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加盟连锁农场”越走越通
■观察记者(见习) 施 娜
在观察记者的采访中,多位专家提到“在浙江省的农业标准化推进工作中,作为全省外向型农业的先进县市,慈溪做得非常不错,每年蔬菜出口量超过30万吨,年出口额8000多万美元。慈溪的土地流转率在全国是最高的”。据了解,慈溪去年还建立了省内首个县级土地流转网络服务平台,使得土地流转信息的对接变得更为便利,2009年全年新增农业土地规模经营面积0.7万亩,累计达到32.3万亩。为此,观察记者走访了慈溪市,在该市农业局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该市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海通集团。
2010年1月,在浙江省工商系统促进订单农业发展会议上,海通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荣获 “十佳订单农业龙头企业”。说起这个荣誉,海通集团的小邬一脸兴奋,“这是对我们公司多年来努力发展农户数量、大规模收购农产品以及促进土地流转工作的肯定。”
海通的前身是慈溪市冷冻厂,成立于1985年,以补偿贸易的形式做蔬菜加工的业务起家。1986年,为了拓展业务,时任厂长的陈龙海第一次去广交会,因为工厂规模太小而被拒之于千里之外。在吃了闭门羹以后,陈龙海去了日本,决心寻求更大的商机。在这一趟日本之行中,陈龙海看到了农产品加工的丰厚利润,想到中国是农业大国,如果加工农产品出口到日本,这将是很大的一块“蛋糕”。于是,陈龙海回国后当机立断确定了企业经营发展的思路:坚定不移地探索农业产业化道路,延长农业产业链,以龙头企业去引导组织基地生产和农户经营,在产业化经营中把企业做大做强。
1989年,海通取得了自营进出口权;2000年,海通改组设立了海通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海通在上海挂牌上市;2004年,海通成功吸引了德国DEG公司的投资。这是德国DEG公司首次参股到中国民营企业,也是当时农业板块中惟一一家具有外资股东背景的中外合资企业。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国内出现了“三鹿奶粉事件”。在金融危机和食品安全危机的双重压力下,海通的处境格外的艰难:一方面国际上对“中国制造”提出了疑问,造成原本的业务发展势头减缓;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生产成本(如劳动力、原料、能源价格)上升,美元贬值等因素使得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面对危机,海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精耕细作”原有业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大步加快国内市场的开拓,塑造国内产品品牌;同时积极加强“内功修炼”,工艺创新,节能降耗,推广工业工程,QC管理等措施切实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历经20多年的风风雨雨,海通不断探索创新,不断发展壮大。如今的海通已是拥有一家核心企业,九家控股公司和多家松散型企业的国家中型企业,跻身“全国500家最大食品制造企业”,先后获得了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企业、“十五”第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全国优秀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宁波市百家重点企业等称号。目前,海通拥有速冻蔬菜、脱水蔬菜、果蔬罐头、浓缩果汁、调理果蔬、保鲜蔬菜、腌渍果蔬等七大类二百多个品种的“卡依之”系列食品,畅销日本、美国等国家,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了一定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谈起成功的秘诀,陈龙海说:“海通没有秘诀,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靠所谓的秘诀,是做不成大事的。如果真要说成功的秘诀,那就是‘思维创新’,它是企业实现规模发展的必由之路,海通集团的每一个进步,每一个发展,每一次胜利,都是思维创新的结果!”
曾经的知青岁月,历练了陈龙海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培养了他与农民兄弟的深厚情谊。“要使农民富起来,你给他钱,千家万户,根本顾不过来,所以我们能做的,就只能是帮助他们掌握发家致富的本领,把握时事变化产生的每一个契机。” 为此,陈龙海提出“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企业宗旨,把发展引导农民走产业化道路作为企业的职责。
“慈溪地少,农民要致富,必须走农业集约化、组织化、机械化之路。” 2007年,海通推行了加盟农场(即农业种植大户在其承包土地上,根据公司要求和指定进行农业生产种植,公司给予相应报酬),解决了农民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加盟连锁农场”之一的慈溪“涌森”农场负责人高兴地说:“加盟后,对农场而言,既有技术指导,又有销售保障,种地变得‘稳赚’了。”这种新型农场,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近几年,海通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产业优势的同时,把农业生产基地拓展到了山东、安徽、河南、江苏、江西、福建等地,带动了当地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推动了当地的农业标准化发展。二十年多来,海通致力于生产基地的发展,目前公司基地面积已经发展到10多万亩,种植种类涵括了毛豆、甜玉米、青刀豆、菜芯、包心菜、草莓、青花菜、胡萝卜等几十个蔬菜品种,年出口量在4万吨以上,出口额达到了4亿元人民币。
农业是靠天吃饭的,受气候雨水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海通采用“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培训、统一用药、统一收购”的标准化生产形式,为每个生产基地配备了一名植保员,指导农户的田间作业、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化肥、农药的使用管理等农业生产活动。2009年7月,海通联合农村服务龙头(市供销社)、种植大户成立了慈溪市第一家以蔬菜种植为主、面向出口创汇蔬菜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立足海通集团加盟农场,面向慈溪市种植大户、规模农场,推行机械化耕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缓解了农业劳动力结构性、季节性的短缺问题,做到了农业“减工增效”。
安全—人们对食品的第一追求。在经历了“三鹿奶粉”等事件后,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海通秉承“致力于人类健康食品”的企业宗旨,在基地发展的过程中先后建立健全了“基地管理体系”、“农残控制体系”、“TBS(即农药管理追溯系统)田间追溯体系”等多个体系和各种种植操作规程,实现了从基地选择建立到原料进厂一整套的严格管理程序。目前,海通已通过了ISO9001:2000、ISO22000、ISO14001三体系认证,同时还进行了有机食品、绿色食品、AIB、BRC、QS、GAP等多项资质认证,建立了一套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生产追踪控制体系:从冷库内随便拿出一箱产品,在产品的包装和外箱上都有TBS标识,根据上面的TBS代码可以寻找到这个产品的种植地、农场主、品种、播种期、采收期、农药肥料的施用种类与时间等信息。
“从源头抓质量的做法,可以让我们公司的产品越走越远。大环境我们改变不了,但我们要学会变通,人不能因为下雨就不出门,但可以在雨天撑把伞出门。做企业也是这样,要分析清楚当时的形势,冷静地面对困难,正确估量自身,然后找到一个创新的切入点。”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海通抓住了每一次发展机遇,努力发展农业现代化,海通的路也越走越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