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智障,他从10岁开始套牛犁地,靠种庄稼养活一家3口——
16岁,当了6年庄稼汉
由于父母智障管不了事,从10岁那年开始,紫云自治县猴场镇小湾村的乔祥伟便开始学习套牛犁田犁土,种庄稼养活自己和父母。也正是从那年开始,乔祥伟既要读书,又要料理家务。如今,6年过去了,乔祥伟已是猴场中学初二年级的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只是,越来越重的学习任务和繁重的农活,让这个只有16岁的少年开始感到有些吃力,他不知道,今后的路他将怎样走下去?
4岁那年差点被饿死
1994年,乔祥伟出生在紫云自治县猴场镇小湾村卡益组。由于父母都属于智障,管不了事,经常丢下乔祥伟外出闲逛,从那时起,年幼的乔祥伟便饱一顿饥一顿。
乔祥伟4岁那年的一天,父母突然将他抱到他的幺叔家中,丢在地上后怪笑着又出门闲逛去了。乔祥伟一直趴在地上起不来,用微弱的声音哭泣。幺叔和叔娘见状,问他怎么了,4岁的乔祥伟说,父母已经3天没有给他饭吃了,他好饿。
幺叔和叔娘赶紧给乔祥伟煮了稀饭,慢慢喂他吃下。终于,乔祥伟缓过劲来,捡回了一条命。从此后,幺叔和叔娘便将乔祥伟留在了身边,与他们一起生活。
2002年,幺叔和叔娘将乔祥伟送到了村里的小学,乔祥伟开始读书。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乔祥伟10岁那年,也就是他读小学二年级那年的春天,幺叔开始教他套牛,学习犁田犁土。没用多久,乔祥伟便成了犁牛打耙的一个好手。
10岁开始当上“顶梁柱”
也就是从10岁开始,他将父母找回来,重新安排好家,与父母住进了两间摇摇欲坠的、用牛粪糊墙的祖屋里。2007年,当地政府拨款2000元,在村民们的帮助下,乔祥伟与父母才住进了两间有30多平方米的水泥砖房里。
从10岁开始,除了读书外,乔祥伟便带领父母种庄稼,只要是犁田犁地的活,均由他一个人干。父母能干的活,就是在他的指导下,打沟、丢种、插秧。
每天上学前,他都要安排父母干那些活,不然的话,父母根本不知道该干什么,又要出门闲逛。每天下午放学后,乔祥伟都要到地里去检查,看看父母该锄的地锄没有、辣椒苗种下去没有,如果没有做好,他就要提着锄头重新干一遍。
一到秋天丰收的季节,是乔祥伟最高兴的时候。看到装粮的藤萝里黄灿灿的稻谷和墙壁上挂满的玉米,他的心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踏实。
每年,乔祥伟都要收上千斤大米和上千斤玉米,加上当地政府发给的低保,一家三口的生活完全可以解决。有了粮食,乔祥伟与父母每年都要喂一头大肥猪过年。平时,他们还喂了10来只鸡,下蛋卖钱后,他们也会割几斤新鲜猪肉改善一下生活。
“16岁男孩”的担忧
2009年新学年,乔祥伟结束了小学的学业,成为了猴场中学的一名学生。乔祥伟所在的小湾村距猴场镇政府所在地有20多公里,从猴场镇到小湾村,仅有一条沿着高山打通的弯曲的毛路,而小湾村,则位于一个四面环山的凹地里,远远看去就如一个巨大的“天坑”。村民平时到猴场镇上办事或赶场,都要爬坡上坎,单程就要花上2至3小时。
自从在猴场中学读书后,乔祥伟只得住校,每周五下午回家,星期天下午又翻山越岭返校。在两天的周末里,乔祥伟要赶紧将本周该干的农活干完,而返校前,他又要给父母安排本周需要完成的农活。
据乔祥伟的班主任潘仕红老师讲,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炼,虽说乔祥伟只有16岁,但与其他同龄人相比,他已经显得非常成熟和懂事了。潘老师说,由于知道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乔祥伟非常珍惜,学习上非常刻苦,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
今年,乔祥伟已是猴场中学初二(6)班的一名学生。但坐在教室里的乔祥伟却开始有了他的担心:20多公里外的父母会不会“旧病复发”,吃不吃得上饱饭,再有,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学业能不能继续完成?就算是今后考上了高中,能有钱继续将书读下去吗?
(责任编辑:李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