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炒作让高考竞赛红极一时 “状元保密”能走多远

来源:汉网-武汉晨报
2010年06月28日09:35

  广东履行去年是“最后一次公布”高考状元的承诺,今年不公布。此举引起社会各界热议。而媒体记者们依然通过各种渠道,最终得到一些疑似状元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叶传龙(市民):对状元的炒作,更多是学校、商家多方利益驱使,反映了教育的浮躁和功利,其负面影响很明显。每宣传一次状元,就是对那些高考失利者的一次打击和伤害。热捧了一两个,伤害了千万个。这类事情上,孜孜“添柴”远莫如断然“抽薪”。

  胜出经验恐难复制

  楚歌(公司职员):高考状元年年遭热捧,这其中有对高分者的羡慕,也有对“状元”学习经验的盲目信赖。其实,由于各种偶然性因素和考生心理素质等影响,高考状元往往不是平时学习最拔尖的那一个。家长若想让孩子求得真经,更应将目光投向整个高分群体,从中总结出一个较普遍的规律,而不是盯着“状元”一个人不放。

  给应试教育降温

  王文武(媒体人):学校利益之争、舆论的故意炒作,让高考状元成了名噪一时的公众人物。但喧哗过后,这些“高考明星”会一下从“天上”掉到“地上”。这是每年高考过后“状元崇拜”的必然规律,而这样的经历,对一些心智还不成熟的考生来说,未必是件好事。此外,对高考状元的追逐,也让一些学校继续深陷应试教育的泥沼,只为高分而教育,学生的品德、修养、生存能力、自立能力等关系人生质量的东西几被打入冷宫。

  雷汉玲(自由职业):公布高考状元对学校、家长和考生都有好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虽然经验不能复制,但从高考状元身上还是可以取得可供借鉴的学习和应试方法,这在以分数为指挥棒的高考制度面前还是利大于弊。从中也能看出学校的教育实力,这对即将选择高中的家长有帮助。

  张树忠(市民):公布状元是一种激励机制。人人争相考状元,一定程度上确定了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不然你向谁看齐去?

  郭杨阳(学生):作为国家级的、万众瞩目的一次选拔过程,处于最顶端的胜出者就应该以“知情”的形式被公布出来。这种及时准确的公布也避免了媒体、民间的一些妄自猜测,相关教辅、广告的作假冒充。最主要的,将高分考生的排名公之于众,也有利于他们在填报志愿时做出正确选择。要知道,这些孩子一旦因为不清楚排名填错志愿,以致与心仪的高校失之交臂,对个人带来的影响也是无法承受的。

  蔡毅(市民):教育部门不公布,但炒作依然火热,而且广东一些区县和清华北大也在“顶风”重奖状元。这说明,要想炒作高考状元的风气降温,仅用行政手段保密很难达到。这需要从根本上改革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与高校选拔人才的标准和方式。否则,炒作高考状元的风气和动机难以从根本上遏制。

  多说一句——不公布制止不了炒作。

(责任编辑:news6)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