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四川高县创学习型党组织:干部受教育 群众得实惠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6月09日13:02
  新华网成都6月9日电(记者杨三军)“"流动课堂"办得好,"现身说法"听了非常"解渴",这种培训再忙我都要参加。”日前,在四川高县罗场镇林湖村茶花基地,49岁的村民邱天炳笑着说。当天,“土专家”李学良向林湖村、天堂村50多名群众培训茶花栽培管理技术。

  今年以来,高县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中,紧密联系实际,把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作为主要目标,不仅有效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高县县委书记陈政告诉记者,为确保创建活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取得实效,全县坚持党群互动、城乡互动,开门搞创建。按照产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实施万名农村党员“按需施训”,把培训地点转向田间地头和生产一线,手把手示范、解答群众生产管理中的技术难题。今年以来,全县已开展蚕桑、茶叶、养鸡等实用技术培训157期,参训党员群众近9000人次。

  在创建活动中,高县还从三个方面规范村级组织运行管理,分别是建立村干部定期坐班工作制度,实行党群事务代办制,推行实事承诺制度。其中,实事承诺制度是指各村把每年的重点工作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村务公开栏向党员群众公开承诺,年底接受全体村组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满意度测评。

  在羊田乡中心村村级公路硬化现场,30多名村民干得热火朝天。“干部带头领着干,我们就跟着干。苦战一个月,享受一辈子。建设自己的家园,再苦再累都值得。”村民唐祖云一边擦汗一边说。

  胜天镇党委书记沈文虎说:“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基层干部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紧迫感和主动性明显增强,因为干得好不好是群众说了算,在群众测评中如果"不满意率"超过30%,干部就要"下课"。”

  农村产业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怎样才能实现群众收益最大化?高县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引领专业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1+3”助农增收新模式,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县共建立农业专合组织16个,吸纳成员1000余人,辐射带动3万多户,生产经营范围涉及蚕桑、茶叶、竹业、畜牧等主导产业。

  高县县委组织部部长黄学雷说,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党组织的带领下,上连乡镇党委政府,下连农民群众,外连销售市场,改变了以往农户分散经营的模式,起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作用。

  “自从加入合作社后,我们一不愁技术,二不愁价格,三不愁销路,收入更加有保障。”华丰村村民陈梦刚掰着指头说。他家发展了4亩茶园和5亩苗圃,茶叶年产业收入超过10万元。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