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世博周刊》中文版官方网站

在思念里重生

来源:《世博周刊》
2010年05月31日10:31

  在思念里重生

  资讯 何晶 乔振祺

  编者按:

  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两年了。

  从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至5月15日14点28分,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整整72个小时里,时年66岁的温家宝总理,辗转9次视察7地灾情,召开6次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在这72小时里,不仅是抢救汶川大地震受灾者,更挽救的是他们灾后重建的信心。

  重建带来了新生,灾区已逐渐走出“5·12”大地震的阴霾,更多的人在希冀中顽强站立。

  时间:2009年3月30日,

  地点:都江堰临时板房

  人物:杨学文、申桂珍夫妇和他们的孩子杨申。

  5·12大地震发生75小时后,在众多救援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申桂珍被成功从倒塌的房屋中救出,但是她失去了一条腿。虽然如今她嘴上的笑容还有几分勉强,但是能够一家人在一起面对以后的生活,未来能够给他们力量。

  在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中残破的建筑上挂着这样一句白底黑字的标语:“保护好老县城遗址,是对逝者最好的祭奠和最大的尊重。”

  灾难之后,拭去泪水,坚强重建,再重展笑颜,好好生活——生者奋发,这更是让逝者安息最好的祭奠。

  2008年5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中央财政当年先安排700亿元,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基金。2008年6月11日,国务院出台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明确要求19个省市以不低于1%的财力对口支援重灾县市3年。2009年,尽管财政形势十分严峻,但预算安排的中央地震灾后重建基金高达1300亿元。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抓紧全面实施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央财政今年再安排1300亿元人民币灾后重建资金。

  在地震中遭到毁灭性破坏,震后整体搬迁、异地重建的北川县城,已在北川人和援建者的辛勤劳动中迎来了新生——古朴典雅的建筑,纵横交错的道路,蜿蜒曲折的河流,疏密有致的绿化,初步勾画出北川新县城的轮廓。按照中央提出的“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新县城在今年将全面安置受灾群众,9月底以前“建成城镇基本框架、形成城镇基本功能、树立城镇基本形象”。

  2010年四川震后恢复工作目标:

  完成住房重建。2009年规划重建的126.3万户农村永久性住房已经全部完成,2010年春节前基本完成农村住房重建,5月底基本完成城镇住房重建,年底基本完成学校、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以及乡镇卫生院重建。

  完成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重建。2010年,四川将累计完成463个公路项目重建,映秀至卧龙、川主寺至汶川、汶川至马尔康公路基本形成通车能力;完成电源恢复重建,解决灾区331.5万人饮水困难。

  完成85%农村产业恢复重建。2009年,四川184个农村建设项目全部开工。2010年要加快灾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震后恢复重建全力推进

  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接收使用情况

  2440户规模以上受损工业企业有97.6%恢复生产,6个重灾市(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规划重建的126.3万户农村永久性住房全部完成,因余震等因素新增19.6万户农村住房重建已开工99.9%,其中完工77%。

  9月底前北川、汶川、青川县城和映秀、汉旺镇建成基本框架,其他33个城镇基本完成重建主体任务。

  农村产业恢复重建完成85%左右。规模以上受损工业企业复产率达到99%以上。

(责任编辑:高莹)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