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的资源、资金缺口,正推动地方政府超越既定机制。
“6月初,6月末,住建部2次来上海做调研,主要的议题就是上海保障性住房中经适房、廉租房、公租房的建设落实情况和公积金的运营情况。”上海市房地产经纪人行业协会副会长董佳懋告诉本报。
上海今年年内1200万平方米保障住房建设正在赶工之中。经济总量居前的上海,其建设体制模式曾获得过中央好评。此次住建部二度调研上海,则带了其一直寄望推动的改革:探索公积金进入保障房的建设。
参加住建部调研会议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陈杰告诉本报:“目前来看全国保障房建设在资金上还存在困难,住建部希望有新的领域进行探索,上海拥有较大规模且稳定的住房公积金,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也许真的可行。”
“但是在讨论过程中,发现还是困难重重。上海方面希望在试点之前可以修改住房公积金的相关条例,能够使得试点具有合法性、有法可依。但是条例的修改又面临上层法不明确的困境,即《基本住房保障法》尚未出台。”陈表示。
探索异地拆借公积金
本报从上海公积金管理中心了解到,6月29日,住建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张其光司长一行与上海市建委、公积金管理中心等领导以及上海教育学术界人士展开一次会谈中,张其光对上海住房公积金制度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要进一步探索公积金的使用途径。
目前国内各个地区的住房公积金处于极度不平衡状态,例如上海公积金管理比较合理,但是可利用的闲置资金不多,相反中西部地区公积金比较宽裕,但是相对而言管理不太规范。
当日会议上,不少专家提议建设全国性的公积金平台,以供流动和拆借。
“现在全国公积金整体闲置的额度大概有一两千亿,地区间的公积金量不平衡,如果建立统一的平台,公积金富裕的地方向不足的地方流动。但是难点在于拆借的利息如何结算,这些问题都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陈杰分析说,这牵涉到公积金管理体制的改革。
而进一步的解决涉及到央行、财政部、发改委等各个部门的沟通,房地产业内人士指出这并非住建部一家之事。
在国家层面来说,继续推动保障房的建设势在必行。财政部此前表示,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达到632亿元,比上年增加81.44亿元,增长14.8%。
按照国务院要求,2010年全国将建设各类保障房580万套,财政的拨款只是杯水车薪。
住建部副部长齐骥此前曾公开表示,由于公积金不能跨区域转移,造成了有些省区公积金贷款率已经超过90%,而在一些房地产市场不是特别活跃的地区,公积金的沉淀量却很大,2008年,全国有2000多亿元的资金没有贷出去。
而这两千亿的沉淀,或成为保障房建设的新的资金撬动杠杆。
上海公积金09年净增值22亿
早在2009年10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在优先保证职工提取和个人住房贷款、留足备付准备金的前提下,可将50%以内的住房公积金结余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贷款利率按照五年期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上浮10%执行。
彼时,市场曾有传言,试点城市为30个,基本上一个省一个。
6月,住建部公布的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试点城市减为18个,据陈杰透露,试点城市选择主要与该市住房保障建设的资金缺口、公积金使用闲置情况两个因素密切相关,所以规模相对缩小。
对于上海而言,今年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并不轻,据了解,今年上海计划新开工建设4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800万平方米动迁安置房。
目前,上海还将推进公共租赁房、单位租赁房、人才公寓等租赁住房建设。力争全年新增廉租受益家庭2.1万户,完成3000余户低收入农户危旧房改造和100个村庄改造等市政府项目。
本报从上海公积金管理中心了解,2009年,上海住房公积金归集住房公积金和补充住房公积金合计337.84亿元,同比增长19.59%。至去年年底,上海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和补充住房公积金合计2134.10亿元。
与此同时,上海去年共提取住房公积金和补充住房公积金合计188.78亿元,同比增长15.52%。至去年年底,上海职工累计提取住房公积金和补充住房公积金合计1191.12亿元,净归集资金为942.98亿元。
而公积金也为上海带来一定的收成,上海公积金管理中心数据显示,2009年,上海住房公积金取得各项业务收入39.25亿元。这主要来源于存款利息收入、个贷利息收入和国债利息收入等。抛去17.17亿的各项支出,上海2009年实现了22.08亿增值收益。
这些增值收益,未来或许成为上海保障房建设的一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