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部队离开营区、处在“动”中的时间大幅增加。野外驻训时间比过去延长,执行军事演习、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比过去增多,动中抓建基层已成为常态。提高动中抓建的质量,需要有良好的作风作保证。
部队由相对静态转入动态,环境变了,条件变了,任务变了。比如,人员分散不便集中,大块时间难以保证,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任务转换非常频繁,安全问题更加突出,等等。与“静”中抓建相比,“动”中抓建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克服这些不利影响,既要探索“动”中抓建的规律,又要转变“动”中抓建的作风。探索规律大家关注较多,而转变作风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实证明,如果作风不实,那么不仅会影响抓建基层的质量,而且会影响重大任务的完成。
改进方法创新抓。部队走出营区后,部署工作、掌握情况、解决问题、评估成效等,都与在营区内有很大不同。只有敢于创新,才能适应动态的特点,拿出管用的办法。各级应该以“新”制“动”,适应新要求,采用新方法,创造新效益;以“快”制“动”,情况尽早预测,问题尽快解决;以“活”制“动”,能穿插的见缝插针,能分流的小群多路,能压缩的合并进行,努力把“动”中经常性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
因地制宜求实抓。适应任务特点和环境变化,抛弃机械僵化的模式,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克服思维定势,从实际和实效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怎么有效怎么抓,怎么管用怎么办。比如,理论学习变过去的集中组织为分段实施,坚持时间安排的灵活性;思想政治教育变过去单纯的上大课为紧贴任务搞随机教育,坚持务虚与务实的统一。
打破常规简化抓。繁文缛节是高效的大敌,简化简洁是高效的前提。有些常规原本就不合理,有些常规只适用于营区内,不适用于营区外。打破常规,简化程序,减少环节,既是转变作风的体现,更是提高效益的需要。因此,能口头报告的就不必提供书面材料,能当面交代的就不必下发文电,能“一揽子”解决的就不必分门别类,能几句话讲清的就不必长篇大论,必要时还可以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作者单位:73857部队)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