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脚村村民坐拥数百亩良田却不能耕种,只能眼睁睁看着秧苗被拿来喂鱼。摄影:黄栋林 |
由于半年没收入,住在破屋里的蔡庭踪一家只能靠红薯充饥。摄影:黄栋林 |
七百亩良田被逼抛荒半年,村民抬谷芽走进信访局
广东陆丰市河西镇山脚村小组新一轮土地调整受阻,700亩良田九成抛荒半年
南方农村报讯:6月17日,一场“龙舟水”刚刚过去,广东省陆丰市河西镇还被低低的乌云笼罩着。远眺该镇山脚村山脚村小组的农田,一片绿油油的地块似乎充满生机;而走近一看,才发现满目绿色并不是成片的水稻,而是吸饱雨水的杂草。“草地”旁边是一块块秧田,里面的水稻秧苗已经抽穗,却没有一棵插到稻田中。秧苗“熟透”后结出的稻穗,不少被村民割下喂鱼。
插秧季节早已过去,山脚村小组村民却将数百亩良田白白撂荒,其中有何隐情?6月17日,南方农村报记者前往山脚村小组一探究竟。
昨日还田而今讨地
山脚村小组是一个规模颇大的村落,村民约2600人,农田约700亩。村民告诉记者,始于去年的分田动议是农田遭撂荒的根本原因。而这次土地调整距离上次仅仅过去了不到7年。
村民蔡国妹还记得,山脚村小组的上一次分田是在2003年。和当地的许多村庄一样,作为劳动力输出地的山脚村,前往珠三角等地打工经商是不少村民的主要谋生方式。由于当时要交农业税,外出村民急于摆脱土地的负担,因此纷纷要求把土地返还集体。
上述原因催生了山脚村小组本世纪的第一次分田行动。由于部分村民主动放弃承包权,因此这次土地调整抛弃了按人头均分的原则,而是以抓阄认领方式,将全村土地分给愿意继续种田的农户。在这场分田活动中,村民蔡国妹一家分到了3亩,而蔡景波三兄弟分到了5.9亩,同村的蔡长雄干脆向村里“要”了8亩。
“估计有三成的村民当时根本就没有想要农田。”蔡国妹说。不过几年之后,曾经主动放弃承包权的村民们又突然对土地“珍惜”起来。
而在河西镇委柯书记的印象中,2003年土地调整时主动放弃承包权而“失地”的农民已经达到该村村民总数的六成,这个数字让他感到“很惊讶”。
2009年,7年前没有分到田地的村民开始向河西镇领导反映,要求重新分田。“免征农业税,种粮有补贴,加之外面打工不好赚钱了,便想回家耕田。”对于这部分村民变卦的原因,蔡国妹分析道。
于是,2010年2月,新一轮土地调整随之启动。山脚村小组被细分成24个小组,每个小组约15户120人,组长由村委会和村小组任命。每个组长领到由山脚村委会制定的土地安排表,上面有详细亩数、范围,组长们只需按照表格将承包土地进行分配就可以了。
土地分配表注明此次调整的有效期为15年(2010年1月20日至2024年12月20日),在此期间“不允许出卖、基建及开(挖)池(塘)等”。
外迁村民回村分田
随后,24个分田小组组长们凑在一起将各自手中的表格加以对照,却发现村委会的土地分配表和分地名单有“大问题”。
有人发现,每张表格中待分土地约为30亩,24张合计约800亩。在村民印象中,村里明明有至少900亩地,这意味着100多亩地在此次土地调整中“不翼而飞”。几名分田组长通过核对,发现村里有几块地没有列入此次分田的范围,合计100多亩,数目刚好和分田表格的“缺口”亩数吻合。
此时,村里传言四起。有人称这100多亩“计划外”土地将转为宅基地,由山脚村委会以每亩1万元的价格对外出售。山脚村委会和山脚村小组干部告诉前来询问的村民,这些地将留作“灵活用地”。
另外,村民发现分田村民的花名册也有蹊跷。全村只有2600人左右,可名单上却接近3000人,多出的几百人都是户籍已迁出山脚村小组的村民。其中第五分田小组多出3户共37人,第十一小组多出1户共6人。有人怀疑,这些“编外人员”名下的待分田地将被村委会转租。
重重疑云让山脚村小组的土地调整裹足不前。由于调整方案遭到部分村民的坚决抵制,大部分组长不敢贸然分田。
不过,河西镇委柯书记6月18日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村里留用宅基地和确定分田对象都是村民代表自己签名同意的,“尽管和相关法律有些相悖,但镇委、镇政府尊重村民的决定。”
眼看播种育秧季节迫近,“搁浅”的土地调整让村民彷徨无措。2010年3月13日,一群不知秧田该在何处的村民便抬着大包发了芽的谷种来到汕尾市信访局。信访部门希望村民回去先把谷芽播下去,再解决分田问题。于是,村民便把谷芽播到自己之前的承包地上。但一直等到密密麻麻的秧苗开始抽穗,村里的分田活动仍然没有尘埃落定,这些秧苗至今没有“归宿”。
近半年无田可种的日子让村中部分“土里找食”的农民生活一下子陷入困顿。
村民蔡庭踪一家六口人,原有的5亩半土地是他们的衣食之源。每年除留3000斤稻谷做口粮外,另外一半则卖掉变现作为日常花费和子女上学费用。一年下来,纯收入不超过3000元。
现在,上半年即将过去,蔡家仍然颗粒无收。“子女太小,我又不能出门打工。”蔡庭踪告诉记者,在无法种田的几个月里,全家人只能天天喝番薯粥。下学期4个子女的上学学费,成了老蔡目前最头疼的事情。
新老田主纠纷骤起
“也有‘拳头大’(有权有势)的村民开始在老承包地上插秧,但整个村只种了20亩左右。”山脚村小组村民蔡长雄告诉记者。
2010年4月18日,村民蔡兴昌发现一位分田组长准备在原属自家的承包地上插秧,便出面阻止。对方告诉他,按照分田方案,这块地已经不属于蔡兴昌了。于是双方发生争执,蔡被派出所拘留了5天。从此,再没人在原承包地上耕种,村里九成良田撂荒至今。
眼看新一季播种时节即将到来,分田一事仍然毫无动静。而心急如焚的村民最担心的是,倘若全年无收,不知以后日子该如何度过。
河西镇委柯书记向南方农村报记者表示,镇里对山脚村小组分田一事很重视,镇政府为此专门成立了由一名副镇长牵头的工作组,进村督促分田工作。
“我要求工作组每场会议都要有记录,每次决定都要公开。”柯书记翻出一沓文件,转头对南方农村报记者说:“现在反对分田的主要是那些上次(土地调整)得到很多田的村民。”
对于现在仍有大片农田遭弃耕的问题,柯书记称,山脚村经常遭到洪涝灾害,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早稻几乎不种,因为种了也会被水淹掉。“全镇有4、5百亩土地因为受到洪水威胁而不种早稻。”
对于镇里的解释,山脚村小组村民蔡长雄不以为然。他告诉记者,由于水利设施失修,本村农田确实常遭水浸,但农民还是年年在土地上劳作,去年上半年全村800亩土地还曾租给私人老板耕种。“如果不种,还育秧田干什么?”蔡反问道。(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