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沈阳市区自行车修理点消失 修车师傅被迫改行

来源:沈阳晚报
2010年06月07日06:25
  “车胎被扎漏了就够倒霉的了,可没承想更倒霉的是,推车走了两公里多,竟然没有找到一个修车的地方?”市民孙铁林向记者发出疑问。

  6月6日,记者采访中发现,虽然骑自行车已成为很多市民响应低碳倡议的主流方式,但是市区自行车的修理点却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给市民添了不少麻烦。

  推车一公里不见修车点

  “以前从没感觉到修车人的价值,可当自行车坏在半路,却找不到地方修理的时候,我才发现没了他们,还真有点寸步难行。”孙先生告诉记者,以前自行车没气了,走几步就会找到一个修车摊。而现在连天气好的时候都找不到,就更别说下雨天了。

  随后,记者也实地找了一下自行车修理点。但在铁西虹桥路走了一公里,仍未见修车点的踪影。“这附近根本就没有,最近也在两三站地以外。”一位附近居民对记者说。

  “你的自行车坏了会去哪修?”“路边修车摊”,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许多被问及的人总会这样不假思索地回答。但他们对于 “哪里有修车点”,却都显得忧心忡忡。“除了家附近的以外,我不知道哪里还有修车摊,通常都是一路走一路找。但是,要在市中心找个修自行车的地方真的很难。”市民李女士如是说。

  修自行车师傅被迫改行

  看着马路上密密麻麻过往的汽车,在兴华街旁修自行车的朱师傅不禁一声叹息说:“赚得这么少,哪还有人愿意干,现在就剩下几个老头子在修。”朱师傅介绍,相对于其他行业动辄数千元乃至上万元的月薪,修自行车一年到头风吹日晒,一个月只能勉强赚到1000余元,所以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种活,现在修理自行车的一般是一些退了休的老人。而市区修车点大幅锐减,是从电动车大量普及开始。

  朱师傅回忆,5年前,几乎市内的每个交通岗附近都有两三个修车点,而他的修车摊附近就有三家修车摊,但现在走三个交通岗能看到一个修车摊就算运气好,身边的三个同行也纷纷转行。对此,朱师傅表示,经济发展了,更多的人买了电动自行车甚至是小轿车,买自行车的人少了,需要修理自行车的人自然也就少了,虽然有些无奈,但这毕竟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夕阳产业露出朝阳曙光

  沈阳市自行车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与昔日相比,现在的自行车已经变了:车轮越来越小,车体越来越活,放下车把、折上车座、叠上车身,自行车就跟着你登堂入室, 它的功能也开始从代步工具转为健身、休闲的一项运动。

  随后,记者走访中发现,虽然统称自行车,但无论从外观还是性能,都不能与昔日同日而语,仅种类就包括公路自行车、山地自行车、城市休闲车、折叠自行车等,价格从200多元到上万元不等,头盔、手套、骑行服等装备加起来在300元至3000元之间。

  “自行车可以说是一个夕阳产业,也可能是一个朝阳市场,需要经营者善于捕捉市场的眼光。”沈阳大学金融系主任姜伟则认为,健康、环保的主题给自行车注入了新的生机,随着人们环保、健康、低碳观念的加深,再加上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等因素,将会促使一部分人改用自行车,这个行业还是很有前景的。

  本报高级记者 白昕
(责任编辑:刘晓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