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综合

山东补齐“短板”托举希望(组图)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7月08日07:53
  (数据来源:山东省发改委)

  制图:宋嵩 蔡华伟
  “登泰山而小天下”,山东似乎从来就有一种高度。

  在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中,山东的高度,体现在对“好与快、质与量、大与强、长与短”之间辩证关系的深刻理解和从容驾驭上。经济由大变强,山东首选“短腿”服务业作为突破口,可谓落子有力,布局从容。

  把“短板”补齐,把“短腿”拉长,促长腿变壮,服务业有望成为撬动山东经济快速发展的最有力杠杆之一。

  【一】

  “如果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的代价会越来越大,发展的空间会越来越小,发展的道路会越走越窄”

  山东发展服务业的紧迫感,记者甫到济南就感受深刻。采访期间,正赶上山东省委中心组读书会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与会同志围绕如何转方式、调结构畅所欲言,纷纷建言重点突破服务业。

  转方式调结构,山东为何从服务业破题?

  “总量看,山东服务业进步不小。2009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1543亿元,全国第三,比2005年增长近一倍。”山东省省长姜大明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单项比,山东服务业差距不小。突出表现为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后劲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2009年,山东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4.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

  从类别看不足: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金融、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从载体看欠缺:布局散乱,缺乏特色,规模小,实力弱,缺乏规模优势和集聚效应。服务业本是高效财源,但在2009年山东省纳税百强企业中,服务业企业仅19户,且多为央企。近年来,国外和省外企业大举进军山东金融、物流、房地产、商贸等领域,山东本地能与其抗衡的服务业企业却少之又少。

  从人才看差距:服务业人才缺乏,智力支撑不足。金融、物流、旅游、外包等高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传统服务业对人才吸引力不强。

  这些不足,有其客观原因。近年来,山东尚处于工业化扩张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工业增幅远高于服务业增幅,加之山东农业增加值较大,决定了服务业在整个三次产业中比重提高较慢。

  更重要的是,资源环境约束倒逼服务业发展。几组数字,表明山东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制约和环境压力有多大:二氧化硫排放量169万吨,全国第一;化学需氧排放量67.9万吨,全国第五;2009年,十大高耗能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84%;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的1/6。

  “山东经济发展正处于重要转型时期,如果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的代价会越来越大,发展的空间会越来越小,发展的道路会越走越窄。”在山东省委九届十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姜异康警示。

  服务业是劳动和智力密集型产业,据测算,单位服务业产值所创造的就业岗位是工业的5倍。同时也是高效财源和地方财政增收的重要渠道。且能耗低、污染少,加快发展服务业,形成的是绿色GDP,正可以作为山东转方式、调结构的有力突破口。

  山东服务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二】

  “80年代,不懂农业不称职;90年代,不懂工业不称职;在转方式、调结构的今天,不懂服务业也是不称职”

  晨起散步,记者发现一个现象:济南的街巷里,很少看到卖早点的店铺和摊位。是市民没有需求?显然不是;是山东人不屑做这类“小事”?的确让人深思。

  在城市里,小小一个早点摊,折射服务大世界。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山东一些地方和部门干部,抓农业和工业驾轻就熟,对服务业却不了解、不重视。

  在观念上,一些干部对服务业的理解模糊不清,还用传统计划经济的观点看待服务业,仅仅把服务业视作公益型、福利型事业。个别干部甚至认为,服务业就是批发零售、餐饮娱乐、旅游休闲等提供“享受”的行业,属于流通消费领域,只实现价值,不生产价值,不创造财富。

  “部分干部在发展方式上,还存在"路径依赖"心理,眼睛只盯着见效快的工业大项目,嫌服务业周期长、见效慢。部分企业存在重生产、轻服务的观念。认识不到位,遑论把服务业摆到战略位置。”山东省发改委主任张超超说。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2009年,山东农业增加值全国第一,工业增加值全国第二,可谓成效显著。领导干部抓招商引资,推动工业发展,形成了一整套成熟模式和固定套路,GDP噌噌往上蹿,效果来得快,政绩看得见。抓服务业呢,难道让领导看创意吗?认识不足,决心不大,办法不多,成效不显。

  “路径依赖”还包含了严重的资源依赖。山东资源丰富,形成以重工业和原材料工业为主导的工业结构,“傻大粗”有余而高精尖不足。山东有全国第一的造纸产量,却要从广东大量购买用山东纸加工的塑料皮笔记本;山东有全国第一的黄金产量,却打造不出自己的黄金首饰品牌。对“不起眼”的服务业,山东“不屑”为,还是不能为?

  从历史文化看,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历来有重农轻商的文化传统。进入上世纪90年代,发展的路向则转为重工轻商,加之官本位文化的影响,山东服务业一直没有大起色。

  以此论断山东服务业,也许有“文化决定论”的偏颇。熟悉山东历史的人都知道,即使在山东省内,文化习俗也非整齐划一,而有东西差异。西部内陆鲁文化仁厚持重,守常内敛而创新不足;东部沿海古齐地,思想活泼开放,重商业重科技,商品经济发达。这种文化差异有力地说明:对服务业,山东非不能为,而是观念转变不够,重视程度不高,措施办法不多。

  “80年代,不懂农业不称职;90年代,不懂工业不称职;在转方式、调结构的今天,不懂服务业也是不称职!”在省委九届十次全会上,姜大明句句敲击着与会者的心。

  【三】

  事实上,山东并不缺乏发展服务业的先进经验,并且很多经验已走在全国前列,只是这些经验尚未形成燎原之势

  记者在寿光市孙集镇三元朱村采访时,浙江省江山市的一个考察团正在这里学习大棚蔬菜种植和营销经验。寿光市委宣传部的同志说,这样的考察团,寿光每天都要接待好几批。

  当山东上下在反躬自省,对照先进省市查找不足时,其自身也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兄弟省市学习取经的对象。事实上,山东并不缺乏发展服务业的先进经验,并且很多经验已走在全国前列,只是这些经验尚未形成燎原之势。

  千难万难不如农业难,而山东农业做到了多项全国第一,且在东部省份中,山东是唯一一个没有以牺牲农业为代价获得发展的地区。山东破解这道难题,理所当然地包含了农业流通领域的大胆尝试。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中国菜篮子”寿光买全国、卖全国的探索,北京等大城市每天能享受如此大量物美价廉的新鲜蔬菜。据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交通物流处处长谭颜铭介绍,去年新启用的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每天交易量1500万公斤,全部建成后一年可交易100亿公斤。他们还将建立农产品价格指数体系,并逐步推行“寿光标准”,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山东邮政的农村物流,怎能有这样一张延伸到“最后一公里”的大网,为千万农民配送农资,送上科技和服务,这个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网络,已经建立了8万多个“三农”服务站,覆盖全省95%以上的建制村。

  制造业,是山东“大象经济”中的“领头象”,多项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的“带头大哥”敏锐地把握制造业将专业化服务外包、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世界趋势,努力改变山东制造业“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格局。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肇始于十多年前的一场“以时间消灭空间”的物流革命,家电巨头海尔怎能以订单信息流带动物流、商流、资金流,实现零库存、零距离、零营运成本,怎能一只手抓住用户需求,另一只手抓住全球供应链,极大地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现代的物流管理,发动机制造巨头潍柴集团怎能应对单月产量突破5万台的复杂流程,怎能运转年销售收入525亿元的庞大的制造“帝国”。

  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让“短腿”变长,“长腿”变壮。山东尝到了这个甜头。

  省会城市济南、海滨城市青岛,依靠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雄厚实力,上演了山东服务业率先发展的“双城记”,2009年两市服务业占比分别达到51%和45.2%。放眼齐鲁,更可看到山东拥有的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山东人均生产总值已超5000美元,产业体系在调整中更加完备,经济支撑能力较强,这是物质基础;服务业总量大,重要城区、园区、企业、项目等载体的培植成效明显,这是产业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心里不虚。

  济南、青岛的今天,会是山东其他城市服务业的明天吗?答案是肯定的,只要用心做。

  【四】

  “对一些事物的认识,山东也许会慢半拍,但是一旦认准了目标,就会勇往直前,没有办不成的事”

  “我们很少提跨越发展,但服务业必须跨越发展。节能减排一靠调整,二靠淘汰,淘汰掉下来的这一块只能靠服务业来补。”姜大明对记者说,“目前的短板,恰是山东的潜力所在,也是未来希望所在。”

  为此,山东省委、省政府在刚出炉的46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见中,明确提出,“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作为考核各地和有关部门的重要指标,努力实现服务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服务业增速高于生产总值增速”。

  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山东确定重点支持十大领域: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批零餐饮、科技信息、商务服务、家庭服务、房地产、文化旅游、社区服务、农村服务。

  “文化产业势必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群说,“省财政将设立10亿元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扶持动漫游戏、影视制作、新闻出版、演艺娱乐等文化产业发展。”

  去年,山东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全运会。在筹办过程中,山东把开展群众性体育、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融入全运会主题,投资43亿元建设城市全民健身工程861项,还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万多个,占全省建制村总数近一半。

  为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山东将以筹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契机,积极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计划到2013年,县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全面达到国家规定的目标。

  “做大做强地方金融企业,有利于充分发挥金融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作用。”济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谭延伟说,“济南是发展金融保险等诸多产业的受益者。省委、省政府也支持济南市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

  为做大服务业集聚发展载体,山东突出抓好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四大载体”建设。据省发改委下属的服务业办公室协调处处长宋文杰介绍,省里重点协调抓好50个服务业重点城区、100个重点服务业园区、100家大型服务业企业、100个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服务业大项目。

  由于天然的资源优势,山东形成与东南沿海其他省市不同的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内”的产业格局。对此,姜大明强调要拉长链条,一头抓研发,一头抓销售,划好“微笑曲线”。

  “山东人的性格,既沉稳持重,又坚韧不拔。”张超超说,“对一些事物的认识,山东也许会慢半拍,但是一旦认准了目标,就会勇往直前,没有办不成的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可以预见,山东的服务业,必将会生机盎然,“青未了”,意方浓,搏正酣!

  (本报记者徐锦庚、叶蓁蓁、刘成友、马跃峰、蒋建科、彭俊采写)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肖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