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人士认为,如何让老百姓更加透彻地了解身边环境的真实现状,而不是被数字弄得云里雾里,让不同版本的环评报告视角距离变得越来越小,调查结果越来越贴近公众的真实感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要有以人为本的理念,更需要实事求是的胆实。
“这就是我们身边的河流吗!清水河变成了红水河、黑水河!”6月5日,饮水思源——2010年贵阳水环境调查市民行动图片展揭幕,观众被图中所展现的污染状况震撼了。
就在当天,《2009贵州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字里行间坚持了一贯的谨慎和平稳。公报称,一年来,全省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水质达标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城市道路交通、区域环境和功能区噪声污染控制取得一定成效,声环境质量基本保持良好等等。
“98条河流中有5条基本失去河流生命,成为企业和城镇的排污沟,13条河流不达标。河流污染的总体态势不容乐观。”相较而言,贵阳市两湖一库环保基金会和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两个民间环保组织共同发起成立的水环境市民调查行动组,在经过3个多月对境内长江、珠江两大水系进行大规模调查形成的《贵阳市水环境调查报告》,似乎更贴近人们的感受。
一个是民间草根组织的调查报告,一个是政府权威部门报告,两个环评报告所呈现的视角距离,让身处其中的公众有些无所适从,有市民甚至戏称:“我们是被环保了吗?”
被污染的河流 从3月22日开始,由志愿者组成的98支调查分队开始对贵阳98条河流的周边生态环境、污染源情况等水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并在各河流设立的检测断面采集水样送交检测。在对82个取水点进行的化学需氧量、氨、氮等18项指标进行检测后,有13个取水点水质不达标,意味着有13条河流污染程度已超过国家限定标准。
在对490个沿河村镇调查发现,90%以上的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直排附近河流,生活垃圾沿河随处倾倒。调查行动负责人黄成德分析,贵阳市是水资源匮乏的城市,大部分河流都修建了不同类别的水坝,自然净化能力减弱,农业面污染已不同程度的影响了人畜饮水安全。
2000年,贵阳市启动了规模宏大的南明河三年变清工程,承诺三年内使这条市民母亲河水变清、岸变绿、景变美。综合整治工程总计47个项目,总投资30.82亿元。
而时至今日,南明河常常会出现一夜“变色”的情形。仅今年3月和4月,当地媒体就分别以《一段南明河变成“黑龙江”》《南明河污水“瀑布”直排河》为题予以报道。
而在资深环保人士黄成德看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关键是污染源头没治理好,除了企业和城市生活污染,农村生活污染愈发突出。据黄成德分析,贵阳市尚未建设村镇一级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基本直排附近河流;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严重缺乏,沿河两岸村寨居民环保意识淡薄,养成往河道里倾倒垃圾的习惯;绝大部分乡镇一级政府和村委会无法及时清运垃圾,大量垃圾倾倒在河道里或就近露天堆放;由于垃圾填埋场数量严重不足,每日产生的数千吨垃圾无法得到有效及时处理。
城市离“宁静”有多远 在广州铁路公安部门工作的杨先生日前携家人到贵阳探亲旅游,下榻于中心城区一家星级酒店。阔别贵阳多年的杨先生却因彻夜不停的汽车喇叭声夜夜失眠了。他有些纳闷:这个定位为天蓝、水清、地绿、宁静的休闲旅游城市怎么会这般吵闹呢?
而曾在市中心区办公,因不堪噪声污染选择搬离的王先生,最近为能找到一处安静的办公环境而犯难。他告诉记者,在贵阳,无论白天还是夜晚,不管是穿行于市内大街小巷,亦或是身处家中,总有喇叭声或其它高分贝的噪声相伴左右,即便是每年高考日专门下发了“禁噪令”,“宁静”似乎仍很遥远。
来自贵阳市一位政协委员的提案对市内噪声污染现象有详尽的描述。他在提案中写到,“贵阳的司机,是特别地喜欢按喇叭的。车堵了,他要叫;走得慢了,他要叫;道路畅通,车行如飞,他也要叫;甚至,上了人行道,他也会理直气壮地叫,而且喇叭一叫起来往往是气冲牛斗、怒不可遏、长鸣不断。”
这位委员在提案中指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这种严重超标的汽车噪音,将有碍贵阳旅游城市建设进程。政府一定要重视这项民生工程。
直面治污症结 黄成德告诉记者,他们对贵阳市重要水源凯伦河调查时发现,5家煤矿长期向凯伦河排放煤矿废水,不仅造成沿河两岸近千亩良田无法灌溉,还直接影响数十万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凯伦河由清水河变成“小黄河”已经十几年,沿岸农民对政府治理能力已失去信心。
让黄成德感到尴尬的是,若要查找水资源利用、保护的数据,需找4个行政部门,得到的数据却相互矛盾。而在对城市用水需求和节约用水调查时,发现竟然有两家“市节水办公室”同时存在,所提供的两组不同数据让人大伤脑筋。居然没有哪个部门知道河流的“家底”。“水资源分割管理体制下的"多龙治水"最终造成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污,管治污的不管回用,部门与部门之间形成相互制约,最终让那些污染者钻了空子。”黄说。
观察人士认为,如何让老百姓更加透彻地了解身边环境的真实现状,而不是被数字弄得云里雾里,让不同版本的环评报告视角距离变得越来越小,调查结果越来越贴近公众的真实感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要有以人为本的理念,更需要实事求是的胆实。
(责任编辑: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