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美俄间谍案体面收场的背后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7月20日11:09
  仅仅10余天时间,美俄间谍案便匆匆收场。7月8日,美俄两国采取了一种灵活的方式迅速处理两国间谍风波:10名俄罗斯间谍嫌犯被遣返俄罗斯,作为交换,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当天也赦免了4名西方间谍。这是1985年以来美俄最大规模的间谍交换,也是冷战后首次。这样的处理方式令两国互留颜面,既不尴尬,也不承认间谍活动,还可降低国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同时保护己方间谍人身及所知情报的安全。

  从此次美俄间谍门事件发生的时机、结案速度以及双方表态可以看出,这一事件的发生并非出于奥巴马及其安全顾问班子的意愿。前一段时间在削减核武器、制裁伊朗等一系列奥巴马外交政策重点议题上,俄罗斯都表现出了非常合作的态度,奥巴马上任以来美俄关系成功得到“重启”。况且,这一突发事件令两国总统非常尴尬,抓捕时机恰逢梅德韦杰夫访美,两国元首正在建立“私人友谊”的当口,对奥巴马而言,没有任何理由用间谍事件来破坏美俄两国关系的良好氛围。对此,美国一高级官员8日仅以抓捕时机“纯属巧合”一笑置之。

  俄国际关系与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安全中心负责人阿尔巴托夫对此事发表评论称,“这实际上是美国人的内部政治斗争,此举旨在打压奥巴马的支持率,并诋毁奥巴马在俄罗斯人眼中的正面形象。”阿尔巴托夫强调,“奥巴马在国内有不少反对派,这些力量存在于美国国家机器和强力部门。”而俄战略评估研究所所长奥兹诺比舍夫则认为,美国国内一直存在一股不愿意看到俄美关系正常化的“传统势力”,这些人反对美俄关系走近、反对美俄最终就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签署新条约,而间谍事件就是这些人一手策划和导演的。此间也有分析指出,美国司法部行动的背后,有“共和党”以及“鹰派分子”的因素。在奥巴马“重启”美俄关系,双方在多边国际格局中合作渐入佳境的时候,美俄如果因间谍事件而闹僵,那奥巴马“无核世界”、“气候变化”、伊朗无核化等一系列外交目标将化为泡影,当然得益最大的就是在野的共和党。随着11月美国中期选举的日益临近,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斗争日渐白热化。双方利用一切可以炒作的议题,如国内的移民问题、就业问题;国际方面的以色列扩建定居点问题(影响到国内势力庞大的犹太选民)等,给对方使绊下套。间谍事件有可能是共和党使出的招数。

  梅德韦杰夫则在7月4日(美国独立日)祝贺信中明朗地写道:“我们建设性的睦邻关系……将不会使任何淡化两国关系成就重要性的企图得逞。”对此,美国国务院郑重地强调,总统奥巴马希望与俄政府奠定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加强安全、经济等领域合作。俄总理普京6月29日在莫斯科会晤到访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时也强调,这一事件不应损害俄美关系。在会晤之初,普京还对克林顿调侃道,“您是在最需要的时刻来到莫斯科的——你们的警察真是大张旗鼓,把人都关到监狱里了……我希望这不会对两国关系最近取得的良好发展势头造成影响。”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俄政府既想让间谍事件体面收场,又不希望丢面子。然而,体面收场的背后显然还有更深的考量,其中最根本的就是两国的国家利益。美俄均不希望伤害近来已经回暖的双边关系。对美国而言,伊朗核武问题、阿富汗问题、朝核问题等都被视为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的重点和难点,甚至被视为美国的“核心利益”,在这些问题上,美国有求于俄罗斯;对于俄罗斯而言,苦苦追求了17年迄今仍未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多少有点憋屈,美国高调的支持让事情有了转机,俄罗斯人显然不愿意因小失大。

  但是,还要看到,美俄关系转暖并没有使两国在战略问题上的矛盾有所缓和。就在人们对间谍事件余兴未了之际,希拉里里克林顿访问东欧以及外高加索五国。最近一段时间美俄关系的逐渐热络,给了那些与俄罗斯关系微妙的国家以不小的冲击,考虑到美国的历史习惯,乌克兰、格鲁吉亚担心美俄关系缓和会冲淡它们的战略重要性,担心美国与俄罗斯走得越近,就越会疏远自己。也正是在这种微妙的背景下,希拉里此行被视为“平衡之旅”,也即在改善美俄关系的同时,也表达出对东欧及外高加索国家的重视。当然了,也不能空手去,应运而生的间谍事件就是最好的宽心丸,让这些国家意识到,美俄关系有好转,但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好。 (来源:《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