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珠三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构调整

来源:央视网
2010年06月13日00:50

    来源:经济半小时

  珠三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构调整

  主编:卢小波 编导:顾平 摄像:张明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今年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关键词,而今年也正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但面对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我们如何转?怎么转?带着这些追问,《经济半小时》栏目从6月12日起,推出特别节目《新转变 中国行》,邀请厉以宁、贾康、李稻葵等知名经济学家,走访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深入一线,共商转变之道。中国行的第一站就到珠三角去看看。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只是经济问题,还包括经济、社会、城乡关系等一系列要素的综合性问题。过去30年的发展,广东的东、西两翼、北部地区与珠三角地区发展呈现出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拉大,居民收入占GDP比重持续下降等问题,如何突破这些问题,如何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开辟经济发展的新的“蓝海”?广东首先探路试水。

  记者在广东佛山一条普通的马路看到了一个有意思的景象,就是一条马路隔开的两个村子完全不同,马路一边的村子叫做平西村,我们可以看到里面主要是一些低矮的民房,在做一些石材加工的生意,但是只要走十几米穿过这条马路,马路对面的村子叫做北约村,这个村子里面已经建起了很现代的科技产业园,一个村子里为什么会建科技产业园,又是怎么建起来的,有什么样的企业会进入这里呢?

  艾科电子是一家从事能源管理的企业,看到北约村瀚天科技城这个园区的第一面,总经理常文飞就觉得很合拍。

  佛山市艾科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常文飞

  常文飞:我们原来就在写字楼里,但是写字楼解决不了研发和新产品试制的东西。

  办公、研发、小批量试制以及仓储,这是众多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实际需要的功能,北约村里的瀚天科技城显然都再合适不过了。再加上成本优势,常文飞立即就决定搬了进来。

  常文飞 佛山市艾科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常文飞:拿他们在广州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的租金我们就拥有了这样的一个环境。

  记者:多少租金现在?

  常文飞:应该是15、16块一平米。政府还有补贴。

  记者:还有补贴?

  常文飞:对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然后每平米第一年补10块,第二年补8块,第三年补6块。

  按照这样的补贴方式,意味着瀚天科技城第一年每平米每月的租金只有5、6块钱。而瀚天科技城投资会达到5个亿,这笔钱全部来自区政府和街道的共同投资。5个亿,不是一个小数字了,政府算的是一笔什么帐呢?

  区邦敏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区长

  区邦敏:原来是一层的厂房,现在单单以这一栋来说就是一层变成五层,从土地的利用率来说是提高了5倍,那从产出来说肯定也不是5倍这个问题了。

  最直接的受益者,还有北约村的村民。

  北约村村长:原来租金收入我们400多万。现在900多万。

  看着北约村的变化,现在最着急的成了对面的平西村,因为把地租给私人去建小厂,不仅脏乱,租金的收入到现在也才每平米1块钱一个月。

  平西村村长梁志民:我们想这样,如果瀚天那边搞了城市的工业,我们这边一般我们都是想改造到变成他们那样的规模,所以想和政府,动员村小组合作,一起合作去改造一下,变成希望和他们一样的环境。

  谁能想到,在几年之前,现在的平西村就是北约村以前的原型,小的工厂聚集、环境脏乱、难于管理,而更为关键的是,在经过30年的粗放式发展之后,土地稀缺、资源透支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区邦敏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区长

  区邦敏:环保容量这个问题,这个企业扩大了,它需要新的环保容量去配合它的发展,你政府这个区域的话,你没有这个容量了,你这个咋整,要么就是你牺牲你的环境容量去迁就它的发展,要么你就动员要求它具有更大的环保发展空间的地方,要让它去发展。

  要想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南海区在北约村首先从土地空间、企业转型做起了文章。通过建设瀚天科技城迁走16家小企业,引进了62家高新技术企业,产业结构得到了合理优化,以空间换利润、以产业促升级,短短4年时间,北约村尝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甜头。

  洪巨涛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办事处主任

  洪巨涛:这个产值在05年的时候只有0.9个亿,但在去年我们的统计数字是8.2个亿,就增长了10倍。

  区邦敏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区长

  区邦敏:(转变)不应该单单从企业的发展,经济这个角度,还要从整个社会的层面去考虑,好像你的环保容量,

  在区邦敏眼里,南海区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土地短缺、资源透支、环境恶化使得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从解决这些问题入手,因此,从2007年开始,南海区就以治理环境为突破口,率先了开始了转变。

  区邦敏:几年前,如果我们不动手,去抓这个河涌的治理,抓大气的治理,我估计今年的亚运会在广州召开,可能南海交待不了。

  究竟会怎样的交待不了?事实上区邦敏这番话的背后,正是南海曾经最痛的一个伤疤。

  一个镇的故事

  2006年12月,英国一家电视台披露了英国洋垃圾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最终在大沥——广东佛山南海区的一个小镇登陆。报道这一新闻的英国女记者这样描述她见到的景象:“尽管我在中国生活已经有8年了,我曾经见识过因为煤矿污染造成的黄褐色河流,以及某些地上的煤渣有好几英寸厚的煤矿镇,但大沥可能是我见到过的污染最严重的地方。”

  “大沥洋垃圾入侵事件”迅速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除了因为污染严重,还因为这个小镇距离广州市不过9公里。

  3年过去了,当记者再一次来到大沥镇联滘村,记者发现在这片曾经因为洋垃圾入侵中国而备受关注的土地上,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原来处理垃圾的小作坊,已经被成片地拆除了,但是记者还是有一个疑问,因为据记者所知,政府之前也曾经多次想要清除这些垃圾处理的产业,但只不过是一次一次地,跟这些小作坊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那么这一次又是凭借什么,能够让垃圾处理的产业在大沥镇消失呢?

  吴绍秋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镇长

  吴绍秋:整治废塑料的行业,首先一个是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

  实际上,在洋垃圾入侵被境外媒体曝光前,大沥镇以垃圾收集分捡和处理为产业已经30年了,仅仅在大沥镇的联滘村,就聚集了几百家废旧塑料加工厂,从业者达到了15000多人。和垃圾共处一地,已经成为村民们生活的一部分。

  黄树荣 广东佛山南海区大沥镇联窖村村委会主任

  黄树荣:几十年他们感受到就是,太污染太乱,没有人管这个地方。

  记者:那为什么政府管了那么多次,都关不掉这些垃圾处理的小作坊?

  黄树荣:以前就是整治,整治不是很好的效果,就是不好,一定要拆掉提升。

  但几十年的产业要拆掉提升,15000的从业者转型就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吴绍秋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镇长

  吴绍秋:拆迁我们一共谈了一年多的时间。

  记者:怎么会花这么长时间?

  吴绍秋:因为补偿利益问题都需要谈判,另外一个是土地开发的模式。

  镇长吴绍秋告诉我们,拆只是一个环节,大沥镇的做法是首先取缔废塑料加工,随之马上启动征地和拆迁,以及招商工作。拆迁的地块面积一共1800亩地。

  吴绍秋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镇长

  吴绍秋:很快我们有5到6个项目就可以动工了,这个地块很快就变成一个大工地。

  记者:都是一些什么样的项目?

  吴绍秋:有酒店、企业总部、写字楼项目都比较齐全

  吴绍秋向记者展示了实施中的规划图。

  吴绍秋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镇长

  吴绍秋:这地块现在已经成功交易了6个项目,其中5个项目是我们大沥的支柱产业,有色金属的企业总部。

  过去的垃圾村正在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区长区邦敏告诉我们,这种变化源自内心的动力。

  区邦敏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区长

  区邦敏:你作为地方政府,对一个区域的负责,你一定要发自内心

  记者:你发自内心的想法是什么样子?

  区邦敏:我很简单,南海在这个珠三角一体里面,这是势不可当的,将来的南海是珠三角的客厅还是厕所,是由我们自己去选择的,由我们自己努力去争取的,如果你从这样一个角度去看你现在做的环境治理、产业结构调整,那你就感觉到有多大的困难,你都可以去面对。

  在南海,我们看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成效,也看到了转变带来思想的震撼和企业阵痛,而这种转变,不仅是南海区,对于佛山整个市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阵痛要大的多。

  一个市的故事

  王思平 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秘

  王思平:我们仅存在石湾的5条生产线也将面临搬迁的压力,所以我们觉得也是很无奈的事情。

  陈耀强 佛山嘉俊陶瓷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陈耀强:太可惜了,你看我们那么好的一个产品,在全国绝无仅有的一个产品,这条生产线,政府又说要搬要搬。

  壮士断腕,用来形容今天广东佛山的陶瓷产业也许再恰当不过了。

  作为中国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地,市面上数得着的著名陶瓷品牌大多都是佛山制造,佛山市的辖区内曾经分布着300多家陶瓷生产厂,生产了全中国50%,全世界25%的建筑陶瓷。

  然而,这原本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今天却似乎要戛然而止。

  何新明 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新明:好像给赶出去,被抛弃了,赶出去这种感觉。

  2008年5月,广东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新政推出,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佛山身处产业链条低端的传统陶瓷制造成了首当其冲需要转出的产业,绝大多数企业在此后的1年多时间里陆续转移或关闭。今年,计划中最后一批转移的陶瓷厂也将迁出。

  陈耀强 佛山嘉俊陶瓷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陈耀强:如果我们那么多年,建立起来这个市场网络,我的产品接续不上去的话,我嘉俊就付出很沉重的一个代价。

  陈耀强是佛山嘉俊陶瓷的副董事长。今年10月将是他的工厂关门落锁的最后期限。生产如何接得上,1200员工何去何从,现在的陈耀强每天都会陷入无尽的烦恼。

  陈耀强 :剩下来这一大部分(员工)我怎么办?我现在还在头疼。

  与陈耀强一样有顾虑的,还有众多同行。专门生产高端产品的东鹏陶瓷南海新美顺厂2008年3月开始投资改建,直至到2009年的10月份关闭,不过刚刚开工了一年零八个月。

  李伟轩 广东东鹏陶瓷佛山新美顺公司原厂长

  李伟轩:这就是我们亲自做的,因为想企业留下来,你肯定把这个生产环境先把它做好,给市政府领导给他看一下,看他能不能够网开一面。

  记者:结果呢?

  李伟轩:结果还是一样。

  记者:还是没有留住?

  李伟轩:还是没有

  事实上,佛山陶瓷企业的转移情况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王雪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镇长

  王雪:我们的漂染企业全部都走了,然后我们的玻璃的,马赛克的企业全部都走了。

  谢志豪 广东佛山市禅城区经贸局副局长

  谢志豪:为了我们就说搞好我们的发展环境,就是掉几百亿的GDP也在所不惜。

  牺牲几百亿的GDP也在所不惜,采访中,我们感受到了佛山政府转变的决心和力度,但建筑陶瓷企业转出去之后,佛山会不会成为陶瓷废都?佛山的经济会不会因此空心化呢?

  佛山1506创意产业园位于佛山市禅城区,这里曾经是佛山主要的陶瓷工业区。随着产业转移的进行,大量的工厂由这里迁出。今天,1506原来的23个旧车间换进了400多家的创意、设计、研发、金融服务、陶瓷总部企业进驻,原来的2千多个蓝领换成了现在5千个白领在里边工作。旧厂房变成了新兴产业的落脚地。

  刘崇孝 佛山1506创意产业园常务副总经理

  刘崇孝:现在我们整个入园企业加起来,我们粗略估计都已经超过60个亿的销售收入了,那么他们给政府贡献都2个亿以上。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马来西亚一家著名的陶瓷公司白马集团,他们将设计部门落户佛山,除了看中这里的陶瓷产业基础,也与佛山实施的产业转移不无关系。

  钟汉杰 马来西亚白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特助

  钟汉杰:佛山的整个产业,在这五年进行非常大的一个转型,从传统的制造瓷砖的企业,在跟风的一个企业,到现在在某一方面的领域,领导着世界潮流。要是我们把总部设在这里,我们和各方英雄好汉,就是在陶瓷企业的各路英雄都能够有很好的一个交流的一个平台机会。

  1506,一个听上去比较奇怪的名字,取自中国第一座最古老的瓷窑——南风古灶在佛山建窑的年份,突出佛山陶瓷文化的悠长,暗含的是这个创意产业园和陶瓷产业的关系。

  邱代伦 佛山1506创意产业园董事长

  邱代伦:370家企业里面,有一百多家企业是跟陶瓷产业有关联的,已经形成了内生循环的一个产业链。

  在佛山市禅城区,115家建筑陶瓷企业关迁了84家,但这里并未成为“陶瓷废都”。相反,这一地区正在加速成为陶瓷研发设计和会展中心、陶瓷机械装备业制造基地、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和其它新兴行业的聚居地。经历了阵痛的陶瓷企业,显现出更强的生命力,以佛山东鹏陶瓷为例,年产值和年利润,近年来都在以20%的比例增长。

  何新明 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新明:我们留下来的企业如何升级换代,通过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让留下的生产线满足当地的环保要求,提高它的产品的附加值,所以这种转型必须要做到,你才能够在当地留的更长时间。

  而在记者采访到的另外一家陶瓷企业嘉俊,转移后的新工厂,产能将比现在扩大5倍,员工的数量等于现在的3倍左右。

  陈耀强 佛山嘉俊陶瓷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陈耀强:这次搬迁对我们嘉俊这个品牌将来的发展应该是有一个很大的促进,因为现在我们嘉俊的产能和产品的结构不适应现在市场的竞争,所以我们就,这方面只能够扩大产能,降低成本,同时降低成本也促进了我销售的竞争力。

  如何转移,又如何引进,在佛山市政府心中,显然有自己的一盘棋。算的是社会效益的帐,经营却是完全按照市场化的理念,1506创意产业园由一家民营公司投资、经营,但却是佛山陶瓷产业转移、产业升级的典型体现。

  在广东,渴望改变的并不止佛山市,实际上这几年全国经济发展的格局已经在悄然发生变化,2009年,尽管广东GDP总量仍居全国第一,但是在另一项重要指标——人均GDP上,江苏和浙江却双双超越广东。

  何建荣 香港贸发局华南首席代表

  何建荣:你现在数一数江浙地带的品牌,福建地带的品牌,跟我们广东地带的品牌,哪里多?哪里可以说是全国品牌。

  作为最早进入,也是广东最主要的外部投资力量,香港企业很多都面临转移的问题,企业搬家不容易,但让我们有些意外的是,香港贸发局对产业转移透露出的积极态度。

  何建荣 :我认为是必要的,过去我们看是,可能是我们跟泰国的竞争,现在我们看到是我们在国内跟不同经济区域的竞争,跟长三角的竞争,珠三角跟福建海西两岸的竞争,珠三角跟内陆城市,像重庆,像成都、像东北这些企业的竞争,如果我们都是还是用30年前的优势,我们现在还有没有这个优势?很可能没有。

  一个省的故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造旧的,显然比重建新的更加困难,如何能够让广东经济重回优势地位?在采访中我们看到,广东政府在出台产业转移相关政策的同时,还打开了自己的钱袋子。

  刘昆 广东省财政厅厅长

  刘昆:我们一共在双转移方面(应该是)安排了400亿。

  记者:这笔资金算多吗?

  刘昆:作为财政来说,在短期内投入这么四百亿,应该量还是相当大的,因为我们像广东省省本级的财政一年就是七百多亿,

  广东省财政厅厅长刘昆告诉我们,这400亿财政资金,最主要的一笔就是向15个欠发达市投入75亿,建设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区。而就在这笔钱怎么分配上,我们再次感受到创新和改革的勇气。

  刘昆:我们竞争性分配,让这个资金在分配的时候,一方面公平能够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我们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要求能够得到保障。

  正因为这样的一种思路,2008年8月5日,人们看到了一场特殊的PK,PK的主角是广东省15个欠发达市的市长,竞争的是每个城市5亿元的扶持资金。

  卢进 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主任

  卢进:非常、非常正规。

  料想到了这是一场严格的评比,但是它的公平、公开程度还是超出了人们的想像。在现场,17名评委全部通过摇号机在80位专家中随机摇号产生,而一旦被选中,就要交出手机,在评选结束前不能和和外界有任何联系。评比分数全部在现场统计,现场公布。市长们台上虽然表现的很镇定,但5亿资金的竞争形成的是前所未有的压力。

  陈向新 广东韶关市常委副市长

  陈向新:这个压力非常大,非常大,因为大家都想得到,毕竟这是5个亿,它这里既有面子的问题,也有里子的问题。

  万今泉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万今泉:他们压力大到什么程度,那就说来之前市委书记跟他们说了,这次再拿不到,回去之后换位子。

  市长PK总共进行了5场,最终13个市赢得得产业转移扶持资金,但也有两个市在PK中失败,与扶持资金失之交臂。

  卢进 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主任

  卢进:我就看到了场景,一个是得到的,大家抱着市长相拥而泣,这个没得到的也是掩面而泣。

  但塞翁失马,失败的城市也未必是输家。

  刘昆 广东省财政厅厅长

  刘昆:没得到资金的,它也得到,在竞争中得到一个思路和改善思路的路径。

  财政厅长刘昆告诉我们其实财政手段就是一个财政的杠杆。

  刘昆:13个得到资金的产业转移园,从我们去检查的时候,它已经有1193家企业入园,有一共这些企业要投资1690亿元,放大效益是12倍多。

  那么,拿到财政资金的转入地现在发展得如何呢?

  广州开往韶关的武广高铁上,195公里的距离,只需要45分钟就能到达,票价是110块钱。就在去年12月,造汽车的比亚迪总裁王传福也搭乘了这趟高铁,但他花的钱显然有点多,因为就在亲自体验了武广高铁之后,王传福决定追加在韶关的投资20亿元人民币。

  王传福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王传福:它的成本的优势,它的交通便利,特别是武广高速修通以后,这些优势都是明摆着。然后再加上它属于广东省,那么省政府也是支持我们有些产业转移的,结合这些情况,决策应该还是比较快。

  韶关,地处粤北山区,属于广东15个欠发达市之一,在广东省产业转移竞争性扶持资金的第二批竞标中,韶关以第一名的成绩赢得了5亿元扶持资金。

  2009年,虽然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园入园企业签订合同数达到145个,投资总金额达到60多亿元,相当于09年之前历年来的总和。更重要的是,这些转移到韶关的企业,远不是珠三角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简单搬家。

  刘均华 建溢集团韶关康瑞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均华:我们的设备在韶关区的比较先进,让我们的生产效率提高了50%以上。

  宋韶文 广东金亿合金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宋韶文:厂区(和以前比)要大了20多倍了,对我们的产品,跟那个品质各方面的东西,都是可以达到世界级的要求的。

  今天的韶关并非像外界对欠发达转入地的想象那样——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而是确定了以汽车零配件、机械装备,精细化工,LED光电等产业为核心产业来打造。

  陈向新 广东韶关市常委副市长

  陈向新:我们非常注重就说产业聚集的发展,就说你要形成整个产业链,有配套的服务,实际上企业它是扎堆的,同类型的企业它喜欢在一起,上下游的企业它喜欢在一起。

  在韶关,还有另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把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这样也能缓解珠三角地区的用工荒问题。目前,韶关的职业技术院校发展到41所。2009年全市中职技工学校招生5.8万人,比上年增长36.1%,创历史新高。

  刘雪庚 广东韶关市高级技工学校校长

  刘雪庚:我们有30多个专业,比如说数控专业,模具钳工,电气维修,电梯,还有电焊

  记者:像这些学生,他们有多少是来自农村的?

  刘雪庚:这个80%、90%是来自农村的。

  记者:他们这些学生都要交学费吗?

  技校老师:不要交学费,这些都是政府出钱的,专门转移山区农村出钱给他来学习。

  在学生中,记者认识了谭睿权,几年前他考上了大学,但是却因为家里没钱,放弃了念书。之后,谭睿权抡过大锤,做过最辛苦的工作,还当了兵,直到退伍后,却意外地获得了这个在技校免费培训的机会。

  谭睿权:就像你丢了一样东西然后你再捡回来,很兴奋的那种感觉。

  记者:终于又可以学一个本事了?

  谭睿权:是是,就像你,比如说你把钱包掉了之后,你再捡回来,就是那种心情。

  当年,凭借最早打开改革开放的大门,广东经济总量从全国24名到全国第一,只用了10年的时间。今天我们看到广东再次踏上改革之路,而这次的路牌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际上,广东推动的产业转移决不仅仅是空间上的一个变化,而是各种资源的全新的合理配置,包括土地、人力和资金,广东政府正在用政策这只看得见的手,来推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成效如何留待时间的检验。

(责任编辑:李恺萌)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