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产业链:顺水漂来的黄金
从20万到200万,短短8年,重庆奉节县环境卫生管理所的经费实现了10倍暴增。因为长江上的漂浮物越来越多。
“我平时一般很少呆在所里。”7月21日,负责江中漂浮物打捞的奉节县环境卫生管理所的李所长说,三峡工程建成后,水上打捞工作量增大,他和所里所有工作人员一样,工作时间都忙于在江面上执行打捞作业。
预计动态总投资达2039亿元的三峡工程,为中国打造了一个世界级的水利巨无霸。这个庞然大物是如此巨大,以致围绕着它的周围,一个庞大的维护产业链正应运而生。从江面垃圾打捞,到沿江污水处理,都在催生出新的财富通道,直到牵动资本市场。
收入暴增的水上环卫站
奉节县环境卫生管理所承担着43.8公里长江干流和46.5公里次级河流共154.8平方公里的水面清漂保洁工作。所里一共有两艘机械化打捞船和一艘指挥船一道作业。但看来还不够,从去年开始,他们又租用了40只小船参加打捞,每只小船雇佣了3名船员,每天可打捞垃圾110吨。
自从7月中旬长江上游洪水暴发后,洪水夹杂着许多农作物被冲到下游,增加了江面漂浮物的数量。李所长不得不带着全体下属每天从早上7点工作忙碌到傍晚6点。
在2002年以前,奉节县并不进行这种打捞工作。李所长说,在三峡工程建成以前,长江奉节段的水深只有60米左右。江面较窄,水流较快,漂浮物比较少,不需要打捞。
而在三峡大坝建成后,奉节水域水深超过160米,江面变宽,水流减慢,造成大量漂浮物在水面堆积。这些漂浮物既污染当地水质,又威胁三峡大坝,一旦有较大漂浮物进入水库,就会有被卡进大坝发电机的危险,所以必须清理干净。
重庆市政府也很快发现了这个县环卫所的重要性。从2003年开始将大量财力投入到这里,今年,重庆政府用于支持打捞作业的经费达到3000万,李所长这里就分到了200万。
“由于上游政府的重视程度加大,我们今年的打捞量不升反降,因为很多漂浮物在上游就已经被打捞掉。”李所长说。
如今,仅漂浮物打捞一项就已形成数千万的产值,但即便如此,仍有漂浮物随着江水从上游涌至三峡水库,在大坝前形成几百米长的“垃圾带”。
大坝上游第一县湖北秭归县的环保部门工作人员说,现在,三峡集团支付的每年90万元的清漂费用,根本不足以维持日常的打捞作业。三峡集团正在积极与上游企业合作,希望使漂浮物产生经济效益,从而调动企业参与漂浮物打捞的积极性。
位于秭归的华新水泥(600801.SH)便和三峡集团签订4615万投资项目,用于将漂浮物转化为制作水泥的燃料。该系统年处理漂浮物等垃圾10万立方米,这相当于2万吨煤产生的热能。
而重庆另外一家企业美心集团,利用三峡漂浮物中的树枝灌木、稻草秸秆含有纤维材料,投入两座水上漂浮工厂,可将河面漂浮物打捞上船,经过船上生产线的处理,把漂浮物用作制门的板材。
毛利率67.9%的污水处理厂
这是一个400亿的工程。
据国务院2000年通过的《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2001―2010)》,2001年到2010年,库区及上游建成150多座污水处理厂和170多座城市垃圾处理厂,沿江重点城镇新建110多座污水处理设施和60多个垃圾处理厂,使库区的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5%和98%。
奉节县环保局检测站一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三峡大坝建设前,长江上游支流河床较窄,水流速度很大,水中还有很多鹅卵石能对水质起到净化的作用。三峡大坝建成以后,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只有零点几米/秒,水的自净能力有所下降。加之已有的污水处理厂根本不能完全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农业化肥大量排入长江,导致水质恶化。
来自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7月22日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重庆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51座、小城镇污水处理厂23座。
重庆地区污水处理量的79%由重庆水务(601158.SH)承担,重庆水务拥有日污水处理能力168.3万立方米。2009年重庆水务污水处理实现收入为17.3亿,占公司总收入的68%左右,毛利率为67.9%。
而据公告,在未来5年里,重庆水务还将投入82亿元用于扩建污水处理厂,这部分资金将全部来源于二级市场。
不仅是重庆水务,记者调查发现
重庆市三峡水务武隆排水有限责任公司在2010年7月7日,又向社会招标建设5个污水处理厂,总投资约1230万元。
上千亿的水电机组市场
在三峡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国内水利水电行业受益颇多。
在前期论证阶段,三峡工程创下了当时水利工程多项之最,比如专家人数、勘测范围、论证工具等。在审议方面,三峡工程亦是第一个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直接批准的工程,其讨论范围之广亦前所未见。
而电力设备领域,三峡工程帮助中国实现最大水力发电机组,由300MW向700MW的跨越,并有三峡工程中安装了8台国内70MW机组,从此国内水电设备产业跻身世界顶级俱乐部。
在三峡工程之后,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等水电站也即将开始建设,一个近千亿的700MW水电机组市场已然形成。
在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大江截流、坝体建设等都是前所未有,这也为国内水利工程建设积累了珍贵的经验,比如为大江截流,我国创立了国内最大的截流模型,在工程模拟领域取得重大的突破。
三峡工程也在金融领域有所创新,比如三峡债券,无论是发行规模,还是在付息方式、利率和期限设计方面,几乎每一期债券都在技术上有所创新,并成为其他企业设计债券品种时参照的基准和楷模。
并且国家首次建立设立建设基金为重大工程筹资,继三峡工程之后,我国又设立南水北调基金、可再生能源基金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