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体验南京首个跨江隧道 畅快通行只需3分钟

来源:法制日报
2010年05月28日07:45
  法制日报记者 丁国锋 法制日报实习生 沈静喆

  开通的前一天,5月27日下午,《法制日报》记者随南京市委宣传部组织的采访团,先行体验了一番。

  乘车从南京市新街口出发,车子经由梦都大街、扬子江大道至江心洲夹江大桥。桥的两侧每隔几米就竖有一盏路灯,路面交通状况十分畅通,通过整条大桥只需不到一分钟的时间。

  下了夹江大桥,长江隧道入口就映入眼帘,蓝底红字的“南京长江隧道”的标牌竖在隧道入口处外部的顶端,格外醒目。现场为28日通车庆典仪式准备的红色横幅,均已布置妥当。

  据一位专业人士介绍,为了保证隧道的安全性,在施工前期,设计建筑团队就做了“1:1模型”实验,还邀请了国内众多专家参与防水实验,确保隧道的安全万无一失。虽然在长江地下“穿行”,要承载高强度的水压,但记者注意到,呈圆弧形的隧道顶部,丝毫没有出现水汽等现象。此外,隧道的顶部和地面还用了不会反光的建筑装饰材料,以利于司机安全驾驶。而让记者感受最深的是,隧道内与室外的较大温差。在进入到隧道内部的瞬间,顿时有一股“扑面而来”的凉意,几分钟后甚至还觉得有些冷意。

  记者注意到,为了保证安全,隧道内的墙壁上密集地安装着包括泡沫灭火器装置、广播喇叭、照明灯、监测摄像头及限速标示电子版等设备设施。据介绍,目前照明日光灯每间隔两米左右的位置就有一个,监测摄像头每间隔100米就有一个。不仅如此,考虑到人员安全问题,隧道地面每80米处就设有一个安全通道,并以橙色标注,上方挂有“安全出口”的标牌。地面上则还设有一块长方形窨井盖,拉开窨井盖就可以看到下方有一个弯形滑道,一旦隧道内发生紧急情况,处在隧道内部的人员都可以拉开井盖进入滑道逃离隧道。

  仅仅3分钟左右,车子就出了隧道江北口,这种状况和南京长江大桥多年来的拥堵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目前,大部分南京市民过江,走的是免费通行的长江大桥。在高峰期间,从上南引桥到下北引桥,至少要30分钟。一旦遇到车辆刮蹭事故,仅在引桥段,就要堵上半小时。

  法制日报南京5月27日电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