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港澳台

香港拟推亚洲债券结算平台 争亚洲结算枢纽(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6月05日16:47

香港金管局 图片来源:香港《大公报》

  中新网6月5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争取成为亚洲区支付结算枢纽,由金管局牵头的专责小组发表白皮书,提倡构建跨境债券交易及资产服务的共同平台。而香港与马来西亚及欧洲清算之间的试行平台,计划于2011年上半年率先推出。

  据悉,由香港金管局、马来西亚央行、欧洲清算、印尼央行及泰国央行组成的专责小组,4日发表一项有关共同平台模式的发展蓝图,研究进一步改善区内债券结算交收安排。

  香港金管局助理总裁李建英指出,此举除了降低跨境债券交易成本外,也方便区内银行之间拆借流动资金,令香港及亚洲区金融体系更趋稳定。

  促进跨境债券交易

  在新的蓝图框架下,各地中央结算的托管功能维持不变,而在进行跨境交易活动时,将采取新的共同平台进行。李建英表示,由于平台将与欧洲清算联系,故共同平台模式可方便海外投资者买卖亚洲市场的债券。同时间,亚洲投资者也可更有效参与欧美等海外债券市场。

  金管局副总裁余伟文举例指,假设一名香港客户计划投资马来西亚债券,以往客户在港的往来银行,要与后者在马来西亚的合作伙伴开户后,才可以进行交易指令,涉及的过程繁复,而交易的成本仍高昂,从而削减跨境的债券交易活动。他补充,在新的安排下,银行经过中央结算,而后者再透过共同平台,直接与当地的中央结算或欧洲清算进行交易支付,令买卖成本大幅降低。

  拓展跨境抵押品业务

  除了 促进跨境债券交易外,另外一个重要功能为提升跨境抵押品管理。参照现行的机制下,倘若一家银行需要在香港进行拆借,可能需要以港元债券或欧元在香港体系内的债券作为抵押品。随着新的平台推出,外资银行可采用当地的债券作为抵押品进行拆借活动,而拆借货币包括美元、欧元、港元甚至人民币流动资金等。

  余伟文指出,新平台便利区内银行持有其他地方的债券资产,从而有助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然而,成本高昂及程序繁复等因素,令区内市场发展远远落后于欧美。撇除日本及韩国,亚洲债券市场占生产总值(GDP)比重约50%,而欧美的比例高达150%。

  香港、马来西亚、欧洲清算共建

  白皮书中提及的试行平台,将于2011年上半年推行,参与地区包括香港、马来西亚及欧洲清算。余伟文透过,金管局预计为有关计划出资200万元,而出台后将会随即进行评估及改进。至于更大规模的共同平台,涉及参与市场包括印尼、泰国等,而新加坡亦对此感到兴趣。他强调,香港在金融基建上一直保持国际级水准,早已与马来西亚及印尼实施即时支付系统联网。长远而言,目标争取香港成为亚洲支付清算枢纽。

  对于香港推出亚洲债券结算交收试行平台,大新银行董事总经理黄汉兴认为,有关措施是金融基础建设的一部分,若香港要继续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现时的债券市场深度不够,故推出有关平台是好事,将来香港可配合及支援内地金融市场的需求。他续称,倘若市场交收不方便,会令债市成交不活跃,故投资金融基础设施是需要的。
(责任编辑:lianzhang)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