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清晨7点,铁西区翟家街道居民陈艳拔出一根带着露水的水萝卜连呼“新鲜” 当天她骑着电动车提着菜篮子去买菜,不去菜市场,而是跑到胡台新城蔬菜基地里,选摘新鲜的水萝卜、辣椒、苦瓜。她说:“到大棚选购蔬菜,不但价格实惠,而且能体验到采摘的喜悦。”
市民团购蔬菜 青睐“大棚超市”
“去农村大棚里买一周吃的蔬菜,至少比菜市场里省下一半的开销,还不用担心菜价涨。”家住铁西区的王淑兰大姐最近学会了省钱招数,每周花4元钱坐公交小客车到新民市大民屯蔬菜产区选购新鲜蔬菜。
6月1日8时20分,新民市大民屯镇的蔬菜产业区路边,不仅挤满了运蔬菜的卡车,更多地挤满了私家车、电动车、自行车。王淑兰选购了1.6元/公斤的西红柿、3.6元/公斤的蒜薹、3.8元/公斤的菜花。“定期到这里买菜非常划算。”王淑兰说,在菜市场,西红柿为4元/公斤,蒜薹为8元/公斤,菜花为8元/公斤。
据统计,因蔬菜价格上涨等因素,目前,每天有三四千沈阳市区居民到蔬菜产区购菜。
机关、高校、企业专设采购基地
向“大棚超市”下订单的,除了慕名而来的市民,更多的是城里的单位、学校和企业人员。他们直接在大棚地头订购农产品,一是看中了优惠价格,二是看好产品新鲜,品质有保证。今年前6个月,大民屯镇的“食堂直通车”仅蔬菜、鸡蛋就销售了1万多公斤,收入近10万元。
在大民屯镇,不少农民在大棚外建立“大棚蔬菜超市”,不仅卖普通的蔬菜还卖一些时令“礼品蔬菜”,搭配有五彩椒、旱黄瓜、西芹、西兰花、紫甘蓝等品种。以18个品种菜礼盒为例,净重15公斤左右,可供三口之家一周食用,价格在100—120元之间。
大棚超市农民有了定价权
“"农产品超市"开在大棚地头,是市场和市民的需求。”新民市农委有关人士介绍,“大棚超市”缩短了产地到餐桌的距离,减少了进场、仓储、返点等流通环节成本,最终让农民“卖中增收”,市民“买中省钱”,消费者和商贩自选自购、各取所需。
目前,新民市已相继成立多种形式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500余家,且一半以上合作社都开办了“大棚超市”,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农民在大棚地头就能直接销售农副产品,实现了“菜园子”销售多渠道,农户就地增收。
“以前蔬菜全被蔬菜贩子低价给收走了。每斤蔬菜就见二三角的利润,现在,自己的蔬菜产品有渠道、有大棚的销售点,利润提高了不少。”大民屯镇蔬菜种植大户李涛告诉记者,自他家的“大棚果蔬超市”开张后,他每天零售蔬菜的纯利润七八十元,而且还告别了往日肩挑背扛的烦恼。本报记者 李欣 通讯员 吴琳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