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河姆渡遗址发掘亲历者:陶猪和当年一模一样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6月24日10:13
  “鸟形象牙圆雕看上去像一把匕首,它不仅仅是装饰品,还是当时部落首领的专属用品,相当于后来的尚方宝剑。”

  站在鸟形象牙圆雕旁边,章家甫说起了当初从考古专家那里听来的段子。宁波博物馆国宝展厅的讲解员们听得愣了,而一旁的宁波市文保所老所长林士民先生则频频点头。

  昨天下午,上世纪70年代参加河姆渡遗址挖掘的7位村民和一位文保专家,在宁波博物馆国宝展厅,与陶猪、鸟形象牙圆雕等当年河姆渡遗址挖掘出的宝贝重聚。

  “这么多年过去了,它们和当年一模一样!”73岁的余姚河姆渡镇芦山寺村冯家富老人指着陶猪,兴奋不已。

  冯家富记得,当初专家们挖出了一个泥疙瘩,到水里一洗,一个陶猪就出来了。

  同为余姚河姆渡镇芦山寺村村民的章家甫说:“当时我们还挖出了一堆稻谷遗存,粗略估算了一下,大概有快两万斤稻谷呢。”

  “两万斤啊!真厉害!”讲解员们又是一阵惊叹。

  76岁的林士民老先生全程参与了河姆渡遗址的挖掘。

  他记得,挖掘工作共分为两次:一次是1973年,一次是1977年。

  1973年第一次挖掘的时候,很多国内的老专家不相信——7000年前的长江流域怎么可能有如此发达的氏族社会?第二次发掘时,专家们彻底折服了,纷纷赶了过来。

  “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的人已能人工培植稻谷,能用石头工具造出30多米长的榫卯结构干栏式建筑,能用鲨鱼牙齿在象牙上雕出精美的装饰品了。”

  林士民记得,当时不少专家看了象牙雕刻后,都不相信这是新石器时代的作品,如果不是看着它们出土,这些专家一直断定这是商朝或者战国的东西。

  林老自豪地说,当初半坡、仰韶的发掘,让大家觉得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而河姆渡遗址的发掘,则彻底推翻了“黄河一源论”,证明长江、黄河都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最后,8位老人和“老朋友们”一起合影留念。

  本报通讯员 任楠楠 本报见习记者 周艳 龚振岳 (来源: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