人民币问题的措施制定,美方表示对重新平衡世界经济有重要作用。

  该报还引用经济学家观点称,中美之间众多的共同利益使得两国必须进行对话。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国债持有国,而美国目前的首要问题是降低赤字、增加就业,中美合作关系正在加强。

  法国《回声报》的文章表示,中国在此次与美对话上态度明显温和,且美方对此次谈话非常满意。报道说两国还签署了多项协议,可谓硕果累累。同时两大经济体互相承诺:中国将对人民币做出改革,美国将减少财政预算保证经济稳定增长。

  《欧洲时报》评论说,中美要取得“双赢”,应打破“时好时坏、跌宕起伏”的怪圈。为此,美方要学会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同时,两国之间需要进一步加强各级别、各阶层之间的交流,以增强互信。

  概念理解市场经济地位

  市场经济地位是一个经济学上的名词,它表示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的状况。按照一个国家市场经济在全国经济中的重要性,以及国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一般可区分为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和非市场经济国家。

  2004年4月14日,新西兰成为55年以来第一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待遇的国家,之后,新加坡、巴西和马来西亚分别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截至2010年1月,全世界已有80个国家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专家解读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美“双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教授冯鹏程今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美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对两国是一件“双赢”的事。

  冯鹏程说,市场经济地位是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如果被调查商品的出口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那么进口国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就要使用别国的数据标准,很容易被认定存在倾销,增收附加税,影响商品出口,进而减少出口额。

  反之,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被承认,中国的产品就能顺利地在美国销售,企业受到的反倾销威胁变少了,而中国相关的就业机会也就能因此增多。

  另一方面,美国也会因此受益。冯鹏程说,美国人也是需要我们的产品的,中国的产品更加物美价廉,对美国来说当然也是一件好事。

  中国美国商会今晨向本报发来声明,称商会欢迎对五大关键商业问题的关注,认为北京和华盛顿走上正轨。中国美国商会对刚刚结束的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聚焦于中美经济和商业至关重要的几大问题表示欢迎。

  本版文/陈嶒钱业记者杨铮林晨音  

(责任编辑:高瑞)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