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让外国更多的读者喜欢并乐意掏钱购买你的书。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选题对路,书的内容能激起外国读者阅读此书的兴趣和欲望;其次,翻译要过硬,要使读者像阅读他们本国图书时那样明白、随俗,并能带来愉悦;再次,就是图书封面美观以及价格合理。前两条最为重要,与翻译密切相关。
近几年,中国对外出版增长很快,但是中国外文图书在全球图书市场的销售额占市场总额的比例其实还是很低;我们输出图书的品种依然偏重传统的门类,例如中医、国学、功夫、工艺美术、饮食文化等,而真实反映我国改革开放现状的仍然偏少。这种状况,不仅阻碍了世界了解中国,而且由于不能及时听到中国的声音、了解中国的情况,势必会影响中国在世界的话语权。而造成当前中国图书“走出去”的主要瓶颈和障碍就是缺乏优秀的翻译,我们现在多数的外销书恰恰就输在这点上。
外向选题创新能力薄弱 在我国现行出版体制下,出版选题大多是由各专业的作、译者向出版社推荐,经出版社认可后组织出版。就对外出版来讲,从事中译外的译者多是外文系出身,他们研究的是语言转换,而对当今外国读者关注中国哪些方面的信息、喜欢哪些方面的图书未必很熟悉。他们从中国人的思维出发,往往一厢情愿地想向外国读者展现中国的文化,终因视野局限,涉外知识面不广,结果设计的选题与外国读者的需求合不上拍。有个例子正好从另一面证明了这一点,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裘小龙是一个学院派的人物,他在美国文坛很有名,不是凭写学术论文,而是靠写新侦探小说。前几年,他把改革开放后上海的新变化写成英文侦探小说,如《夜幕下的外滩》、《石库门之谜》等,不仅畅销美、欧,还在美国得了奖。他这种针对西方读者的阅读心理、有所创新地介绍中国的图书的成功做法,对于推进“走出去”是非常重要的。
外文翻译质量不过关 前不久,在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第六次会议上,多位资深专家疾呼:翻译“惨不忍睹”,文学社科类图书翻译“大家”难寻。他们指出外销书存在的毛病是:语言质量差,翻译生硬,简单的词汇堆砌,意思走样,甚至出现政治错误;翻译艺术水平不高,受中文思维框架的影响,多是给予字面上对应翻译,外国读者很难接受,达不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还有的专家直言,这样的翻译,自己看起来都觉得很别扭,更不要说让外国人看懂了。
优秀翻译人员缺乏 2008年,我国引进版权的总数为16969种,其中引进图书15776种。减去引进的教材、原版书、图画书和中文繁体书,需要译成中文的估计有1.2万种。以平均每种需一个半译者粗略计算,仅外译中笔译就需译者1.8万人。再看中译外的情况,仅列入国家级各种推广、资助计划的不下300种,再加上外文出版局系统和各部门、各地正常出版的外文图书,总数不会少于3000种,需要译者至少5000人以上。这样算来,不算从事口译的人,仅笔译译者就需要两三万人。我国现在没有职业翻译家,多数译者都是业余从事翻译。面对这么大的翻译需求量,哪里能找到这么多合格的翻译人才来承担?于是廖化作先锋,仿佛只要懂一点外语,凭着字典什么人都可以搞翻译。像这种译者泥沙俱下、既罔顾译德又缺乏翻译质量监管机制、出版社还借口“文责自负”的状况,怎么能保证翻译图书尤其是外销图书的翻译质量呢?
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以上还只是就翻译人才数量的缺口来谈,实际上当今翻译人才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也存在不少问题。它涉及到外语教育和翻译学科的定位,跨文化时代对翻译人才素质的要求,高端翻译人才的培养机制,翻译的报酬和奖励政策,翻译标准和法规的完善,翻译成果知识产权的维护,海内外中译外翻译人才资源的普查与整合,建设和充实对外翻译人才库,开展与海外合作出版中译外出版物等。
综上所述,只有把翻译这一环节抓好、抓实了,翻译界出现人才辈出、选题对路、翻译水平明显提高的可喜局面,制约“走出去”的瓶颈才有可能得到缓解,“走出去”的方针也才可以持久顺畅地贯彻下去。 李景端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责任编辑:徐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