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海南省政府出台意见助推海南地方金融机构复兴

来源:中国政府网
2010年05月31日09:24
  近日,海南省政府正式出台《海南省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称《意见》),推动海南农信社的改革跨入一个新的阶段。

  “《意见》出台是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一件大事。”省政府金融办主任王年生表示,海南农村信用社是海南省目前唯一的地方性金融机构,也是全国最后一家改制的农信社。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推动其改革发展。从近期来说,《意见》是要支持和鼓励农信社改革发展,落实国家深化农信社改革的有关精神和扶持政策;从长远来说,为给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和服务,通过《意见》的政策扶持,促进农信社加快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重构海南地方金融体系,推动海南地方金融机构的复兴。

  农信社改革有了指导性文件

  作为海南省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信社自2007年8月启动改革并由省政府管理以来,其改革进程的每一步都备受全省上下关注。

  省农信联社理事长吴伟雄表示,农信社改革以来取得明显成效。资产质量大幅提高,改革稳步推进,但当前面临的困难也不少。

  近年来,中央和省两级政府先后通过发行央行票据、税收减免、保值储蓄贴补息返还、代理财政涉农资金、协调纪检司法部门帮助清收、解决社保移交问题等措施扶持农信社的改革。

  《意见》是建立在过去对农信社改革的扶持政策和农信社改革近3年来的成效之上,进一步深化扶持力度,加大改革步伐,解决农信社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设立农信社改革补贴专项资金

  《意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设立农信社改革补贴专项资金,以上年度农信社缴纳的营业税为额度,实行有条件补贴,用于弥补农信社历年亏损、增加拨备和鼓励投资入股。

  据悉,由于涉农贷款风险大、成本高、收益低,近年来海南省一些商业银行退出农村信贷市场,农信社承担了海南省县域与乡镇信贷市场的较大份额。目前,农信社存款仅占全省市场份额的6.69%,但涉农贷款余额达74.66亿元,占贷款总额的51.08%,因而有必要设立补贴专项资金,帮助农信社健康发展,也是推动农村金融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农信社在改革过程中,依靠自身弥补亏损能力有限,自身抗风险能力依然脆弱,需要通过补贴“杠杆”手段引导资金投入。

  在帮助农信社“轻装上阵”的同时,《意见》还规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多方面促进农信社做大做强。

  有利增资扩股,走向地方银行

  今年初,海南首家农村合作银行在相对偏远的白沙开业,让不少业内人士吃了一惊。白沙黎族自治县政府通过注入1000亩山地资产,帮助白沙农信社置换不良资产,化解历史包袱,从而顺利获得银监会批准。《意见》明确支持了白沙的经验,鼓励市县政府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化解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促进农信社引入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这种做法也是全国各地支持农信社改革的一种有效经验。政府注入资源置换不良资产,可以发挥杠杆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增资扩股,有利于地方金融发展。

  事实上,虽然海南农信社连续两年主要资产质量进步度在全国排名第一,但比照银监会设立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标准,不少市县农信社仍有不小差距。从农信社到银行之路依然需要艰苦的努力,而地方政府的资产注入有望成为一针“强心剂”。

  “改革最终目的是要将农信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海南省的新农村建设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王年生说,不论化解历史包袱、增资扩股或支持做大做强,都在于提高农信社的资产质量,引入社会资本进行股份制改造,完成从农信社到地方农村商业银行的变革。
(责任编辑:马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