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7月22日消息(记者季苏平)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20分报道,7月17号,北大公布,除两成报考香港高校外,今年高考六成以上文理状元被北大录取。仅仅两天后,清华大学公布,录取了九成的理科状元和三成的文科状元,总数连续第四年位列全国高校榜首。
显然,两校录取的状元相加,比例已远远大于100%。多出来的状元是怎样产生的,专家又如何看待“状元”似乎剪不断、理还乱的这个问题?
随着高考录取工作的渐次展开,状元们的去向一时之间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清华大学今年录取了文理科状元42人,而此前另一所著名高校北京大学表示,除两成报考香港高校外,今年高考六成以上文理状元被北大录取。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总共有68个状元。以此计算却产生了96个状元,多出的状元究竟来自何方呢。清华大学招生办主任孟芊给出了解释:
孟芊:所谓状元就是第一名的理解有两种,一种是按照实考分来计算的,第二种是按照投档分计算的,换句话说实考分基础上加上考生所享有的各种政策性优惠构成的。
当前,社会上对于高考状元的统计口径有很多,除了实考分和投档分之外,还有所谓的“民族状元”、“自主招生状元”、“保送生编外状元”等多种提法。各种意义的状元家在一起将远远超出68个这个数字。
孟芊:因为我们国家各个省份的计算方法稍有不同,比如有些省份保送生参加高考的成绩是不参与排队的,有人管他叫编外状元等等,如果把这些特殊情况第一名也加进去的话,由于统计口径的变化,这些数据可能会有微小的变化。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