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劲松三小:“收藏”文化新解读(组图)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7月02日14:01

劲松三小校长--钟亚利

  [编者按]垂杨柳学区是北京市朝阳区规模较大的一个小学学区。多年来,垂杨柳学区发挥区域教育管理职能,积极为所辖16所小学提供服务与支撑。自《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推进以来,垂杨柳学区准确定位,积极作为,围绕弘“务实、拼搏、创新”的杨柳精神,办“优质、均衡、特色”的杨柳教育目标,在全面规范学校管理的同时,以特色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区域内各校自主发展,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垂杨柳学区从打造校长队伍入手,帮助校长梳理办学理念与目标、途径与方法;学区构建促进学校特色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管理机制,出台垂杨柳学区特色项目建设评估标准,评价要素涉及目标管理、科研课题、师资队伍、过程管理、教学效果、成绩展示六个方面;学区本着全面推进和重点打造相结合的工作思路,积极为学校搭建平台,宣传、展示、梳理和推广学校特色建设成果,影响和带动区域教育整体发展。从而,为“每一所学校都精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走出了一条内涵式发展道路,成为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典范。

  我们分别已经以“垂杨柳中心小学:创建阳光校园”、“劲松第四小学:培育"最好"的我”、“南磨房中心小学:科技教育入佳境”、“沙板庄小学:劳动教育促五育”、“武圣庙小学:小口琴与大文章”为题对垂杨柳学区其中5所学校的特色建设成果进行了专题报道。本期,我们将专题报道垂杨柳学区垡头小学、垡头第二小学、劲松第三小学、松榆里小学、田华小学的办学成果。

  学校特色是客观存在的,它萌生于学校的底蕴,凝结为学校的精华,表露成团队的行为;它是可以感受、可以检测、富有生命力的客观存在。学校特色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文化积淀,但在某些时候却可以通过创意、创造和精心的组织实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得以实现。

参观雷锋收藏展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三小学(以下简称劲松三小)立足于学校的客观实际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挖掘学校周边地域文化的优势和内涵,先后确定了“挖掘与继承,反思与畅想,凝聚与共铸”的工作方向和“促进发展”的办学理念,精心构建起“走进收藏,品味文化”的特色项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收藏”文化,在不断的努力与探索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收藏”文化之源

  收藏是一种文化,是对历史的一种解读。收藏本身涉及到社会、文化、生活、艺术、历史等方方面面,与孩子的成长、做人做事息息相关。将收藏引进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新途径,让孩子们在实践收藏中,认识收藏的价值,了解相关的知识,同时感受社会、历史的变迁,从而更加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热爱科学、陶冶情趣,并由此不断完善自我,全面提升师生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发展、提升教师能力,进而促进学校的发展。

  这是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三小学钟亚利校长构建学校“收藏”文化的初衷,更是她多年来潜心研究教育、把握时代脉搏、汲取传统优秀文化的结果,博大的胸襟、深厚的学术修养、前瞻的眼光和丰富的办学实践,使钟亚利校长能够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体,带领着师生在短时间内构建起学校的“收藏”文化,成为一个特例。

  劲松三小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它与亚洲排名第一的收藏品展示、交易市场——潘家园旧货市场毗邻,因而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具备了很好的进行收藏教育的实践基地。其次,劲松三小不少学生家长在潘家园市场做古玩字画生意,他们不仅懂得古玩字画的鉴赏,而且还熟知许多收藏知识,自然也就成为了学校开展收藏活动的有利资源;再加上学校拥有一直勤奋敬业、师德高尚的教师群体;还有强大的专家队伍,如朝阳区诗书画研究会会长安训生先生、潘家园旧货市场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桂芳女士、朝阳区政协委员收藏专家爱新觉罗?毓岚先生、中国楹联协会名誉会长常江先生、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国宝档案》栏目主持人任志宏先生等,都是学校开展收藏文化和收藏实践活动的专家团,他们引领并指导学校“收藏”文化的构建。显然,劲松三小具备了“人和”这一要素。此外,借助于实施素质教育和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这一“天时”, 劲松三小在短期内构建起“收藏”文化,也就成为必然了。

  结合朝阳区教委2009年学校特色项目建设要求,劲松三小认真分析了学校自身的特色发展优势,决定以研发《走进收藏,品味文化》校本课程为突破口,丰富学校具有收藏文化特色的教育活动内容,以此拉开学校“收藏”文化建设的序幕。探索与实践

  结合“促进发展”的办学理念,劲松三小确定了特色项目的发展总目标:即开展以收藏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挖掘收藏内涵,丰富学校教育活动内容,让学生形成“讲气节、爱学习、尚情趣”的品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开发“收藏文化”校本课程,提高教师研究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并形成以“收藏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教育品牌,提升师生文化素养,整体提升学校文化内涵。

  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总目标,劲松三小还制定了学校特色发展的三年规划,明确每年的发展目标,扎实推进。通过收藏文化校本课程的研发,在师生间开展“走进收藏,品味文化”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和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推进并落实国家三级课程标准,丰厚学校教育活动内容,形成学校“收藏文化”特色氛围和教育品牌。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课程的价值取向已由以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提出了课程内容选择与自然、生活、社会实践相联系,使自然、生活、社会成为课程资源,这意味着课程已不再是一份学科教材,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社会即课程。

小讲解员为朝阳教委吴金龙书记介绍学校收藏活动

  在劲松三小,通过校本课程建设的资源平台、学生参与学习实践的活动平台、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平台和校本课程实施的展示平台等四个平台的搭建,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校本课程建设的资源平台借助周边的社会资源,挖掘适合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学科拓展活动的素材,使之服务于校本课程的建设;学生参与学习实践的活动平台借助周边的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为学生认知社会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平台借助周边的社会资源,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研发,提高教师的课程研究能力,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服务;校本课程实施的展示平台借助周边的社会资源,发挥其功能优势,为学校各种教育研究成果面向社会的展示、交流提供舞台。

  劲松三小“促进发展”的办学理念具有三个维度的内涵。从发展主体上,强调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从发展的内容上,落实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从发展方式上,追求自主、渐进、和谐的科学发展观。他们寻求到社会资源的支持后,充分挖掘整合其中的课程资源,使社会资源课程化,形成校内外共同育人的体系。

  为此,劲松三小明确了一个宗旨,即在社会资源中提取教学实践的课程资源,服务于学校、学生的发展;确立了一个原则,即“围绕学校发展的特色确定课程,围绕学生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项目、设计活动方案,围绕素质教育的核心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发校本课程”。 劲松三小在垂杨柳学区的指导下,与资源单位携手,兼顾学校和社会的课程资源,研发了以“走进收藏,品味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校内外一体化育人体系。

  通过实践研究,劲松三小认为校本课程建设紧紧依托社会资源的研发,将主题教育活动、学科拓展活动及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并形成体系,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收藏文化》校本课程的研发,让孩子们在社会实践和体验中,学习知识,学会交往,学会研究,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突出以校为本,以师生为主体,与新的课程理念相吻合。

  自2008年以来,劲松三小全校师生在研发、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各个班级多次走出校园,走进潘家园旧货市场,师生共同经历了“走进市场,确定主题——搜集资料,拟定方案——开展研究,实施活动——汇报交流,总结评价”的学习过程,并引领学生学习、鉴赏、品味祖国文化瑰宝中的传统文化,使学生体验收藏的乐趣,培养学生收藏的兴趣,进而提升全体师生的文化修养和高雅的品格,有效地将校本课程延伸到了学校之外,让社会真正成为了学习的课堂。

  在环境的建设上,劲松三小注重营造收藏文化氛围,创建收藏特色文化校园。学校精心设计装饰了教学楼的楼层文化环境,一层以收藏知识为主题;二层以梅兰竹菊为主题;三层以笔墨纸砚为主题;四层以琴棋书画为主题。每层还设有开放的活动空间及展览空间,让师生能够近距离地在走进收藏、体验收藏、品味收藏的具体实践活动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博大精深的同时,在做人方面引导学生做到“讲气节、爱学习、尚情趣”。

  为了配合学校校本课程的实施,劲松三小开展了以“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培育儿童收藏兴趣”为主题的系列收藏实践活动。收集藏品、秀藏品、借助广播、手抄报比赛、写收藏感悟、参观、讲座等途径使学生对收藏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了解更多的收藏知识,使校本课程的课外延伸落实得更好。

  提起收藏,大家想到的首先是陶瓷玉器,这对孩子来说有些遥远,但我们通过挖掘收藏文化的内涵,使孩子们认识到收藏的真正意义不只是因其具有艺术性、观赏性,及其自身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祖国源远的传统文化,是对历史的回顾,并凝聚着情感。它可以是价值连城的文物,也可以是一件不值钱的小玩意儿。对于孩子来说,既可以收藏公园门票、游戏卡片,也可以是小时候妈妈给织的一条围巾和掉的乳牙,只要喜欢就是收藏它的充足理由。学生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收藏知识,而不拘泥于教材,不随波逐流,使孩子的个性得以发展。收藏爱好可以伴随孩子们成长,这些“宝贝”将是他们一生中快乐的源泉。劲松三小在挖掘收藏内涵的过程中,了解到了收藏的意义。

团市委书记王少峰询问孩子的收藏爱好

  劲松三小在充分挖掘收藏内涵的同时,在收藏活动的过程中渗透德育,品味教育内涵。如在母亲节即将到来之际,学校开展了“收藏妈妈的爱,感恩母亲节”收藏展,展品的种类五花八门,从小到大的照片、出生时的小脚印、胎毛笔、穿的第一件小衣服、妈妈写的成长日记等,无不蕴含着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母爱,让孩子深刻体会妈妈的爱心,学会感恩;祖国60华诞之际,学校举办收藏展,让学生通过展览感受祖国60年的变化,更加热爱祖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寒假里,学校安排孩子们去收集有“年味儿”的藏品,开学时举办年味藏品展,让孩子们感受祖国传统的年文化;在让学生搜集关于咏梅的诗歌、藏品的同时,让孩子了解到中国人如此的爱梅,不只是为它的美,更是它傲雪盛开的品格……

  收藏活动的开展,丰厚着学生们的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领域。学校先后邀请了著名收藏家爱新觉罗毓岚先生、收藏家董兴喜先生,到校为学生进行收藏知识的讲座;走进潘家园旧货市场,请家长为孩子们讲解各种收藏品的知识;如宣纸、毛笔的种类,如何鉴别玉器,字画的鉴赏等,让学生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从而扩大了教材本身的知识量。

  为了能够让收藏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劲松三小把教育与收藏有机结合,开展了“争做四好少年”的收藏活动,并在潘家园旧货市场举办了以“我们的美好时代”为主题的收藏展。通过展示建国以来不同国家领导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不同时期的题词、教师、学生的奖状,展示了孩子们的成长历程。另外,为了使学生、教师、来宾对精心设计的楼道文化有所了解,学校特意在不同的年级培养了小小解说员,为全校师生及来宾介绍学校楼层文化,并承担学区收藏展的解说任务。多次的解说,让孩子们在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更重要的是把收藏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

  此外,橡皮展、门票展、奥运藏品展也陆续的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好的交流平台,使孩子知道了藏品的多样性、艺术性、文化性。特别是有些孩子可能平时没有什么特长,但是拿出藏品后非常有成就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阶段性成果

  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使劲松三小在不是很长的时间内逐步构建起学校的“收藏”文化,为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对学校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新的解读,他们的实践在基础教育界传递出一个信息:在某些情况下,学校文化可以在不是很长的时间内形成。

  1、劲松三小多次成功举办“收藏”文化教育活动,北京电视台及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2、学校与潘家园旧货市场联手,建立起特色教育基地。

  3、2009年4月22日,劲松三小承办了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暨劲松第三小学“培养儿童收藏兴趣,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特色活动展示,得到与会市区领导、专家的充分认可。

  4、学校研发了“梅兰竹菊”、“笔墨纸砚”、“琴棋书画”三本校本教材。

  5、劲松三小与垂杨柳学区联手在潘家园旧货市场先后举办了三次收藏展。系列的收藏活动和特色文化教育,引导着劲松三小的孩子们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体会,学生们不仅学到很多知识,更可贵的是挖掘了收藏背后的教育意义,培养了他们爱祖国、爱首都、爱朝阳、爱学校、爱他人的情感。

  收藏经历越长,感触就会越深。收藏对事物和人生都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藏物者先藏心,藏心者必藏德。劲松三小的师生把收藏当成一种习惯,不断磨练自己,积累自己,不断学习和提高。通过时间的推移,他们将收藏一颗心情,收藏一种品德,收藏一个境界,收藏一点资本,收藏一片世界。劲松三小“收藏”文化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树立起学校的品牌。

听收藏家董兴喜叔叔讲座


市委副秘书长王翔在鉴赏孩子手中的玉器


孩子们走进潘家园旧货市场


孩子们向外国友人介绍收藏知识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责任编辑:廖恒)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