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创优人才环境就要破除“官本位”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6月11日13:43
  “官本位”是影响人才培养和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中,提出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立即引起人们的热议和叫好。

  在自然界有一种现象,某种植物生长得特别旺盛,吸收了过多的阳光和养分,形成一种 “势”,就会对其它植物的生长形成制约。 “官本位”与人才成长的关系与其颇为相似。若是 “官本位”炙手可热,人才成长的土壤必然贫瘠,当然也就谈不上形成良好的人才 “生态”。人们虽然对 “官本位”没有一个标准的解释,但对其最基本意义的把握八九不离十。 “官本位”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把官职高低当做一把尺子,人的价值和社会地位都用这把尺子来衡量,以官为贵,以官为尊,职位低的对职位高的马首是瞻,权力通吃。

  中国人历来把读书看作是升官发财之道。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学而优则仕”,这样的传统文化与 “官本位”的制度安排和利益分配格局一结合,让人们形成了一个千好万好不如做官好的根深蒂固的观念,误导社会人才观和人们的价值取向,把人才引诱得时刻准备 “鱼跃龙门”走入官员队伍中。如今大师级人物几近绝迹,谁敢说与 “官本位”无关?在大学里做教授,在研究所搞科研,搞出真正的学术成果,按理说也是自身价值的实现,可一旦与官员带来的荣耀和利益一比较,有的人心灵的天平就不平衡了。不少人这样认为,一个人干得再好,业务能力再高,若不加官进爵,就不够成功,只有官帽子戴在头上才算实至名归。在高校,教授博导争当处长早已是平常事。

  最近报道,见义勇为积极分子被任命为副镇长,9名奥运冠军一次全部晋升副处级领导干部。这两件事,都是把官帽当成 “奖品”。由此可看出, “官本位”意识已渗透到人们的骨髓。一个人成了才或作出一些贡献,对他最大的奖赏便是加官封爵,即使不给实职,也要挂虚衔。否则,就觉得对其有所亏待。姑且不论这个人是否适合当官,就是从导向上说,也为 “官本位”添了把柴禾。如今,一旦成为某行业的人才,头上少有没有官衔的。

  “官本位”实际上就是权力崇拜。在人们的意识和行动上都以官职高的人的是非为是非,无论做的或说的,对的是对的,错的也要按对的去执行。谁的权大谁就是真理的化身。在这样的环境里,人才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只能自我矮化,揣着明白装糊涂。

  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就要祛除 “官本位”。 《纲要》提出要在科研、医疗等事业单位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等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与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现代大学制度和公共医疗卫生制度相适应的人才管理制度。这些国际通行的比较成熟的做法如若能够扎实地推进,对形成良好的人才环境无疑大有好处。去官场化、去行政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去官僚化,就是破除 “官本位”,是对旧的体制机制的大胆突破。我们期待以此为开端,真正出现一个能够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大量有用人才的良好环境。 (来源:《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