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驻京办,不能仅仅停留在“留”与“撤”,更应着眼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今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北京办事机构管理的意见》,要求撤销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和县一级驻京机构,半年内完成。7月20日,是一个时限,146家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驻京办和436家县级政府驻京办应在这个时限前全部撤销。
坚决撤销驻京办的举措,无疑是正确的。一些驻京办热衷“跑部钱进”、“政府公关”,为地方以及地方官员通过非正常渠道谋求利益开了方便之门,浪费了资源、酝酿了腐败。撤销这些驻京办,对于廓清吏治、肃清风气,确实有益。
然而,围绕撤销驻京办,仍有不同认识。一位地方领导的话颇具代表性:驻京办不可能撤销,因为有现实需要。据媒体调查,因为有这样的抵触情绪和“现实需要”,有些驻京办开始转入“地下”,比如楼下是餐馆,楼上驻京办,虽然不挂牌,“业务”照开展。
源于计划经济的“跑部钱进”体制,使驻京办的存在确有“现实需要”——请客送礼、迎来送往、疏通关系,为地方利益积累资源,包括人脉资源、政策资源和财政资源……对地方来说,这一切都兹事体大,驻京办的功能也不可能轻易放弃。这是驻京办由公开转入地下的最大动力,也是驻京办容易死灰复燃的最大缘由。
可以说,驻京办的恋栈,有着利益的驱动、体制的支撑。
各种资源、各路审批权力集中在京城,地方需要与国家部委建立联系渠道,及时沟通,或是寻找项目,或是申报项目。驻京办只是在现行财政审批制度下,地方利益博弈的一个具体体现。要想办成事儿,要想“钱进”,就得“跑部”。
驻京办对于地方的意义,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凸显出来。
所以,仅有取缔仍远远不够,如果权力和资源过分集中的情况没有改变,如果各地争抢发展资源的矛盾仍然暗流涌动,驻京办的取消就很难达到目的。
对于驻京办,不能仅仅停留在“留”与“撤”的争论上,更应着眼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坚决撤销驻京办,也要思考通过什么形式来实现地方与中央政府的良性互动。
如果有一天,地方发现,涌向京城跑“部”也不会有“钱”进了,资源的分配以更公平更有效率的方式实现了,恐怕没有人叫停,驻京办也会自然消失。作为植根于体制的一种独特的政治生态,要想彻底而有效地撤销驻京办,功夫还在“诗”外,在深化改革的不断努力之中。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