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北方微小民族鄂伦春族的文化人类学者、内蒙古社科院研究员白兰在中国“国际母语日”活动中谈保护鄂伦春语言。这个人口总数约8000的民族所使用鄂伦春语处于濒危状态,这种语言是中国古代东北民族史的“活化石”,完整记录了该地区远古以来的狩猎文化。 中新社发 刘舒凌 摄
中新社呼伦贝尔6月20日电 题:挽救中国少数民族历史的“活化石”——文化人类学者白兰说鄂伦春语
中新社记者 刘舒凌
“小时候,我被奶奶接到老家,猎人们来和爷爷聊天,小孩在他们比比划划中就学习了鄂伦春语和本民族的文化;现在,老人们一个个离开,狩猎渐成历史,青少年不仅不能说鄂伦春语,听懂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忧心忡忡的说话者是中国北方微小民族鄂伦春族文化人类学者白兰,这位内蒙古社科院研究员在中国东北边陲对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文化进行田野调查近30年。
白兰在此间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无论鄂伦春人、语言学家或社会公众,都不愿看到鄂伦春语的濒危性的出现;这个人口总数约8000的民族,只有老人还用鄂伦春语作日常交际,一部分中年人兼顾使用鄂伦春语和汉语,有的青少年甚至一点也听不懂本族语言。
而鄂伦春语,在关注中国古代东北民族史的学者眼中就是“活化石”。鄂伦春人18世纪进入兴安岭深山密林之前,已在周边茫茫林海中历经长久游猎生活,创造兽皮文化、桦皮文化和萨满教文化。白兰说,鄂伦春语完整记录了中国东北地区狩猎文化,其中表现狩猎、捕鱼和树木花草、飞禽走兽的词汇生动而独特。
这一狩猎民族相信“万物有灵”,相信森林距离天堂最近;以很少的人口、不乱打乱猎的规矩、不乱砍乱伐的习惯,形成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态智慧,守护美丽富饶的兴安岭。
上世纪90年代,中国为保护生态在兴安岭地区禁猎、禁伐,引导鄂伦春等民族转向农耕。白兰说,狩猎文化正不露痕迹地消失在森林里。“没有猎枪,甚至没有猎狗,生活中几乎不穿"苏恩"(狍皮袍和鹿皮袍),狍子肉、飞龙肉也几乎见不到了,听"英雄格帕欠"故事的人少了,篝火冲天中萨满的咚咚鼓声,或旋转顿足的激情舞蹈远去了。”
进入了城镇文明,白兰告诉记者,鄂伦春语言却没有大楼、邮电局、火车、地球这样的基本词汇,保持语言与语言环境的相适性是新课题。
“在某种程度上走进博物馆”的可怕前景是否会临近,让白兰和本民族的知识分子焦虑不已。她和同伴盼望着转机出现,就像近邻鄂温克族所做的一样。同样走出大山的民族鄂温克与蒙古等兄弟民族接触更多更密,但多数人善讲鄂温克语,白兰更是眼看着他们重新穿起四五百年前的传统服装,展示独特的渔猎文化。
鄂温克人创造惊奇,其中关键是族人积极认真地将本族语使用起来。白兰说,恰恰是在缺少林业农业条件的定居地上,鄂温克人被旅游热唤醒对文化的关注,学习使用鄂温克语。鄂温克族女歌手乌日娜组建“五彩传说”草原儿童合唱团,带领五个部族的孩子穿上妈妈缝制的民族服装、在中国各地用母语骄傲地演唱祖辈传承的歌曲,台湾蒙古族女诗人席慕容听过后连连感叹“太美了”。
白兰和本族知识分子期望抓住类似的机会,引起族人对于文化的关心。同时,她构想着推动政府在生养鄂伦春人的土地上建立保护区,让这个狩猎民族再与森林融为一体,让鄂伦春语在某种程度上回到原先环境中去,以20年到50年的时间累积民族长远发展的力量。
她说,鄂伦春族狩猎文化是森林和兴安岭的杰作,这些历经磨难的传统,是不可替代的历史线索,它使我们听见尘封时光的低语,审视着今天人类的得失。
(责任编辑:张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