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离任审计”是规范“一把手”用人权的杀手锏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6月07日09:24
  市县党委书记用人行为要过“离任检查关”,这是中央组织部最近出台的《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作出的明确规定。《办法》提出,市县党委书记因提拔使用、平级交流、到龄退休等原因即将离任时,须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对其任职期间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

  对市县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工作职责实行“用人审计”,既显示了中央整治用人不正之风的决心,也抓住了工作的重点环节。应该看到,对“一把手”用人权既是监督重点,又是管理难点,贪官边腐边升、带病提拔的问题时有发生,暴露出对市县区委书记等“一把手”监督的软肋。因为约乏有效制约,权力就可能膨胀,随意指定人选、封官许愿和卖官帽就成为附产品。此次中央出台《离任检查办法》,看似“秋后算账”,而在目前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偏软的现实情况下,或可起到“一石三鸟”之效。

  首先,给“一把手”常以震慑。这几年实施的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在预防腐败和干部监督管理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对党委“一把手”一直缺少相应的审计手段。所以,只要不是“突发情况”,“一把手”腐败问题很浮难出水面,不少贪官都会“软着陆”。现在,虽然是“秋后”算账,但毕竟是对任期内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总盘点,这等于在“一把手”头上悬了一把利剑,促使“一把手”强化自我约束,正确履职、公正用人。

  给群众以大胆监督的平台。许多已查处的案件表明,贪官在位时由于大权独揽,问题的盖子有时很难揭开。一些知情人忌惮于打击报复,往往敢怒而不敢言,只有当贪官离任或离开时,才敢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一些地方出现了“领导在时一个铁桶,领导不在时一个窟隆”的奇特现象。“潮水退了才看到谁没穿泳裤。”当官员即将离任后,一个地方或单位的小气候也随之发生变化,问题的暴露就会容易一些。因此,实施“一把手”用人行为离任审查制度,虽是事后补救的办法,却是完善用人监督机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给继任者以“倒逼”。这种离任检查制度,不仅仅亡羊补牢,更是对继任者的震慑和教育,会形成促进“一把手”公正用人的倒逼机制。既让前任受检查,也让继任者受教育。就是让即将到任的“新官”看到,明天自己离任时也要像前任一样接受检查。这把监督比任何说教起得作用更多,可以倒逼“一把手”把规范行使用人权,强化自我约束。也许,这是一种次优选择,但作用不应小觑。

  “干部任用好不好,离任之前审一审”。我们相信,这项制度只要很好坚持下去,必会对匡正用人正之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