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近6万中国儿童被美国人领养 架起美中友谊桥梁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6月14日01:42
  中新社华盛顿6月12日电 题:管窥收养中国儿童美国家庭

  中新社记者 德永健

  看着一岁五个月大的儿子连·巴拉德摇摇晃晃地向自己跑来,马修·巴拉德笑得脸都有些发红。妈妈塔尼亚站在旁边,眼睛从未在儿子的身上移开。

  连·巴拉德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连树林(音译)。直到3个月前,他一直叫这个名字,身份是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福利院的一名残疾孤儿,姓连即为来自连云港之意。

  4年前开始“排队”等待收养中国儿童的巴拉德夫妇把连树林领回了家,组成了在很多人眼中极为特殊、但却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家庭—收养中国儿童的美国家庭。统计显示,从1999年到2009年,已有近6万名中国儿童被美国家庭收养,人数位居美国收养的外国儿童之首。

  “远隔万里,不同种族的人们相聚在一起,组成家庭,破除种种文化上的障碍,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就如同一个奇迹。”12日,当中国驻美大使馆为收养中国儿童的80个美国家庭举办招待会时,中国驻美大使张业遂如是说。

  对于巴拉德夫妇而言,创造这个“天下一家”的奇迹需要长期而又细致的准备。夫妇二人均在美国军方供职,早前对中国并无特别了解。据马修介绍,自从4年前决定收养中国儿童后,他与妻子就把研读中国文化及历史提上日程,他自己甚至还练了一阵中国功夫,务求做到“有备而来”。

  即便是成功收养,并不意味着与中国文化的对接可以告一段落。普遍而言,被跨国领养的孩子在懂事后多少都会面临“身份危机”,这时就需要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出生地的文化渊源,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我们需要了解连出生时的文化背景,知道他的根在哪里;这样等他逐渐长大,可以帮助他寻根。”马修说。在招待会上,他带走了一摞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及民俗的宣传册和图片。

  除了文化障碍,收养家庭还必须直面孩子的生理缺陷,对收养男孩的家庭尤其如此。在爸爸的怀抱里,连活泼异常,但左臂活动起来却显得不太自如,马修解释这是因为孩子左臂的肘关节存在一些先天缺陷,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随意伸展。

  为了尽快对连的肘关节进行矫治,马修和妻子把孩子带回美国后就开始“寻医问药”。现在他们已经联系好了权威医生,很快连就将接受相关外科手术。

  虽然左臂让人操心,但儿子的智力却让夫妇二人欣喜异常。“我们刚刚给连做了一些智力测试,发现他非常、非常聪明,当然,我们了解这一点,这也是我们选择收养中国孩子的一个原因……”马修说。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