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国务院正式批复深圳特区扩容 特区管理线暂保留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0年06月03日04:50
[提要] 7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宝安、龙岗两区被纳入特区范围。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表示,特区外面积是特区内的四倍,如果关内外能持平发展,深圳5年内完成1.5万亿元GDP的目标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住房需求也可以向关外转移,缓解特区内住房压力。不过,现有的特区管理线仍将暂时保留,一些特区专享的优惠政策也暂时未能惠及关外…[我来微评]

  新闻回顾:深圳特区扩容获国家批准 启动关内外一体化进程

    国务院正式批复深圳特区扩容

  深圳“一市两法”将成历史

  本报深圳讯 (记者阮晓光、钟达文、鲍文娟、廖嘉明、高靖)深圳特区扩容了!昨日,在深圳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记者会上,深圳市政府新闻办相关负责人正式向媒体公布了国务院对广东省《关于延伸深圳经济特区范围的请示》作出批复的消息。根据批复,从7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深圳全市,将宝安、龙岗两区纳入特区范围。(编者注:深圳市原共设6个市辖行政区。其中,深圳经济特区内4个区,即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盐田区;特区外2个区,即宝安区、龙岗区

  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代市长王荣前日表示,特区外面积是特区内的四倍,如果关内外能持平发展,深圳5年内完成1.5万亿元GDP的目标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特区管理线暂时保留

  记者获悉,国务院《关于扩大深圳经济特区范围的批复》指出,为进一步提高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能力,扎实推进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尽快解决特区内外发展不平衡、特区发展空间局限和“一市两法”等问题,同意将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深圳全市,将宝安、龙岗两区纳入特区范围。

  批复同时指出,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深圳全市后,暂时保留现有的特区管理线,不再新设。今后视发展需要,由广东省有关部门提出特区管理线处理办法,按程序报批。(编者注:批复同时表示,按照有关规定,深圳市宝安、龙岗两区新设立高新技术企业不享受《国务院关于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新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实行过渡性税收优惠的通知》规定的过渡性税收优惠政策。)

  住房需求或向关外转移

  “尽管最近两年特区外房地产市场获得较大发展,但总体而言,在楼盘品质、居住环境等方面仍与特区内存在一定差距。”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主任王芃表示,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将有利于促进特区外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政府将通过加快特区外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特区外住房品质,将进一步促进住房需求向宝安、龙岗等关外几区转移,从而缓解深圳特区内住房压力

  推进“四个一体化”

  深圳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陈彪表示,接下来,政府部门将以创新的思维和开放的理念来推进这一工作,简言之就是“四个一体化”,包括推动规划管理的一体化、城市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以及生态保护的一体化。

    延伸阅读:

    深圳关内外发展失衡扫描

  一.关外每平方公里产值仅为关内1/5

  在致公党深圳市委员会的提案上有这样一组数据:去年,深圳全市生产总值达8201.23亿元,关内与关外生产总值比为“1.2:1”,这意味着关外每平方公里产值仅相当于关内的21.2%,也就是五分之一左右。

  “关内是欧洲,关外是非洲。”“宁要关内一张床,不要关外一套房。”这些话形象地道出了深圳关内和关外的显著差别。政协委员们表示,长期以来,在深圳人心目中,形成了关内是城区,关外是郊区的概念。在基础设施、市政配套以及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与特区内差距明显。

    二.适用法律的尴尬:“一城两法”

  关内外二元分割的另外一个突出表现在于“一市两法”问题上。而记者获悉,在本次特区内外一体化方案中,将重点对“一市两法”问题进行破解。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已授予深圳“特区立法权”,但特区立法只能在特区内施行,而不能适用于经济特区之外的宝安、龙岗两区。长期以来,“一市两法”造成特区内外执法标准不一,给深圳的行政管理、司法以及公民权益保障带来诸多困扰。

  三.二线关的困局:昔日“护城卫士”今日发展枷锁

  十八年前,一条东西全长90.2公里的边防管理线把深圳“一分为二”。这条相对于海关的分割线,便被称为“二线关”。

  然而,随着边防证检查撤销,特区内外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二线关”已经成为深圳城市发展的障碍。近几年来,有关二线关议题几乎成为深圳每年两会的例行话题。要求撤关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政协委员们认为,由于“二线关”的存在,人为造成一个城市两种制度,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此外,人为分割的城市二元结构,导致特区内过度开发,特区外开发不足。[详细]

    需要改革发展的,不仅仅是深圳关内关外的一体化:

    深圳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但在自主创新上仍显得力不从心。像富士康这样依靠廉价劳动力盈利的代工企业,仍是当地出口的支柱、地方政府眼中的香饽饽。而作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深圳,却鲜有拿得出手的知名品牌;
 
    深圳是创业者的乐园,集中了众多富豪精英,但也有占人口比例最高的外来务工者,他们很多人收入刚刚攀上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一方面推出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一方面又多次扬言要把无业人员清理出深圳;外地有“蚁族”,深圳有“柜族”。
 
    高房价、高消费、社会治安变差、贫富差距拉大,这些大城市的“现代病”,深圳一样不少。在政治文明、廉洁从政方面,从市长到区长接连落马,深圳的官场腐败也不遑多让。
 
    深圳:透过这扇改革之窗,又可以回眸眺望些什么?
 
    特区建立之初的深圳,需要冲破的只是“姓资姓社”的观念束缚,并且有高层领导的大力支持,有锐意开拓的改革家亲身参与,才铸就了深圳往日的辉煌。
 
    新形势下的改革,需要冲破的是强大固化、包括一些有失公平正义的不合理利益格局。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或许比冲破30年前那层观念的“窗户纸”还要困难。[详细]
(责任编辑:news3)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