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今日说法
女儿女婿告爹妈 请你们搬出我的家
《今日说法》报道了北京市昌平区的袁淑华大妈和亲生女儿之间的一场房产纠纷。
袁大妈说:“看到法院传票,我乐了,含着眼泪我乐了。”
北京市昌平区的袁大妈和老伴儿今年都60多岁,前几天,平生第一次接到法院的传票,她说无论如何没想到会被亲生女儿告了。“我没想到被她告上法庭,含着眼泪我乐了,我就觉得可笑又可悲,有这样的孩子。”
袁大妈女儿女婿的诉讼请求,是让父母从他们家里搬出去。
袁大妈和老伴儿有一儿一女,老两口跟女儿女婿共同住在北京郊区的一套148平米的三居室里。
袁大妈告诉记者,这套房子是2002年她和女儿女婿共同出资购买的,目的就是为了共同居住。现在女儿和女婿说房子是他们的,让袁大妈两口子搬出去。
亲生女儿为什么要求父母搬出去呢?
法庭上母女对峙
2010年6月17日这天,袁大妈母女法庭相见。
被告袁大妈问女儿:“就算房本是女婿的名字,但钱我出这么多,你让我腾房?有什么理由让我搬出去?我心里憋气啊。”
原告女儿当庭否认了母亲共同出资购房的说法,她认为是父母霸占了自己和老公的房子。法庭上她这么说:“不要跟我说出资这个字眼儿,我不会去承认。”法官提问她:你理解你父母给你的钱是什么性质的?女儿的回答是:那也是赠与啊。
袁大妈的女儿女婿认为,房本写的是女婿的名字,作为房主所以他们可以要求袁大妈夫妇搬走。
袁大妈说,霸占小两口房子的说法子虚乌有,那套房子确实是她和女儿女婿共同出资购买的,而房产证写着女婿的名字另有原因。
算算买房子的钱吧
那么这套房子到底是怎么来的?
当年袁大妈老两口和未结婚的儿子住在北京东三环一处40多平米的房子里。
2002年,袁大妈的女儿结婚了,袁大妈说,当时女儿女婿租的房子到期,没地方住了,如果女儿女婿再回家居住,5口人实在住不下。于是,袁大妈考虑买一套大一点的房子,袁大妈说:“我说的是一块居住,我跟女婿还说,咱们一块居住时间长了肯定就有点矛盾是不是?忍一忍就过去了,他也点头同意了。”
就这样,2002年袁大妈的女婿贷款购买了位于北京北5环外的一套三居室房子,当时因为全家人只有女婿有工作,要想贷款只能以女婿的名义办,房本自然也就只能写着女婿的名字了。
那么到底各方是如何出资的?
首先是首付款----20万元的首付款女婿家和袁大妈各出10万。
其次,月供----袁大妈说虽然房本写的不是自己的名,但银行的贷款却是她们老两口还的。袁大妈说:“这小两口都没去过银行,没还过贷款,还款存折一直在我这儿。”
袁大妈说,最初他们贷款11万多元,每个月的还款额为1200元。全部是她们老两口的退休金偿还的。并且有存折为证。在这些还贷存折上记者看到,每个月都会存1200元。
终于在2006年提前将房贷还完。为了这套房子,袁大妈前后总共付出了25万多元。但让袁大妈没有想到,房子贷款刚还完了,原本平静的家庭,就出现了问题。
女婿的说法:“没有共同出资协议”
袁大妈的老伴儿说,自从2006年还完房贷后,女婿就开始提出,希望他们搬出去住。“他就这么说,他说房本是我的名字,这个房子是我的,我有分配权。”
袁大妈说,女婿不但突然翻脸,而且还一口咬定,房子是他们小两口的,当初袁大妈出的10万元首付,是赠与他们的。为了验证袁大妈的说法,记者联系到了她的女婿。袁大妈的女婿说:“不是说我们认定父母这是赠与,而是我觉得如果是共同出资,应该有协议,现在是没有协议。”
袁大妈的女婿说,拿不出共同出资的证据,自然就不能证明袁大妈所谓共同出资的说法。
法学专家看家务纠纷
中国政法大学的王涌教授认为女儿女婿的“赠与说”是比较难成立的,主要原因如下:
法律上:赠与是一个法律行为,必须有真实的意思表示,在整个过程中,袁大妈没有明确表示我是赠与。
事实上:从双方实际行为来看,这个房子买到手之后,袁大妈老两口是住在房子里的。那也就是说她真正的意思是要享有这个房子,她出资是要有利益关联的。对于本案当中的袁大妈是用她的养老金买的房子,自己本身也没有房子住,所以这个资金的性质也可以帮助来判断,赠与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结论:王涌教授认为认定为共同购买更加合理。
可能的处理结果:假设袁大妈的诉讼是获胜了,那么这个房产证就会被变更,房产证要是变更之后,女婿要是单独处分的话,这在法律上就不可能了。如果房子卖了取得的价金,根据她的出资,袁大妈也同样享有一定的份额。
袁大妈的感情相对负杂,案件还没有最后的结果,袁大妈对记者说:“如果他们向我道歉,那房子还是他们的。”
王涌教授的建议是一句老话:“亲兄弟明算账。”----家庭内部在购房这样的重大事情上,事先应该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协议,对房子的归属作出明确的认定,是避免纠纷的重要途径。
央视一套7月4日《今日说法》播出“状告亲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