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调查
本报记者 郭宏鹏 刘百军 本报实习生 范传贵
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学生、家长收看关于“学校安全防范”的电视节目,可内容竟然是推销教辅的广告。通知文件成了广告预告,这一“变身”引发教师、家长的一片质疑。
5月18日,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教育局内部公文网上,挂出一则转发给全区各中小学校的通知。这则落款为区教育局安全办的通知,要求各校组织学生和家长观看一个中国教育学会的研究课题———“素质教育与学校安全防范”,观看时间为5月22日早上6时54分,播放平台为福建电视台公共频道。
此后3天,福建省厦门、泉州、漳州、三明和龙岩等地市多个县区教育局、中小学校网站上均出现了这则通知。由于播出时间临近,部分教育局甚至在通知前加了“紧急”二字。
5月22日清晨,节目如期播出,但是让早起观看的师生、家长惊讶的是,通知里所说的与校园安全有关的节目却变成了一个名为“学习考试好帮手”的广告专题片。5月23日,一名福州市台江区的教师在福州便民呼叫中心网站上匿名投诉:“台江教育局太荒唐,把安全当儿戏,公器于私用,滥发公文叫全区师生家长看购物推销宣传广告!”
类似的投诉陆续在福建多地出现。《法制日报》记者经过多方调查后发现,组织学生收看广告并非各地教育部门本意,其背后一个通过“绑架”教育部门发文来促进产品销售的骗局若隐若现。记者查证得知,这类骗局早在2006年就曾出现,并在全国多个省市频频奏效。随着近期校园安全问题成为社会热点,此类骗局又钻此空子卷土重来。
然而,就在记者试图通过调查戳穿这一骗局的过程中,与此直接相关的各级教育部门并未表现出足够的重视,有官员甚至以“我们哪有空折腾这事”为由拒绝对此骗局作进一步处理。
“安全教育”专题片变教辅广告
5月20日前后,台江区中小学生的家长们纷纷收到一张由孩子从学校带回来的通知单,要求家长陪同孩子收看“素质教育与学校安全防范”专题节目。通知单还附有一份问卷,让孩子填写观后感并留下电话。
据那名在网上发帖投诉的台江教师反映,“全区各学校在收到教育局通知后均立即采取行动”,师生和家长们纷纷早起,守候在电视机旁。
那么,这个号称中国教育学会课题的节目究竟是何内容呢?记者辗转多方终于找到了这段视频。在长达60分钟的电视节目里,找不到任何与“学校安全”相关的内容,而节目中所传授的“学习方法”也与“素质教育”大相径庭。
轻快的音乐,卡通的背景,字幕一条条闪过:“本台即将播出中小学生专题……请家长陪同孩子一起收看,并做好笔记。”节目正式开始,一个浑厚的男中音将原先轻快的音乐突然打断:“《学习考试好帮手》由两位留美博士宗必成、周全华根据中小学生现学教材……提炼出来的一些精华。相信学完这些方法将为中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考试找到一种新的途径……”
开场白结束后,主讲人上台,开始介绍这套学习方法中的第一部分。讲座中有提问、记忆表演等环节,现场气氛看似热烈。进行到第41分钟时,屏幕下方开始出现一条滚动字幕,列出了《学习考试好帮手》在福建各地市、县区的销售地点,标明了该套教材的价格:每套399元,今日优惠价每套299元,并特地强调仅优惠一天。屏幕上方,一个号码为4006-3456-99的免费咨询热线一直挂着。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广告。但由于是学校组织看的,而且要写观后感,大家还是得继续看完。”台江区一名学生家长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6月12日,记者前往节目中列出的部分购书地点,试图了解究竟有多少人购买了这套教辅。在福州市越洋图书城,记者看到,咨询台正中间的柜台上,还摆着多套一红一黄两种《学习考试好帮手》教辅。据该图书城张经理介绍,5月22日当天,这套教辅并非在图书城中销售,而是该教辅的销售人员私自在书城门口摆摊销售,现在摆在咨询台里面的那些教辅是销售人员寄放在书城的。
记者询问了书城入口处一家学习机店的售货员,虽然时隔大半月,但她们均表示记得很清楚,“买的人很多,听说是学校让他们买的嘛。”
随后,记者找到播放该节目的福建电视台公共频道,该频道广告部的一名工作人员说,他们并不知道教育部门组织收看这个节目。这个节目只是一个客户要求播放的广告专题片,他们审查后发现没有违法内容就播了。这名工作人员向记者提供了客户的公司名称及电话。
记者拨打这个名为知博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电话,却发现登记电话是错的。记者辗转数次,最后被要求拨打的电话正是电视节目中出现的“免费咨询热线”。记者拨通后,接电话的是一家名为“同桌100”的线上学习网站。该网站工作人员表示,《学习考试好帮手》只是知博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委托他们销售的产品,并表示愿意让这家公司联系记者。
半小时后,知博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致电记者表示,《学习考试好帮手》的确是他们的产品,但在销售上,他们是分包给4个加盟商做的。对于记者描述的通过“绑架”教育部门发文销售的形式,他表示并不知情,但很可能是其中一个加盟商的行为。这名负责人答应将尽快调查,一旦核实后将与相应的加盟商解除协议,并愿意为福建已经购买教材的学生家长全额退款。
仅仅是一个加盟商,何以如此神通广大,能够“绑架”福建教育系统发文呢?《法制日报》记者继续展开调查。
“校园安全”幌子骗过教育局
记者在网上看到,在台江区那名教师发帖投诉的第二天,台江区教育局即对“发文”作出了解释:“学校安全工作与学生防范教育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学校安全工作者、中小学生和家长有必要多了解学校安全防范的要点内容。为此,当我局收到关于收看福建电视台(公共频道)转播中国教育学会课题"素质教育与学校安全防范"专题节目的通知时,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可以让我区所有的学生与家长在家里也能了解学校安全防范工作情况,便于指导我们的孩子在学校如何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回复中,台江区教育局对所播内容与“素质教育与学校安全防范”专题无关的情况很是愤慨,表示将与有关部门交涉此事,并承诺会积极整改,确保不再发生同类事件。
那么,台江区教育局又是从何处得到消息要求转发该通知呢?该局安全办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收看专题片的通知由一个分管领导转来。对于记者提出的进一步采访要求,这名工作人员让记者先按他们局的采访程序走再说。
记者于是前往福州市教育局采访,该局学校安全办公室主任詹翌告诉记者,收看专题片的通知是由该局一位领导签字批下来的,后来有人拿着领导签过字的信函找到他,他留了个心眼,并没有往下转发。而台江区正是看了市局领导的签字后才往下转发的。
与此同时,记者电话采访了泉州市、泉州市德化县、三明市明溪县等地教育局,一个更为惊人的转发渠道显现出来。据这些市县的教育部门介绍,他们收到的转发通知均来自于福建省教育厅的内部办公系统,发文对象为“各设区市教育局”。
记者前往福建省教育厅求证,教育厅办公室主任陈晓风在让工作人员查询内部发文系统后表示,省厅绝对没有转发过此类文件。记者请他打电话与已发文的下属地方教育部门求证,他以“与下面工作人员不熟悉”为由拒绝了,让记者自己继续查证。
除了收到省教育厅通知外,泉州市教育局和明溪县教育局均表示,曾有人专程上门送达通知函。
明溪县教育局局长傅建平至今仍认为可能是电视台播错了。他说,在5月21日收到省厅通知的当天下午,有一个30岁左右的年轻人自称是中国教育学会专员,拿着发给各县市的通知函,要求签收并在通知函上盖章。“当时已经有很多县市盖了章,而且有省教育厅的发文,播出的频道又是福建电视台,所以我们也就放松了警惕,跟着盖了公章。”傅建平说。
《法制日报》记者致电中国教育学会,该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并没有参与协办这样一个活动,也未曾发出组织收看电视节目的信函。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室工作人员在经过查证后也告诉记者,中国教育学会没有“素质教育与学校安全防范”这么一个课题,也不可能以个人或者普通信函的方式与教育行政部门联系,一定是有人假借学会的名义在行骗。
教育局官员称没时间去管
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个骗局很可能是《学习考试好帮手》发行公司的一个加盟商,伪造了相关信函印章,假借中国教育学会之名找到教育行政部门,以社会热点“校园安全问题”为幌子,骗取教育行政部门的发文,组织学生收看这一广告节目,再通过广告推销自己的产品。
记者调查得知,类似骗局并非首次出现,也并非仅限于福建。山东、内蒙古、安徽、浙江、广东、湖北也发生过相同或类似的事件。有的地方只是将“中国教育学会”变成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或“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把“素质教育与学校安全防范”变成了“素质教育与考试心理”或“素质教育与校园安全”,而实际播出的内容都是“学习考试好帮手”、“超级记忆大脑的潜能开发和训练”之类。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这种行为早在三四年前就曾掀起过轩然大波。2006年,一个名为“北大专家教授专题讲座”的电视节目传遍多个省市,东至江苏、浙江,西至四川、甘肃,南至福建、广东,北至东北三省均有教育行政部门受骗组织学生观看,但实际只是销售商打着“北大教授”的名头在卖一本叫“超强记忆学习法”的书。
中国公安大学一位专家告诉记者,此类事件至少可以追究两个方面的责任,一是刑事上的,伪造公函、印信的责任;二是行政上的,教育部门和电视台审查不严,以致造成负面影响,应该被追究责任。
然而,记者搜遍各种资料,均未发现有此类骗局制造者被查处的消息。《法制日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曾多次向相关部门提出查清事实、消除影响,防止其他地区受骗的建议,但均遭到拒绝。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主任陈晓风称,此类事情太多,教育部门根本无法控制,也没有时间去管;福州市教育局学安办主任詹翌对记者说:“我们没有看到太大的影响。哪有空去折腾这事!”记者曾就追责一事询问中国教育学会,该会工作人员称,只会在网站上发一条公告。而记者至今没有看到该会网站上发布相关的内容。
事实上,并非如教育行政部门所说“该事件没有产生较大影响”。许多家长反映,发公文要求组织看广告这一事件本身就已让家长产生了对教育部门公信力的质疑,购买了产品的家长更是大呼受骗。有家长统计,那套价值近300元的教材实际成本不足30元,而且其中所宣扬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更有许多不可取之处。
有专家指出,若不将此行骗手段戳穿,在当前校园安全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将不可避免还会有更多教育行政部门及学生家长上当受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