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皖首起引渡审查案即将走完引渡程序

来源:法制日报
2010年06月10日08:16
  本报记者 李光明

  俄罗斯籍女子索罗维耶娃先后从俄罗斯将5名俄罗斯妇女拐骗至中国,强迫她们卖淫。为了抓捕索罗维耶娃,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缉令”,2009年8月,索罗维耶娃在中国落网。

  今年3月,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准予引渡,之后,公安部、外交部、最高人民法院会同俄罗斯警方,就引渡程序进行协商。记者近日从合肥警方了解到,目前,安徽省公安厅与合肥市公安局正在就引渡细节进行部署。

  据了解,俄罗斯籍女子索罗维耶娃,2005年来到中国安徽合肥,在安徽某大学学习中文。2006年,索罗维耶娃与俄罗斯男子隆古合谋,决定拐骗俄罗斯妇女到中国卖淫。

  2006年5月至10月,索罗维耶娃与隆古在俄罗斯共庆城违法招募女工,声称带她们到中国来,在酒店、宾馆等单位从事服务员工作(不包括卖淫),并告诉应聘者,可以赚大钱。不久,带着满心的期待,5名俄罗斯妇女跟随他们辗转来到了合肥。

  到了合肥后,隆古让受害人在宾馆或租房居住,以保障安全为借口,将受害人的身份证件及护照等拿走,然后强迫她们卖淫。平时,受害人都被关在宾馆里,没有自由。

  据俄罗斯警方提供的资料,在整个犯罪过程中,索罗维耶娃负责在合肥迎接隆古及受害人,为他们安排住处。此外,她还负责邀请“顾客”,安排妇女卖淫。由于索罗维耶娃精通中文,她还负责翻译工作。

  事后,被拐骗妇女有人回到俄罗斯,向俄罗斯警方报警。俄罗斯警方随即展开调查,并发布全国通缉令对其进行缉捕,但索罗维耶娃当时已逃到中国,俄警方没能将其抓捕归案。之后,国际刑警组织对索罗维耶娃发出红色通缉令。

  据合肥警方介绍,早在2007年,合肥警方就曾接到公安部通知,调查索罗维耶娃。警方很快就查明其具体行踪,但由于当时并没有掌握索罗维耶娃在中国的犯罪证据,再加之俄罗斯方面没有办好正规的引渡手续,所以没有对其进行抓捕。

  2009年8月,合肥市公安局再次接到公安部通知,要求查找俄罗斯籍女子索罗维耶娃,俄罗斯外交部与我国外交部协商,要求引渡此人。合肥警方遂正式展开对索罗维耶娃抓捕。

  通过调查,合肥警方很快查清索罗维耶娃在合肥蜀山区某小区租了一套两居室民房,与在中国认识的福建籍男友同住。2009年8月25日,合肥警方赶到索罗维耶娃的住所,当时索罗维耶娃正与男友在家中。侦查员出示证件,要求其配合调查,随后将其带回警局审查。

  据警方介绍,索罗维耶娃的中文水平相当不错,不需要翻译便可与侦查员正常沟通。在审查中,索罗维耶娃拒不承认俄罗斯警方对其的指控,警方于当日对其予以引渡拘留。随后,警方将案件上报公安部及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

  据悉,索罗维耶娃至今一直被关押在合肥。

  2009年12月15日,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俄罗斯联邦请求引渡索罗维耶娃一案进行了公开开庭审查。该案是安徽省法院受理的首起引渡审查案,国内法院尚未形成比较规范、成熟的开庭程序规范,更没有相应裁定文书格式可循。在审理该案时,安徽省高院对此案高度重视,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石德和亲自担任审判长。

  今年3月,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准予引渡,并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之后,公安部、外交部、最高人民法院会同俄罗斯警方,就引渡程序展开协商。

  合肥警方透露,目前关于引渡索罗维耶娃的程序及细节已基本完毕,安徽省公安厅与合肥市公安局正就引渡具体细节进行部署,索罗维耶娃估计近期将被引渡回俄罗斯,接受俄罗斯司法机关的审判。

  据悉,根据俄罗斯相关法律,如果索罗维耶娃的罪名成立,其可能将被判处无期徒刑。

  链接

  “红色通缉令”是国际刑警组织最著名的一种国际通报。它的通缉对象是有关国家的法律部门已发出逮捕令、要求成员国引渡的在逃犯。各国国际刑警组织国家中心局可据此通报立即逮捕在逃犯。红色通缉令被公认为是一种可以进行临时拘留的国际证书。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