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地踏步”6年,迎来送走了三位得到升迁的镇长后,中国第一例直选镇党委书记——木兰镇党委书记刘刚毅近日也走上仕途新征程,升任该镇所在地的新都区副区长。
木兰镇,距成都市区6公里,是新都区惟一全部是丘陵和台地的乡镇,总人口约3.52万人,其中97%是农业人口。
2003年12月4日,从11个来自新都区的候选人中,243名各界代表“公推”出了时任木兰镇镇长的刘刚毅和时任镇党委副书记的李勇进入镇党委书记“直选”。同年12月7日,木兰镇全体党员举行直选,639张选票,刘刚毅以480票当选。
与1998年四川遂宁步云乡的中国第一例“直选乡长”谭晓秋后来的命运沉浮相比,某种程度上说,刘刚毅是幸运的。
正在北京出差学习的四川省社科院政治学者李羚研究员6月2日晚告诉记者,刘刚毅的提拔并不突然,“谁都不想重蹈步云乡直选乡长之后的困顿。刘刚毅的升迁符号意义很强,它给勇于改革、拥抱改革的人们一个好的导向和预期”。
直选书记受高层肯定 5月14日,一张编号为“成组公示[2010]9号”的“干部任前公示”贴满新都的大街小巷。对这样的公示,大多数老百姓已习以为常,瞟一眼就够了,不过此次“公示”的干部却引起了不小的议论。
被“公示”的干部,正是刚过完40岁生日的刘刚毅。
除了公示他将拟任新都区副区长,“公示”还表示,“干部群众如有情况需要反映的”,请于7日内以真实姓名向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电话、书面反映或面谈。
事实上,刘刚毅六年来稳坐木兰山,也引起了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的注意。
在去年年末的一次内部讲话中,李春城表示,“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第一个就是木兰镇的刘刚毅,现在正好6年了。我们为什么要搞这个东西呢?”李春城自问自答:“就是要把我们干部和群众的关系真正理顺,要干部真正接受群众的监督,真正听取群众呼声,尊重群众意愿,做好群众工作。”
李春城在那次会议上强调,镇党委书记光直选出来不行,还得有相关的配套,“其中有一个就是区委、区政府对乡镇的要求和管理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我当时说得很清楚,各部门不要那么频繁地去检查他,他到底是对你负责还是对老百姓负责?”
据记者了解,就刘刚毅的职务变动问题,成都市委常委会还专门进行了研究。另据成都市委组织部的人士透露,在公示7日内,该部门没有接到关于刘刚毅的任何情况反映。
去年,在木兰镇全镇机关干部、村(社区)书记主任、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人大代表、普通党员、群众代表200多人参加的民主测评大会上,经现场统计,刘刚毅民主测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9%。
不能不提的是,就在刘刚毅任前“公示”期间,5月19日,中组部调研组也来到了新都,就该区基层民主政策建设进行了调研,着重就公推直选的程序、特点、效果等与新都区镇、村干部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中组部调研,主要是为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广大党员及人民群众政治权利、促进社会和谐、巩固党的执政之基提供"一线"参考。”据知情人透露,刘刚毅参加了调研座谈会,中组部调研组认为新都区开展以基层党组织书记公推直选为关键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卓有成效,特点鲜明,成效显著,相关机制及操作程序“可资借鉴”。
直选全国推进待探索
“刘刚毅的交流、提拔和调配,事关这场改革的深化。按照现有的政治逻辑来判断,党委对刘刚毅的安排会有个交代,只是机缘未到。”去年12月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四川省社科院政治学者李羚如是表示。
对此,中组部的一位官员认为,在市管的一个区,从2003年开始把公推直选全面推行,首先体现了一种探索创新的勇气。因为探索之初还是执行十六大党章和当时的一系列党内文件,实际上木兰直选是突破了当时的有关规定。“这有一定的政治风险的。但是也不是说你只要有勇气、有魄力就可以随便突破,必须对这个事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不能乱突破。”
该官员同时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怎么进一步发挥公推直选的效应,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公选书记与班子其他成员的关系;三是探索政策问题。
其中,对于第二个问题,该官员表示最好别提书记“组阁”这些,提出建议可以,但还是要经过选举,“全体党员参加选举,这可能是一种普遍形式。那么,党员人数过多以及没有条件的地方,是不是也可以通过党员代表来直接选举,这些都可以探索”。
在该官员看来,第三个问题是直选的一个“难点”。
党内选举的条例规定,基层选举必须有4/5的党员参加。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深入,很多青壮年党员外出打工,这个4/5很难达到,怎么办?该官员认为有很多探索的可能。“第一考虑修改党内文件,要不要把4/5这个要求进行修改,这是上面的事;第二,通过代表来选举,就解决了党员人数不足的问题;第三,通过委托投票的方式,这种委托可不可以、委托在什么条件下、怎么投票才算有效?第四,改变基数的计算方法,是不是有些人可以不计算等等。这些我想都可以探索。”
此外,该官员还提到了改革成本,“我们的同志到其他地方调研,就听到一些地方感到公推直选这个办法很好,但是不堪重负。一次选举可能把乡镇这一年机动经费的三分之一到半数都用上了,负担很重,觉得个别试点可以,县里可以投入一点,但是普遍推开有一个成本问题,这个事就面上说也需要探索”。
扩大试点 作为“先走一步”的地方,该官员建议新都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探讨:第一,怎么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第二,怎么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把新的选举方式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优势;第三,对公选方式方法进行认真总结,包括成功的做法、存在的问题以及从哪些方面进行完善等。
对于面上来说的“下一步”,该官员表示,“十七大提出的扩大试点范围,怎么扩大?我们内部研究,想建议这个事,就是到2012年,在十八大之前,全国各个省、区、市都要开展试点工作,这个事对成都来说已经开展了,但是对全国来说,多数地方还没有开展。到2017年,就是十九大之前,能够有半数左右的乡镇实现公推直选,在其他方面比如企业、社区、机关,因为直选的难度更小一点,操作起来更方便一点,步子可以迈得更大一些,有条件的可以普遍推行”。
在接受采访时,李羚研究员认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公推直选”是近10年来党的建设中具有标志性的创新成果之一,也是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中一种新的民主选举模式,“如何常规化安排改革者的未来,不能总是让改革者只做螺丝钉,是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刘刚毅离开后的木兰镇,按照惯例,新任镇党委书记仍将通过公推直选产生。6月2日中午,木兰镇当地的一位中学老师告诉记者,他希望下一任镇党委书记至少也要干满5年,“民主是个好东西。但在没有完全配套的条件下,乡镇这一级可能更需要能人善政”。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