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保定军校停办原因探析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6月19日14:08
  保定军校是我国近代一所规模较大的实施养成教育的正规化军事学校。其建立是时代所需,其停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校内失和、战乱频仍,经费不足和军阀对军校施加消极影响等是具体原因,而动荡分裂的中国社会环境也不可能允许军校长久发展。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保定军校)位于古城保定市区,占地3000多亩。其从1912年创办至1923年停办,历经11载,共办九期,培养步兵、炮兵、骑兵、工兵、辎重兵等科初级军官6500余名,对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发展乃至中国革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它是清朝末年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在编练新军、引进东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和军事教育体制的基础上创办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而它的停办也是历史的必然。研究保定军校停办原因对于更深刻地理解它的作用和影响,乃至更好地了解二十世纪初的中国也大有裨益。

  战乱的影响

  自袁氏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奉三系,从此开始了长时间的军阀混战。战争不仅严重损害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给当时的军事教育以沉重的打击。其中对保定军校的打击尤为严重。

  1920年春,直、皖两军开始调兵遣将。皖军前敌总指挥曲同丰(原军校校长)在松林店被俘。后直胜皖败,投降直系的皖军十五师被安置在正放暑假的保定军校校舍内。不料,因十五师欠饷数月引起下级军官强烈不满,以致发生兵变。直系军阀调兵戡乱,包围了军校,并乘机抢走了军校的大炮十六门、步枪二千多支、骡马三百多匹,图书和仪器等教学设备也被洗劫一空。西边的两排校舍也被熊熊烈火焚毁。①于是校方通知休假学生暂缓来校,军校暂时停办。

  第八期学生为了敦促政府早日复课,在北京成立了一个“复校同学会”,多方奔走、呼吁。据《申报》记载,“乃政府视教育为无足轻重,漠不关心,虽累经递呈请求,而当局总以不即不离之批文敷衍了事。该生等声嘶力竭,忍无可忍……定于阴历六月三十号以前,齐集都门,以求最后之解决。”②鉴于军校学生的请愿运动和各方面的压力,当局也认为,“以若大之中华民国,竟无一军事教育机关,于国家体面亦大难堪,势不能不从速恢复”,并警告学生,“万勿再有请愿举动,致贻外人之羞”。③1921年10月,停办一年多的保定军校终于再次开学。保定是直系的大本营,1922年初直系主力吴佩孚在此集结军队,调运粮草,准备第一次直奉战争。保定军校人心惶惶,唯恐重蹈前次焚毁之祸,于是不得不宣布提前放假,学生和教官纷纷离校避难,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被严重干扰。

  经费不足与“索薪风潮”

  保定军校直辖于陆军部,其常年经费亦由陆军部供给。据载,保定军校的常年经费为483,876元④,只相当于一个步兵师的常年经费。第一次直奉战后,直系完全控制了中央政权。在其统治期间,政府财政也到了近乎枯竭的地步。⑤财政部在1923年公布的文件中指出:“窃维中央财政之困难,固不自今日始,然未有来源涸竭,债务层叠,岌岌可危如今日者。”由此可知,“中央财政已陷于绝境而不易救济”⑥。

  中央财政艰困如此,也就无从顾及保定军校了,不但军校遭劫后损失的各种教学设备未能重新购置,就连教官的薪金亦不能保障,终致军校教员集体索薪风潮。据《申报》记载:保定军校因“欠薪累月,枵腹何以从公……乃校长竟置不问,司长亦无办法……职等债台高筑粮无隔宿”⑦。这导致教员刘继光、任本昭,队长戴聪金和杨正泊四人联名要求发薪,但竟被校长撤换。据《申报》记载,又有数十名教员上书校长和陆军部军学司,正式要求发薪和撤换,呈文措词、语气非常强硬、焦急,与政府“针锋相对”⑧。迟至1922年9月,保定军校已是“不生不死”⑨的境地了,原定每月开支四万八千元,陆军部只承认三万余元,并由曹锟承担。但是,“对于公家款项,扣进去则甚容易,拨出来则异常困难,所以该校自去夏复活以来,欠薪已达十一个月……暑假本系八月十五为满,嗣又通今展至九月初五开学,并无米难炊”。⑩

  在连教员薪水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教学设备更无从谈起。“自去年十月间开办以来,枪械、马匹、书籍以及诸种教育材料,诸多不备,对于教务,万难进行。”11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也使保定军校举步维艰。

  军阀对军校施加消极影响和自办军校的兴起

  袁氏死后,作为恢复帝制爪牙的模范团被解散后,插入军校第六期学习。因该团积怨甚多,成分复杂,与军校第五期学生格格不入,双方发生武斗,最后甚至动用刀枪,以致造成伤亡。校方竭力威慑,无济于事,无奈北京政府派陆军部上将荫昌来保定,压服双方,才平息冲突。这一事件对军校的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冲击。同时,各派军阀在混战中相继控制了中央政权,并竭力对保定军校施加影响,严重地干扰了教学秩序。如1919年冬,与段祺瑞有着很深渊源的贾德耀出掌保定军校。上任之初,他即推翻了前任校长所定的大部分规章制度,把校长的官阶由少将改为中将,并将各教官的官阶普遍提高了一级,“为官僚作风和贪污生财开了方便之门”12,此后,同学们的蓬勃朝气逐渐消失。1921年10月,保定军校停办一年多再次开学,曹锟的同学张鸿绪便堂而皇之地当上了军校校长。张上台后,有意排挤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教官,使他们纷纷离职而去。为了弥补教官的不足,张鸿绪吸收了一些清末各军事学堂的老教官到军校任教,这些人年龄较大、学术保守、精神萎靡13,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虽然直系军阀控制了保定军校,但他们并不满足于此,又相继建立了一系列旨在培养忠实于本人的军事教育机关。如洛阳时期的吴佩孚就成立了教育处,建立军官教导团等机构14,冯玉祥也相继创办了军事教导团、官佐体操团和高级教导团15,曹锟则组织了军官教练团和直接占用保定军校校舍建立了直隶讲武堂,如此种种。奉系也不甘示弱,除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外,又相继创办了芦岛航警学校、教导队,航空学校宪兵教导队和军官教育班16,使全军各师旅的参谋长改由军官学校出身的人充任17,奉军声威大振。进而,其他军阀也创办了不少自己的军事学校。军阀对保定军校的管理举措失当,以及地方军阀为培植亲信而自办军校的兴起,对保定军校的生存产生了分化、瓦解的作用。

  校长更替及新校长与教员失和

  张鸿绪在1921年6月担任校长以后,“不理校务”,“八期学生将届毕业,枪械马匹以及各种实施材料尚付缺如,忆及贾校长在任时办理之完善,不禁生今昔之感遂发生去新迎旧之暗潮”。18张鸿绪听到校内反映后,“甚不满各职员之所为,由此发生猜忌之心,此为酿成今日风潮之一大原因”。19教职员工长期被欠薪,新校长又依仗同学曹锟不把教员放在眼里,最终导致校长与教员的矛盾升级。至张鸿绪呈请陆军部军学司将刘继光、任本昭等四人撤换(辞退)竟然得到批准后,广大教员产生强烈不满,纷纷向校长递交辞呈。后来,张鸿绪被迫向教员们提出三个和解条件:“(一)已撤之各员设法在陆(军)部谋相当之位置;(二)对于六十四职员,表示办理不当,并道歉忱;(三)欠薪力向当局催索,提前发放。”20如此一个个斗争,教员和校长之间已经无法共事,很多教员离开了保定军校。这使保定军校元气大伤。1922年10月26日,张鸿绪被孙树林代替。由于各地军阀自成系统,连年混战,各地陆军小学和陆军中学都已停办,学生来源基本中断。主持北洋政府的黎元洪忙于争斗,无心打理军校之事。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军事实力,曹锟把保定军校一部分校舍划出,开办了直隶讲武堂。在这种情况之下,保定军校已无法再办下去,只好随着第九期学生的毕业,于1923年8月宣告停办。

  1912年,保定军校在中国近代军事教育萌动与发展中建立起来。时隔11年,1923年,保定军校最终停办。 校长更替及新校长与教员失和、战乱影响、经费不足和军阀对军校施加消极影响等内外因素是具体原因,而动荡分裂的中国社会环境也不可能为军校提供长久发展的土壤。

  (作者单位:保定学院历史系)

  注释

  ①12131415河北政协等:《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56~157页、149页、150页、149页、150页。

  ②“军官学生之复校运动”,《申报》,1921年7月8日。

  ③“军官学生请愿复校之结果”,《申报》,1921年7月11日。

  ④保定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保定市志》(第4册),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年,第150页。

  ⑤公孙訇编著:《直系军阀始末》(《河北文史资料》第22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52页。

  ⑥章伯锋:《北洋军阀》(第4卷),武汉出版社,1990年,第406页。

  ⑦11“保定军官学校之风潮”,《申报》,1922年3月13日。

  ⑧181920“保定军官学校风潮之内幕”,《申报》,1922年3月25日。

  ⑨⑩“北京通讯——中央各种军事教育机关之危机”,《申报》,1922年9月1日。

  16郭剑林:“洛阳时期的吴佩孚评析”,转引自《史学月刊》,1997年第5期,第106页。

  17冯玉祥:《我的生活》(《民国丛书》第5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47年,第83页。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责任编辑:杨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