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域外华闻

看中美育人差异 华裔吁拒做“会考分子”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6月07日10:55
  中新网6月7日电 据美国《侨报周末》报道,在美国的华裔人士一向以重视教育著称,华裔当中的高等教育程度及收入,也高于在美的其他少数族裔人群。刚到美国的人都会问,中美教育差异何在? 有人说,中国基础教育是训练学生熟练掌握技巧,而美国教育责给予学生们更多的自由,着重培养其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学校也不会强迫学生把那些技巧性知识练得“炉火纯青”。

  不管怎样,中美的孩子在学校的成长道路是不一样的。只要有机会踏入美国中小学校的校园,就会发现几乎每个学科,包括英文、数学、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等,在课程设置中,“手工制作”的部分都会占相当最大的比例。

  制作迷你型花车

  在小学生们学习美国50个州的地理及历史的时候,教师不但要进行课堂讲解,还会通过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来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

  一辆辆的“迷你型花车”,不但造型各异、色彩斑斓,而且手工方面的造诣也令人惊叹!这就是南帕沙迪纳艾沃亚小学5年级学生的毕业作品。根据教师的介绍,这里的50辆花车,分别来自全美50个州的特殊地方,学生们沿用南加州“玫瑰花车游行”的规则,用全天然的植物、种子及花卉,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了这些“迷你型花车”。

  到过马里兰州的人,一定忘不了那里一年四季都有的“蓝蟹”,它个子不大,但每个都壳脆、肉鲜。韩娜曾利用暑假到访过马里兰州,因此她选择了这个州作为自己报告的美容。韩娜不但针对该州的文化、历史写了详尽的报告,还将一个活灵活现的“蓝蟹”,作为主体摆在了花车上。

  纽约州的“迷你型花车”,是一名10岁孩子的作品,记者好奇地问,为啥苹果可以成为纽约的代表呢?他告诉记者,大约在80年前,美国爵士乐手有首很有名的歌,其中一句歌词为:成功树上苹果何其多,但如果你挑中纽约市,你就挑到了最大的苹果! ( There are many s on the success tree, but when you pick New York City , you pick the Big .) 纽约极受欢迎的爵士俱乐部就叫 The Big 。同时,爵士乐师们在纽约演出时赚钱最多,对他们而言,纽约是当之无愧的“the Big ”。

  教师爱格告诉记者,艾沃亚小学的毕业生制作“迷你型花车”作为毕业作品,则给予学生们更多的自由,着重培养其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已是多年的传统。学生们在5年级一开学的时候,就会总结性地学习美国50个州的历史,学生们还会被要求进行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学生会根据自己的选择,在50个州当中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州,设计好图案后,按照“帕沙迪纳玫瑰花车”游行委员会的规定,用各种豆子、粮食及干花,来装饰自己的花车。

  动手写故事

  还记得小时候在中国上中文课的时候,教师总是让我们背诵课文,然后就是一遍又一遍地抄写生词、默写生词,来自天津的何女士说但美国孩子学习语文的方法则完全不一样,“我的孩子从1年级开始就自己从阅读中学习语文。”据介绍,美国教师让孩子在规定的“区间”里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阅读。在学习中,孩子们不会停留在一本书、一个字上,更不会被要求背诵,而是围绕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在学习语文。

  一年级教师珍妮告诉记者,她班上有6名来自亚洲的孩子,家长们都告诉她希望孩子多学“拼字”,每天都要“加班加点”地学习更多的功课。但是,她认为这是不对的,写作、拼字及读书,都要与孩子的生活有关、兴趣有关。因此她不建议给学生“灌输”一些什么,而是让孩子自发地创造出一些东西来。因此,她在上英文课的时候,让孩子们自己写故事,创造人物。

  前来美国定居的中国退休教师郑老师告诉记者,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美国教育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中国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美国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她在美国当了2年中文教师后认为,中国许多的教育都变成了“万材一教”,最后“万材”变成了“一材”,大家都是一个标准化模子里出来的,都成了擅长考试的“会考分子”;郑老师喜欢美国的教育方式,认为这可以让孩子们更加自由地学习,不过她同时也指出,许多的孩子也因为缺乏基础的训练而无法更上一层楼。

  动手制作科学模型

  中国教育要求数理化各科面面俱到,哪一科学得不好都不行。而在美国,校方的考试要求并不高,在学生达到最基本的要求上,允许学生有较大的选择自由。来自中国的徐老师告诉记者,以数学为例,中国教育使用题海战术,教师让学生重复练习,直至“炉火纯青”的地步。美国学校的数学教育则基本上是“点到为止”,常常只要求学生完成基本的功课就行了。学生当中,只有大多数的亚裔学生,选择走“精英”道路,不停地补课、艰苦努力,力求“精”“深”,而其他学生们在没有来自社会强制的压力的情况下,压力也比较小。

  来自上海的孙小姐,以前是大学的讲师。她的女儿静静在大陆时对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不感兴趣,学起来很有困难。来到美国后,静静就读于亚凯迪亚高中,并十分适应这里的教学方式。让孙小姐意外的是,静静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成了全“A”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还名列前茅。孙小姐说,美国这种大众化的教育比较普及,也就是标准比较低,适合于绝大多数学生的接受水平。静静说,这里的教师,让她动手做化学实验、数学模型、物理方面的定律对照,生物课还有标本的制作、解剖,她对此很感兴趣。而且教师不会要求他们做难度很大的解题,而是让学生明白道理。同时,她还可以只选修少的基础课程,而选修较多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课程。

  刚刚上了一年高中的杰瑞,已参加过许多的科学竞赛。他从小学开始,就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从土豆带电,到盐水较重等的简单题目,到目前的“真菌”生长与辐射的关系,他一路走来。他的父亲说,家里所有的电器都是他的实验品,而他从4年级开始就在家里拆装电脑,是朋友圈中的“万金油”。杰瑞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至于是哪方面的,他自己还没有决定。

  作品大展——“开放日”

  每年学校的开放日“OPENHOUSE”来到的时候,家长们会全数被请到学校。第一次参加“OPEN HOUSE”,让来自沈阳的张先生夫妇惊呆了,一个劲地说,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们,将来动手能力与创造力一定很强。

  张太太是一位中国退休的小学教师,来美国探亲,为女儿带外孙。外孙已经上三年级了,如果以中国的标准来衡量,美国孩子在三年级学的文化知识少得可怜,两位数加减法还做得不利索,书读得也太杂,也不知道有没有进步。但是,看到教室里,琳琅满目的孩子们的作品时,张太太改变了想法,她认为,孩子的动手能力可以加强孩子的学习效率,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好的教育是一种长期的人文熏陶。在教室里、在教学中,那种人文气息和精神气息是慢慢渗透出来的。而认为美国的基础教育不如中国的偏见则属于“只见枝叶不见森林”。(蔚宇)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