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宣讲家《第一时评》

北京水荒日益严峻 “调水”路在何方?

来源:搜狐网
2010年07月02日11:13

    主持人:胡鑫

  嘉宾:中国水科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严登华

  胡鑫:第一时间,共评时政,各位好!欢迎收看《第一时评》,我是主持人胡鑫。在节目开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组数据统计:中国是世界上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为222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印度的1/9,加拿大的1/48。在我们中国600多个城市中就有400多个城市缺水,110个城市严重缺水。而北京市人均占有水量不足300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甚至低于约旦和以色列的水平。但北京的人均耗水量却是世界平均耗水量的4倍,日本的80倍。对水资源极度紧缺的首都来说,北京已经历了连续11年干旱的困境。如何维持这座超级大都市的日常运作,保证大规模城市的发展?在水资源的问题上,城市与城市之间怎样进行合作、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今天请到演播室的嘉宾是中国水科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严登华先生,让我们共同来关注水资源背后的问题。严教授,您好!

  严登华:你好!

  胡鑫:我有很多朋友,都是北京的市民,他们从不觉得北京缺水。但从目前来看,北京的供水形势的确非常紧张,整个北京的具体供水情况怎么样?

  严登华:北京供水情况大致分为两块,一块是本地的水资源,另外一块是入境的水资源。对于北京来说,本地水资源和入境水资源量都呈现降低的趋势。本地水资源主要是靠降水,入境水资源靠水库进行调节。比如在50、60年代的时候,北京入境水量差不多20多亿立方米,到90年代以后只剩下3个亿的水,入境水量减少量非常大,本地水资源量也存在减少的趋势。从1956年到2000年,整个华北地区的降水量减少了4%,北京降雨减少趋势跟这个差不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水资源量呈现衰减的趋势。再一点,我们都知道,北京坐落在海河流域,海河流域1956年到2000年之间地面水资源量衰减了41%,衰减非常大。

  另外,从需水情况来看,随着北京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北京在90年代到21世纪之前,水资源呈刚性需求增长。这一段时间,北京实施了非常重大的节水技术的改造,从这个角度来说需水增长的需求得到了一些缓解,但是还是很高,供需不平衡,供水少于需水的形势还是非常严重。北京的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感觉不到缺水,因为整个北京市从周围来说,从流域机构、从国家层面到北京市来看,整体上水资源保障程度都还是很好的,保障系数还是很高的。但是,北京的水资源问题还是很严峻的。去年9月,整个华北地区旱情比较严重,当时北京市库存的水资源量不够北京市几个月的用水量。好在去年有及时的降水,才让我们很平稳地渡过了风险比较大的短缺水的危机。

  胡鑫:您刚才提到入境的水量和本地的水量都在减少。古代的北京有五大水系环绕,水资源非常丰富,为什么到了近代北京会缺水?

  严登华:北京市本身的产水量比较少,但是附近流域的水量比较大。这个地方有这么几个问题:首先,除了一般的降水以外,我们还要考虑到下垫面的条件,耕地、道路、城市建筑、草地这些发生变化以后,导致雨进到河里、地下,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演变机制发生了变化。从整体上来判断1956年到2000年,水资源量减少了41%,降雨只降低了4%,主要是下垫面情况发生了变化,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上游地区新修了水库,水利工程的开发,导致上游的供水和耗水量在增加,上游出境的水量就减少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导致了入境的水量在减少。

  再一点,海河流域,海河流域水利工程控制的水资源量非常大,整个库容占到径流量超过106%—110%之间,天空降下的雨水形成径流都可以蓄在水库里头。上游的耗水量增加以后,导致流进到北京的水减少了,这也是一个亟待的问题。怎么样来保证北京的供水?一方面来说,要做好水库流域的水资源配置,还有南水北调要抓紧开工建设、运行,以缓解北京市缺水的情况。

  胡鑫:您说水库会增加耗水量,不是修建水库是为了更好的供水?为什么还要多耗水?

  严登华:修建水库有几个功能,第一是防洪,海河流域过去曾经是洪水频发的地区,毛主席曾经有一个指示,要根治海河。第二大功能是供水,供农业、工业、生活。再一点是发电,上游新建水库,但水供到上游地区去了,上游地区的供水量一增加,供完以后的水通过蒸发等一系列过程就蒸发了,蒸发以后进入下游的资源量就减少了。

  胡鑫:就像我开头说到的,中国其实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北京的缺水是自然形成的,与我们城市的发展没有多大关系?

  严登华: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从自然原因来说,现在有一个比较热点的词:气候变化。大家对气候变化的感受,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气温变化。其实气候变化也影响水资源,全球气候变化导致降雨的过程发生了变化。现在我们经常说,干旱和洪水发生的频率在增加,局部的干旱和局部的洪水也在增加。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在水库调度的过程中,水资源要更加高效率的利用,也希望水资源年际之间的时间变化不要特别剧烈,这样水资源也才能比较好调度。

  现在,突然洪水下来,干旱下来,洪水如果超过水库的调控的时候,水库要泄走,降低了水资源可利用量,这是一个很大问题。对于干旱来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另外,从人类的活动来讲,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在增加。最近这几年,北京整体需求量增长量基本上变化不大,是节水跟上了。有一些总量控制的方案,节水控水的控制使总体用水量不大,但是基数很大。

  胡鑫:但北京人口增加速度还是很快。

  严登华:人口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总体的盘子增大了,现在要提高效益,减少总量。发展规模增大了,但是用水的效率提高以后,总的用水量才能减少。

  胡鑫:有什么样的措施来减少用水的总量呢?

  严登华:有这么几个措施,第一,对于企业,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间,一定要注意市场准入原则,一些高耗水、低效率的企业就不能进入这个部门,要从源头来控制。第二,从生活用水来说,大家一定要有节水的意识,把水量减下来,整个合起来说,就是建立节水型的社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而这个里面有一些市场的准入,检测、控制、管理等等一系列的事情都在里面。第三,水利工程要做好合理的优化和调度,根据前面做的准则和方法对水利工程进行调度,实施合理调度的方案,使有限的水资源充分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效益和效力。

  胡鑫: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的调度,综合长远的规划。

  严登华: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在过去50、60年代只是一个纯粹工程性的调度。现在的调度除了要考虑经济,还要考虑社会公平性,区际间要公平。讲到社会、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用水量和生态环境用水量要找到一个合理的结合点,你不能把生态环境破坏掉来发展经济。

  胡鑫:连续11年来,北京一直干旱,11年平均降水仅448毫米,降水不足给北京的供水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但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北京已经开始使用留给我们后代的水资源来解燃眉之急,你觉得合理吗?

  严登华:肯定是不合理的。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讲子孙后代的水,主要指的是深层的地下水。现在在北京,对于深层水的开采限制是非常严格的,不在万不得已、保障生命线的情况下,这种水资源是不允许开发的。取而代之的是再生水,污水处理以后再进行深层次的处理,最后再回到社会经济的用耗中来。对于这一块来说,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稍微开采一些深层的地下水。我们经常说子孙后代的水资源,现在的保护措施应该是做得很到位的。比如说过去50、60年代,一些企业为了发展,可以自己开采地下水,现在是不允许的。现在进行水务统一管理的,以前的水利局现在叫水务局,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是不需要担心的。

  胡鑫:目前我们的供水形势还是比较严峻,像河北就采取了退稻还旱的措施。但是河北本身就非常缺水,也比较干旱,从这个情况来看,是不是说明我们的水利调度有问题?

  严登华:像河北、山西,这几年为京津地区水资源保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你刚才说的“退稻还旱”,限制一些企业的发展,我认为其做出了巨大贡献。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认为要注意一个问题,北京也不能老让河北和山西做贡献,现在水资源里面要注意生态的补偿。你要想让山西和河北都将干净、充足的水给北京,北京也应该做出适当的措施或者方案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补偿。对于这一块来说,目前在推进这些事情,比如像整个海河流域,为了保障上下游的公平,不能仅仅为保障京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忽视了山西和河北地区的水资源保障,也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胡鑫:生态补偿有哪些方面?

  严登华:一个是补偿的主体,一个是补偿的客体,还有补偿的方式。对于补偿的主体来说,现在就是这么一个情况,京津地区用水,山西和河北是供水区域,一个是主体,一个是客体。补偿方式有很多方法,第一个比较直接,就是经济补偿,给一些钱。第二是对生态进行一些修复,像现在经常叫“京津防护带”这些事情。还有一些其他的补偿方式,根据不同的需求做一些针对性的调整,比如产业方面。就这几年来说,京津地区对山西和河北的补偿力度不够。

  胡鑫:这样的补偿能达到生态的平衡。

  严登华:生态的平衡,发展的平衡,社会经济的平衡。

  胡鑫:南水北调就是为了保障生态平衡,南水北调从汉江到北京流经大半个中国,沿岸不能开重工业。很多国民不理解为什么要南水北调,您怎么看?

  严登华:从大的形势来判断,南涝北旱还是比较严重的。从上世纪50年代到2000年,海河地表径流量减少了41%。北方地区缺水,又找不到新的水源,京津地区把法子都想尽了,要充分利用雨水、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高强度利用再生水,天津地区海水淡化这些法子都用上了。因为实在没招了,才开始南水北调工程,我认为它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都是很充分的。

  胡鑫:但是海水淡化成本应该很高。

  严登华:海水淡化成本不像过去那样,海水淡化很重要的问题,主要是能量的问题,还有就是其他的影响。过去几十块钱的一方水,现在有的地方做到五六块,在一些发达国家用一些原油、核能的措施,成本只有两、三块钱。当然海水淡化有很多潜在的影响还没有弄清楚。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hiliu)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