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市政府副秘书长侯玉兰、北京市民政局局长吴世民等陪同下,来到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亲切看望了在院生活的老人,并对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调研。
李立国部长一行刚到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就与阳光大厅里正在排练合唱节目的老人们热情交流起来,他鼓励老人们越唱越好,生活开心。随后,李立国听取了一福院的情况介绍,并参观了业务咨询室,了解了入住收费标准。李立国还参观了老年人书画室,李立国看到一位老人创作的北海写生,赞赏道:“这幅画不仅是心血之作,更是艺术品!”走出书画室,李立国一行来到了休闲中厅,仔细观看了老人们的每日食谱,对老人们每日早餐、中餐、晚餐的荤素搭配表示满意。在医疗区,李立国看望了正在接受康复理疗的老人们,并祝他们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在座谈会上,李立国部长等首先观看了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专题片。随后,吴世民介绍了北京市老年福利事业的发展情况。2009年底,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226.6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8.2%。常住老年人口263.3万人,占总人口的15%。预计到2020年全市常住老年人口将达到400万人,占总人口的20%。老年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形势十分严峻。近年来,北京市紧紧围绕“9064”养老发展目标,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惠老助老政策,基本形成了具有首都特色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主要内容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为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2009年10月北京市出台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政策”。一是建立万名“孝星”评选表彰制度。二是建立居家养老(助残)券服务制度和百岁老人补助医疗制度。三是建立城乡社区(村)养老(助残)餐桌。四是建立城乡社区(村)托老(残)所。五是招聘居家服务养老(助残)员。六是配备养老(助残)无障碍服务车。七是开展养老(助残)精神关怀服务。八是实施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九是有计划地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残疾人)配备“小帮手”电子服务器。此外,市政府将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去年完成1.5万张养老床位建设基础上,决定今年再建1.5万张床位。截至目前,已新增床位6014张,全市养老服务机构达到386家,养老床位达到61823张。
针对下一步老年福利服务工作发展需要,吴世民表示,北京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大力开展万名“孝星”和千个敬老先进单位宣传表彰活动。各级政府在“孝星”推荐评选过程中,动员社会方方面面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开展宣传工作。重阳节期间,召开全市表彰大会,对万名“孝星”人选和千个敬老先进单位进行表彰;深入调研当前养老(助残)餐桌和托老(残)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出台管理规范和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签约服务商管理工作;大力加强老年人精神关怀服务,搭建一个平台(“96156”精神关怀服务热线),成立一个协会(北京市老年人身心健康关爱协会),建立市、区(县)、街(乡镇)、居(村)四级老年人身心健康关爱服务网络,培育专业心理咨询、志愿者、养老(助残)员三支服务队伍;贯彻落实“在全市各街道(乡镇、地区办事处)聘用5至7名养老(助残)员,每个城乡社区(村)至少聘用1名,高龄独居老年人和重度残疾人较多的城乡社区(村)可按30:1的比例增聘”的要求,继续招聘居家养老(助残)员;抓紧完成测试试用工作,切实解决测试中发现的问题,有序做好“小帮手”电子服务器的配备工作;科学编制“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围绕建设世界城市目标,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采取开门编规划,通过报刊、网络、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科学编制《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着力构建养老保障、养老服务、老龄工作三个体系,把老龄事业发展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中。
李立国部长在听取相关介绍后,首先对北京推出的“大民政”理念表示肯定,对北京老龄事业发展成效表示赞赏。他表示,近几年是北京市民政工作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出台惠民政策最多的时期,是民政工作职能作用发挥最充分的时期。李学举部长曾经用“高标准定位民政工作,高水平提升民政服务,高速度发展民政事业”评价过北京市的民政工作。去年,回良玉副总理又专门作过批示:北京市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助老助残和慈善事业等方面实现了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全市的公共财政不断向改善民生方面倾斜的同时,吸引和扩大社会力量参与民政的社会服务,推动了民政理念和模式的创新,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了社会和谐和稳定,其成效和社会反响很好。我为北京民政改革发展的成绩而倍感振奋。
李立国在讲话中,对北京市的民政工作发展提出了四点希望:
一是希望北京市按照刘淇书记、郭金龙市长的要求,继续推进“大民政”建设,引领全国民政工作创新发展。近年来,北京市高度重视民政工作。刘淇书记多次在大会上强调,要牢固树立“大民政”理念,实施大民政实践。郭金龙市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大民政”理念,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王安顺副书记、丁向阳副市长等领导对“大民政”给予指导。希望北京市各级民政部门紧紧抓住这个难得机遇,按照刘淇书记、郭金龙市长等领导的要求,继续巩固大民政建设成果,加强大民政理论研究,不断丰富大民政内涵,努力使大民政理念上升为一种科学的、系统的理论体系。
二是希望北京市继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为全国民政系统做出表率。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民政部门的首要任务,是民政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在生活、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需要进一步完善民政领域的民生保障制度,切实发挥民政部门在民生保障的兜底功能、基础作用。
三是希望北京市在社会建设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民政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基础作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深入推进,既对民政部门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要求,也为民政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希望抓住机遇,紧紧围绕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历史任务,切实发挥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
四是希望北京出台更多的惠民政策,在建立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方面发挥引领作用。社会福利事业是民政部门保障民生、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方面。北京作为发达地区和特大型、国际化都市,有必要、也有条件在社会福利服务领域探索出新的路子。现阶段发展社会福利服务事业,关键是探索建立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满足人们群众需求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
李立国希望北京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续写首都“大民生、大保障、大民政”新篇章,为全国民政事业创新发展探索路径、提供经验、展示前景。调研期间,李立国部长一行与刘淇书记、郭金龙市长、王安顺副书记、丁向阳副市长等北京市领导深入交换了发展首都民政事业的意见。
(责任编辑:肖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