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握时代脉搏的致富带头人--记福建省连江县官坞村党委书记林哲龙 新华网福州7月7日电(记者 涂洪长、来建强)在福建沿海,海带养殖是最为常见的海洋产业之一。福州市连江县筱埕镇官坞村便以“海带第一村”闻名全国。这个村一年可产海带20多万吨,是全国最大的海带养殖基地、加工基地和育苗基地。
官坞村海带养殖有数十年历史,而近年将“官坞海带”品牌在全国打响的却是退伍军人、现任村党委书记林哲龙。
20年前的官坞村靠海少地,渔民人年均收入仅100多元。当地民谣说:“有脚不踏官坞角,有女不嫁官坞男。”1978年,在部队锻炼了4年的年轻小伙子林哲龙退伍回乡,面对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的父老乡亲,下决心要改变村里的贫困面貌。
退伍刚2年,林哲龙就冒着政策风险,组织6名同村青年承包了10多亩海域养殖海带,第二年每人赚了1000多元。“当时,这个收入等于村民人均年收入的近10倍,我们第一次感到商品经济的巨大魅力。”林哲龙说。
1984年,林哲龙被推选为村委会主任。“规模产生效益、大规模才有大效益”,在这种理念引导下,林哲龙把全村原有600多户单打独干的农户重新组合为53个联合体,首创“分工作业、统一管理”模式,合力拓展海带养殖业。 然而,初尝联合甜头的村民很快遭遇到一场严重危机。1988年冬,官坞村的海带苗如常下海,但那个冬天的气温明显比往年高,喜冷的海带苗在温暖的海水中被“闷”烂了根。“村民们把过去几年赚的钱全都投进去了,要是没有收成,全村的人又会返贫。”林哲龙回忆,与村两委干部商议后,为了与时间赛跑,他大胆提议,用飞机从山东空运一批海带苗,分发给村民及时补种。
“空运海带苗从来都没有过,使生产投入增加了近一倍,但全国沿海普遍受"暖冬"影响,海带产量大降,一公斤的海带卖出了两元多的高价,是过去的两倍多,官坞村的海带当年效益顶过去两年。”林哲龙说。
1995年,官坞村以村委会名义,创办了连江县官坞海洋开发有限公司,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当时的村党总支书记林哲龙兼任村办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其他两委干部也分别兼任企业的厂长、车间主任等。公司下设海带育苗场、鲍鱼育苗养殖场、水产品加工厂、海水研究会等经济实体,建立了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集育苗、养殖、加工、开发、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雏形。
20多年来,官坞村的水产养殖规模逐年扩大,由原来的单一养殖品种海带,增加到养殖紫菜、龙须菜、牡蛎、鲍鱼、多宝鱼等20多种。如今,村民人口3350人、外来务工者2000多人的官坞村海带养殖面积达10万亩,年总产值2.5亿元。村办企业70%股份为村民享有,80%的村民家庭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60%在10万元以上。2005年以来,官坞村实施了村民及外来务工者子女享受免费义务教育、村民医保等一揽子福利措施。 林哲龙说,全国有数不清的沿海村落在发展海带养殖,官坞村之所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做强、做大,关键在于紧紧把握住了时代脉搏,在规模化生产、产品深加工、质量保障、科技投入、品牌建设、市场调整等各个环节与时俱进,步子比别人快一步,效益就多一份。他举例说,同样是一公斤的海带,经过加工后,产值就增加了3倍到5倍。过去用来换地瓜饼的海带经过加工后,正式打进国际市场换回了大把的美金。
官坞村在林哲龙的带领下向海而生、靠海而兴,也收获了许多荣誉:2001年村党委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05年这个村荣获“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等荣誉称号,2006年被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授予“全国敬老模范乡村”,2007年被中国科协、财政部授予“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集体,并被福建省列为第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先后当选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林哲龙并未停止自己的思考。他说,随着养殖业的过度发展,海域资源日趋紧张,海洋环境污染的问题也开始凸显,“发展方式转变越来越迫切,农村地区应该提倡向科技含量高、抗灾害能力强、高产、高值、高效、生态安全的产业方式转变。”
(责任编辑:肖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