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入:
“蚁居族”,是大学刚毕业的学生,四五人租住一间房。和“蚁居族”比,成都还有一群更壮观的“蜂巢族”,他们常常几十人住在你隔壁。他们可能是一群农民工,可能学历只有小学;因为很多原因,他们是被邻居讨厌的一群人,好像是些会蜇人的蜜蜂。
但邻居很少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的,因为不曾走进那“蜂巢”。
A“刚来时感觉人家瞧我们的眼神总不对,可想着只要比老家挣钱多,也就无所谓了。”
1个人8平方米生存空间
武侯祠东街新3号的住宿小区5楼1号是一个典型的“蜂巢族”居住点。走进5楼1号的房门,顿时一阵热气夹杂着汗味扑面而来。
这个本来比较宽敞的一厅两室被一架挨着一架的上下床挤占了整个空间,记者大概数了一下,共有25个床位。如果按25张床住25个人算,此房内人均仅3平方米的居住环境。楼下邻居说,这个房子月租1600元。按人头摊下来,公司为其每个人花费的住宿成本不到100元每月。
不过,房屋内的租户吴军说,虽然有25张床,但他们这里“只”住了十多个人。如此算来,人均居住环境也不足8平方米。
一位姓张的小伙此时正坐在一张杂乱的床铺上闭目养神,他说,住在里面的人都是附近一家酒店洗浴中心的员工,个个是20多岁的年轻小伙,精力正旺。
对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他们肯定是有意见的。“这么多个人住在一起确实有点挤。但老板是包吃包住,我们也不好提意见。”一位自称在酒店内打杂的小伙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一边回答说。“现在包吃包住的工作很难找了,而且在市区。”一个姓张的小伙子插嘴道。
有些问题全靠上网和MM聊天
赚的钱要省,所以他们没有太多花费,他们的生活很安静。
这些小伙自称一天只上8个小时的班,挣的钱也不多,就1000多元。所以,他们除了看电视就是睡觉,因为这样“不花钱”。
姓张的小伙说:“现在我们实行的三班倒工作制,这周我是下午3点到晚上11点。”在这个时间,其实比较适合出去逛街休闲。但他们不愿意,“出去玩的话,地方不熟悉,又要花钱,所以上午的时间就都拿来睡觉了。”
不熟悉成都,小伙们唯一的休闲场所就是附近的一家网吧。小伙说,“现在这个经济条件耍不到朋友,在网上和MM聊聊天总可以嘛。”这也是一种过渡方式。“我家在农村,我是跟着老乡来成都打工的,刚来的时候感觉人家瞧我们的眼神总不对。”一直很安静的一个小伙说,他们承受这样的眼光太久,所以现在也有些畏惧被人正视。小伙扯了扯他有点破旧的床单,又开口说道:“可想着只要比老家挣钱多,也就无所谓了。”
当然,他们都希望多攒点钱,以后可以自己做生意,当然是小本生意。
B楼下的吕教授家,每天能接近50盆楼上漏下的脏水,只好在外重新租了一套房子暂住。
楼下教授被他们气得搬家了
居住在这群“蜂巢族”楼下的,是40余岁的吕女士——西南民族大学的一位教授。
说起楼上的“蜂巢族”邻居们,她苦不堪言。“我在这里住了很多年了,但今年5月,我们一家人旅游完回到家中,眼前的场景却把我吓了一大跳!”她回忆说。当时,刚走进屋子里的她,发现屋内到处是水,还伴随着尿臭的味道。“进屋一看,才知道是厕所在漏水。”黄色的水迹蔓延屋内。“你看看我家的家具很多都用塑料薄膜封了起来。“吕教授讲到,很多贵重家具,她已经移往别处。
家中的“绵绵细雨”一直不见“天晴”,吕教授和家人只好拿着脸盆在厕所里接水。吕教授表示,每半个小时,脏水就刚好接一盆,一天之内要接接近50盆。无奈,跟楼上租客协商未果之后,吕教授一家人只好搬离了自己的家,重新在外租了一套房子暂住。
对楼下总是反映他们漏水,吴军表示,这套房子有两个厕所,其中一个总是漏水,“因此,我们在漏水厕所门上贴了告示:‘严禁在此如厕,违反者罚款100元‘。”但由于居住的人实在太多,一个厕所总是不能满足25个人的需求,“因此还是有人使用这个漏水厕所,总不能让这群年轻人憋着吧!” 早报记者吕澜希
实习生石晓摄影肖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