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汇改启动五周年 人民币汇改步步为营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7月21日07:51
  5年前的今天,中国首次启动“汇改”,结束了人民币长达10年的“固定汇率体制”。从那一刻起,人民币汇率不再单一盯住美元,取而代之的是参考一篮子货币。时至今日,人民币汇率改革在国内外经济金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艰难前行,人民币市场化和国际化渐见曙光。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经过去整整5年!

  货币制度是国家经济制度中至关重要的部分,而汇率制度是货币制度最为核心的内容。我国作为一个即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大国,汇率制度牵动着全球的神经,正是因为体量庞大,中国汇改备受关注。

  从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我国的汇改之路已经走过5年,期间中国宏观经济一路高歌猛进,至今经济总量已坐三望二。回望汇改5年的探索和实践,虽然中国经济承受着巨大的国内外压力,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息,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人民币汇改步步推进,取得了预期效果,并将在未来继续丰富和完善。

  缘 起

  有人将人民币汇改等同于人民币升值,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机械的理解,从当初汇改的相关表述中可以看出,改革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

  关于汇率制度的标准表述是: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事实上,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汇改的步伐从未停止。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正式启动于1994年的汇率并轨,当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并轨,正式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其中特别提到要实行单一的汇率制度,改变了1994年以前我国实行的双重汇率制度,将官方汇率与因外汇留成而形成的外汇市场调剂和交易的汇价统一起来。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介绍,我国从2003年开始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为汇改奠定了基础,到2005年7月,作为汇改基础条件的大型金融机构改革基本上部署完毕。同时,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开始启动,企业短期融资和试点资产证券化产品开始在货币市场上发行,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积极进展,金融体系整体的健康性有了显著的改善。同时,国内一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探索和改革,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一批大型企业先后在境内外上市,以优化资源配置为目的的重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公司治理、财务管理等得到改善,汇率改革的微观基础进一步夯实。

  过 程

  以国际金融危机为分水岭,5年时间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前,汇改的主要任务是人民币汇率水平和弹性的调整;而在危机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基本稳定,这主要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三个阶段是在世界各国逐步走出金融危机阴影之后,中国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在汇改的第一阶段,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经历了缓慢的升值过程。汇改当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49%,2006年和2007年的升值幅度扩大到3.35%和6.9%,2008年前7个月的升值幅度更是扩大7%。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人民币汇改的重要内容变成了危机应对,在危机期间巨大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压力之下,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这种稳定对于打击投机资金、促进经济恢复和稳定国际金融市场都有积极意义。

  与汇率水平和弹性调整相伴而生的是外汇市场基础制度建设,这也是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汇改期间,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不断丰富和完善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参与主体和交易品种,为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方式提供制度基础。

  效 果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首要成果是汇率弹性明显增强,日间波动幅度逐渐扩大。从2007年5月21日央行宣布扩大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幅度限制之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幅度不断扩大,虽然期间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的特征仍然比较明显,但持续贬值的情况也间或出现。在金融危机发生期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的趋势更加明显。在2009年到2010年第一季度的302个交易日内,有164个交易日升值、134个交易日贬值、4个交易日持平,汇率水平保持在6.81-6.85之间,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的预期被打破。

  外汇市场建设同样有巨大进步。据统计,截至2009年末,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会员总数达到276家,远期、外汇掉期和货币掉期会员分别为73家、71家和20家。与此同时,外汇市场的交易机制也更加完善,2006年1月,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了国际通行的询价交易方式,同时在竞价和询价交易中引入做市商制度。另外,市场的交易品种也不断增加,银行间外汇市场从原来单一支持即期交易拓展到支持远期、掉期、货币掉期等多种衍生品交易。

  在外汇市场之外,汇改还在更加广泛的意义上支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固定汇率制度客观上对于外向型经济形成保护作用,虽然出口企业在这种制度下更加容易保住利润空间,但要想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显然无法永远依赖出口拉动。汇率浮动为推动产业升级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供了动力和压力,促进了出口结构优化和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主动适应汇率浮动的意识增强,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和控制风险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愿 景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日前表示,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适应新的发展和开放格局的必然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市场体制完善进程、金融监管水平提高和企业承受能力相适应,应当继续坚持。她指出,坚持这种制度的必要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促进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优化的根本要求;二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需要;三是刚性的汇率制度既缺乏应对危机的灵活性,也可能引发货币金融危机。

  6月19日,中国央行宣布在2005年汇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其核心是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符合我国长远和根本的核心利益。一是有利于促进结构调整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浮动汇率可灵活调节内外部比价,有助于引导资源向服务业等内需部门配置,推动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贸易不平衡和经济对出口的过度依赖。二是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增强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改善宏观调控能力。三是有利于维护战略机遇期。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继续推进汇改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长期合作和共同发展,维护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国际经贸环境。

  ·背景链接·

  人民币汇改大事记

  2005年7月21日,央行正式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调2.1%,从此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逐渐形成更富弹性的汇率机制。

  2005年9月23日,央行决定,即日起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价的浮动幅度,从原来的上下1.5%扩大到上下3%,适度扩大了银行对客户美元挂牌汇价价差幅度,并取消了银行对客户挂牌的非美元货币的价差幅度限制。

  2006年1月3日,央行宣布自1月4日起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上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同时保留撮合方式。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主体既可选择以集中授信、集中竞价的方式交易,也可选择以双边授信、双边清算的方式进行询价交易。同时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为市场提供流动性。

  2007年5月21日,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日波幅从±0.3%扩大到±0.5%。这是自1994年以来对人民币对美元汇价波幅的首次调整。

  2010年6月19日,央行对外宣布,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贾 壮)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