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经济

电影《唐山大地震》:找到和现实之间结合点

来源:央视网
2010年07月28日02:14

  《新闻1+1》2010年7月27日完成台本

  ——唐山大地震:23秒,34年!

  主持人(李小萌):

  欢迎来到《新闻1+1》。

  23秒,32年,这是电影《唐山大地震》宣传用的主题词。这样一场发生在34年前的地震,在这些年当中离我们忽远忽近,熟悉而又陌生。32秒的地震在34年后的今天以一部电影的形式,再次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播放短片)

  解说:

  明天,唐山将迎来大地震34周年的纪念日,今年的纪念因为《唐山大地震》的热映显得格外不同。在唐山市的各大电影院,该片的上座率已经超过了90%。为了应对海量观众,当地最大的百老汇影院首次采用电影票预售制。据保守估计,《唐山大地震》在唐山的票房最终可能会达到600万到700万左右。相对于5亿的票房预期,这几乎是个可以被忽略的数字。

  截止上周末,《唐山大地震》内地票房已经冲破1.6亿元,有媒体甚至将这部电影比喻成另一场地震。

  你也许还未来得及挤进电影院观看这部136分钟的电影,但“23秒,32年”这样的宣传词,你一定不会陌生。23秒的地震,在影片中被拉长到几分钟的时间。刚刚失去丈夫的母亲被告知,在儿女的两条生命中,他只能选择一个。而影片的大部分内容就是描述在这次残酷的选择之后,一个普通家庭32年的生活经历。

  尽管故事本身由一个并未经历过唐山地震的女作家虚构完成,然后它却成功地赢得了现实中人们的共鸣。

  这部投资1.5亿,被媒体号称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制作的灾难片”,在各地试映时,都已经惹哭了无数观众。

  7月12号全球首映礼,1万多唐山人成为电影的第一批观众。

  冯小刚(电影):

  我的话都在电影里说了,我今天是来交作业的,给唐山的老百姓,我就想问你们一句,这个电影中不中。

  唐山百姓:

  中。

  解说:

  影片结束,他们用最简练的一句话给予了冯小刚最大的肯定。

  一年前的7月28号,同样是在唐山,剧组在向24万死难者默哀之后,举行了开机仪式。冯小刚表示他将不辱使命。投资方透露,影片将于1年后的7月28号,也就是第34个唐山大地震纪念日和观众见面。今年5月,电影投资方华谊兄弟宣布,为了在暑气赢得更长的放映期,影片将提前至7月22号在全国上映。而公映前冯小刚关于票房的一句话豪言,也至今萦绕在人们的耳边。

  冯小刚:

  拍娱乐的有票房,拍不是娱乐的、严肃的电影照样有票房,没准比那娱乐的还高。没办法,谁超得过我,你给我找出来一个,没有,我特别孤独求败。

  解说:

  贯穿影片中的28场哭戏,像一个个催泪弹扔向观众,这样一边检票,一边为观众发放纸巾的场面也频频出现在各地的影院里,泪水和票房都成为影片成功的标志,而对于观众的反应,在冯小刚看来合情合理。

  冯小刚:

  我觉得现在很多导演都希望说自己的电影拍的一个史诗,相反的,我倒觉得我更愿意让观众看到,我们这个电影表现的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家庭,在地震中被砸的粉碎,然后他们内心的这种心如刀绞的这种刺痛。

  (影片片断)

  徐帆:

  我给你道个歉吧,你是从哪儿冒出来的?这么多年了,你咋就不给我个信儿呢?我整天的惦记着你们俩。

  冯小刚:

  其实什么时候,我觉得你要是围绕着人讲故事,以人为核心,表达人的情感,我觉得这个在任何时候,其实观众都是最买账的。

  解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片中,唐山市政府以有偿赞助的方式注资6000万,成为最大的出资方。政府参与,大场面、大事件,《唐山大地震》似乎融合了一部主旋律灾难大片所应有的一切元素。在唐山电视台对外部主任姚建国看来,冯小刚用自己的方式,在一个红色题材中超越了意识形态,表现出了真实的人情,这符合唐山人的情感诉求,也能让影片得以进入国际市场。而在众多的媒体看来,冯小刚成功地平衡了政府、民众和艺术间的利益,孤独求败的他无疑将再一次成为赢家。

  冯小刚:

  大家可能过一段时间得给我报,电影不是一个真正要留住的东西,我们就活在当下了,我们的影片的生命力就活在当下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王莹(唐山大地震亲历者):

  只是房倒屋塌这不是我们要看的东西,我们想看挖掘心灵能在的东西,亲情、友情。

  (字幕提示)

  我觉得《唐山大地震》是爱情片、灾难来临时,张国强一把推开徐帆,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这个男人太好了,我就要找这样的男人。

  ——一个80后的女观众

  主持人:

  现在有不少人在用哭几次在总结这部电影了,所以对很多像我一样对哭有点抗拒的人,还在犹豫要不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过今天我们请到的北京大学的张颐武教授,他提早已经看过这部电影了。张教授你哭了没有,哭了几次。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我倒是还是勉强克制住了,但是我觉得确实是泪水在眼睛里打转转。

  主持人:

  不是冯导说了吗,不哭的都是没有人性的。

  张颐武:

  是,我这个得坚持住,因为作为一个评论家他有职业的工作,就是得冷静地去看,保持一点坚定性。但是我旁边的,我觉得我看到那些记者,那些媒体的记者,他们都流泪,都觉得很感动。这片子确实是让人很震撼,我当时也是几次鼻子很酸,就是觉得你要下泪了。为什么,它确实是把中国家庭的这种纠结的感情,微妙的感情把它表现得特别地深入,把这个人性的深度挖掘得特别深。

  主持人:

  最触动人的就是人与人之间最普通的那种情感,对吗

  张颐武:

  对,最基本的情感,就是母亲,家庭里边的,女儿、儿子,选谁,然后最后就变成女儿内心的一个隐痛,一直是32年,然后最后看到了汶川大地震的一个母亲才得到化解。这个故事本身它有很强的这种震撼冲击人的心灵的东西。

  主持人:

  所以这种震撼和“唐山大地震”这几个字的直接关联度并不高。

  张颐武:

  我觉得它是一个关于人类感情的片子,《唐山大地震》是人类感情冲击的一个基础。

  主持人:

  您看唐山市当时想拍这样一部电影,他们的理由是说这个地震发生34年了,还没有一部立得住的影视作品。目前来看的话,这样一个讲述家庭故事的作品算不算立住了呢?

  张颐武:

  我想应该是立住了,我想现在无论是公众的反应,还是我们目前大家直接的观感,都感受到,这个片子肯定是把唐山人的内心里面的痛苦,经过这样一场大灾难以后,精神上的这种经历的考验,把他们的感情的升华全都表现出来。所以对唐山人来说,我觉得这个名字其实比余震要有更大的合理性。

  主持人:

  下面一个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这34年都不曾出现一个能立得住的作品,而到了2010年这部作品,有可能,很大可能性能够被立住。

  张颐武:

  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问的问题,因为一个方面就是我们大家在灾难刚来的时候,大家会发现这个灾年对冲击太大了,没有经历一段去看的话,你不可能把一个灾难写得有深度,这是第一个。

  另外一个,就是这个历史也没有提供这个条件,当时你说唐山大地震以后,中国的历史经过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了今天,其实中国到了一个发展的新平台,中国的崛起让大家都看得到。所以到汶川地震以后,大家会感受到,唐山地震其实是一个我们中国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起点的时刻出现的一种自然灾难,把这个灾难和32年后的灾难结合起来反思,其实给我们一个新的历史的高度和深度。所以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水到渠成,30多年其实在人类历史上不是很长,但是对我们每个个体来说,经历得是一个非常长的一个时间了。

  主持人:

  您提到了汶川大地震,我们知道主创人员当时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就很果断地把这部电影先放下了,因为觉得那个时候再拿唐山大地震出来说,似乎并不大合时宜。那么这部片子今天之所以能够走进那么多人的内心,和2008年的这场大地震的关系在哪儿呢?

  张颐武:

  我想汶川地震使得中国的,就是老一代人经历过唐山地震的,像我们当时在北京都经历过唐山地震的人,重新感受到了一个社会的力量,就是中国人能够有那么大的凝聚力,能够这么样面对灾难无所畏惧,这个是一个很震撼的事情。那么,对于年轻人来说又是一个重大的启发,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大规模的自然灾害,这个自然灾害他们经受的考验,经受的挑战,对他们来说,对人性、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主持人:

  您看,如果没有2008年这场大的地震的话,现在年轻观众对《唐山大地震》还会有如此的这种关注度,走进影院去看的这种愿望还会强烈吗?

  张颐武:

  那肯定我觉得不会有这么强烈,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一个,对地震这个灾难,对人的心灵的冲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有了这个事件以后,我们再返回去看32年前,它就有一个历史的深度。所以为什么这个电影我觉得它完成在汶川大地震,23秒,32年,32年就是汶川地震是这个电影里面,这个家庭最后得到一个美好结局,心灵的创伤得到平复的一个标志性的时刻。

  主持人:

  电影的题目叫《唐山大地震》,所以我们按照惯性会以为它是一个全景式的、史诗式的。当然刚才冯导也讲,他不追求史诗式的。他现在用的剧本原作叫做《余震》,其实更贴切的一个名字,现在这样一个个体的、家庭的经历,和这样一个我们想象中的可能是全景的这样的一个想象之间,产生了一点点的偏差,您觉得这里面有什么问题没有?

  张颐武:

  我想目前大家没有看到有什么问题,还是说大家都会觉得这样的一个心灵上的冲击,甚至比大地震的场景的表现还要有深度。

  主持人:

  这是不是也跟冯导多年在这方面进行他的这种所谓研究,得出一个的经验说我要做这种电影,我必须从个体出发。

  张颐武:

  对,大题小做,从小的人性、家庭、生命出发。所以这样的话我们就会看到,一个是真实历史题材,大家看这个调查的结果,就是真实历史题材占了55.1%,在网络里,新浪网的调查。55.1%的人认为真实的历史造成了大家的震撼。

  另外一个就是,冯小刚导演这个10多年通过贺岁片开始,让他得到了一个品牌,让大家有充分地信任度,就是看冯导的电影,对大家来说是一个质量上的保证,或者让你感动,让你笑,都会有一个非常好的保障。

  主持人:

  是,这部电影能否最终获得认可,获得成功,可能还需要票房和市场的一个检验。但已经有人在说了,这一部电影标志者现实主义电影的一个重生,究竟能不能这样说,我们继续关注。

  (播放短片)

  记者:

  中国的影视界运用高科技的现状是怎么样呢?多不多?

  冯小刚:

  很不理想,还很落后。一方面是没有资金,还有一方面是人也不行。

  解说:

  这是1994年冯小刚接受采访时候的一段录像,那一年他导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那个时候冯小刚还在展望高科技在影视上的应用。然而,16年后的今天,推出《唐山大地震》的他已经不再将高科技挂在嘴边了。

  冯小刚:

  什么时候,我觉得你要是围绕着人讲故事,以人为核心,表达人的情感,我觉得这个在任何时候,其实观众都是最买账的。

  解说:

  从对高科技的冀望,到强调表达人的情感,冯小刚的选择更符合人性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法则,冯小刚在唐山的走访中,他一直不相信这样的事实,地震后的唐山没有哭声。

  冯小刚:

  最打动我的就是地震只有二十三秒,但是余震却持续了三十二年。我们指的这个余震的这三十二年就是对人心的那种伤害。当灾难的飓风扫过之后,一切都不复存在了。但是,唯一留下来的一个东西就是亲情,就是靠着这个唯一生下来的亲情,支撑着他们日后的生活。这是他们活下去的一种希望和勇气。

  解说:

  表达人的感情,不仅为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赢得了极高的票房希望,还为国产电影带来很大的启示。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唐山大地震》给国产电影很大的启示,电影还是应该与人心结合在一起,不能原理人心,我们可能找到很多猎奇的故事,制造花里胡哨的噱头,但因为不能与观众的心契合,可能也有一定的票房,口碑却是肯定不行的。

  去年年末,国家大剧院里隆重上演了第一部原创的现实主义题材歌剧,这部向山村教师,向普通人致敬的剧本作者是和冯小刚有过愉快合作的作家刘恒。

  (字幕提示)

  我们想读书,我们想学习,我们想长大以后,看看天外面。老师,老师,回来吧。

  刘恒(山村女教师编剧):

  我觉得这个题材的主要意义是在,一个是它涉及到农村跟都市的一个巨大的经济差别和社会差别,这个是中国在当代的一个主要的困境,既是一个政治困境也是一个社会困进,弥补这个差距,将是一个特别漫长的任务。

  解说:

  为了这个剧本,40天闭关写作里,刘恒始终沉浸其中,甚至几度把自己写哭。他认为这样的题材能真正打动人,也最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为冯小刚、刘恒赢得了观众们的心,也为他们赢得了可观的票房。

  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城市的电影票房收入达到62.06亿元,我国电影票房首次突破60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2.96%,而在今年,仅仅是上半年,全国城市电影票房收入就超过48亿元。

  面对如此火爆的电影市场,新影联副总经理高军却对投资国产电影表现出了极大的忧虑。他说每年我国拍摄400多部影片,但赚钱的并不多,由于业外投资者缺少专业人士的指导和把控,是一种跟风投机式的投资,这种投资风险极高。目前我国电影业的亏损率已经高达70%。

  冯小刚:

  都到位了吗?赶紧落实,拍了。实拍。赶紧下雨。

  同期:

  开始。

  解说: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唐山大地震》究竟在每个人心中引起多大的余震并不一样,然而现实主义题材的生命力究竟有多大,或许才是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主持人:

  具体到一部作品,我想你可以选择去看它或不看它,喜欢它或不喜欢它。但是对于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我想我们必须选择支持它。《唐山大地震》毕竟也说的是34年前的一件事了,和当下中国社会心理的契合是在哪儿呢?

  张颐武:

  我觉得它一个是说把我们的最原始的生命的感情,伦理家庭的感情,因为中国人最重家庭伦理的感情,这些波折是在30多年大家一起走过来的,中国人共同走过的道路,所以大家的经验,大家的感情和这个现实紧紧地共鸣,共鸣这个概念其实非常重要的,就是说既要表现现实,但是这个现实是要找到和观众之间起到共鸣的点。我们的电影里面有些东西并不是不反映现实,但是它的现实往往找不到观众感动的那个点,让观众感受到自己的生活,自己被触动的那种感觉,没有这个就不行。

  主持人:

  是不是可以说,这部电影就标志着中国现实主义电影获得重生了呢?

  张颐武:

  这恐怕我觉得我们也不能这样说,因为中国的现实主义的潮流传统是一直延续下来的,现在也还有不少反映现实的作品,比如说喜剧,各种各样的作品也都有,也很难说这部作品就标志着重生。但是我觉得这部作品是一个很好的标志,就是一个导演,你永远要找到和现实之间的结合点,要找到让观众感受到你和现实之间贴近的那个点,只有这样的话,这个电影才能够真正地深入人心,才能让人感到感动。

  主持人:

  为什么我们要不断地呼吁有更多的现实主义电影出现在电影市场上?

  张颐武:

  因为中国的现实是一个太丰富,变化太迅速,中国人民的生活,中国社会的变化,其实都希望中国的导演,中国的艺术创作者们有更好的关注,让中国这一段时间的大历史的变化,通过人心、人性的变化来得到一个更充分的表现。

  主持人:

  少了这种类型的电影,我们缺了什么呢?

  张颐武:

  我们缺的可能是一个民族在今天给自己得到了一个真实的历史的记录,给自己的心灵得到了一个真实的反映。这其实恰恰是艺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责任的一个部分。

  主持人:

  为什么现实当中这样的电影又那么得少呢?

  张颐武:

  难度很大。我觉得难度还是一个很重要,严峻的考验。

  主持人:

  难在哪儿?

  张颐武:

  难在,第一是说创作人员怎么去把握现实,你怎么去切入,你怎么去有效地能够了解现实的情况。我们往往……

  主持人:

  这很难吗?

  张颐武:

  很难,就是你看到现实,你一拍拍出来现实容易,但是你怎么掌握现实中间心灵的变化,人性的变化,这个就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跟观众起共鸣又是一个考验,你反映到现实,不一定观众能够感受到你的反映,你的反映,你觉得很感动了,不一定观众能够感动。就是怎么样找到自己作为一个艺术家,和观众之间心灵碰撞的那个点。

  主持人:

  如果确实有难度的话,为什么更早的时间里面有那么多的导演能够知难而上,而现在那么多的导演是知难而退?

  张颐武:

  现在由于这个电影的环境可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说我们中国的电影现在你看每年都有400多部,但是实际上在公众中间有影响的,大概不超过10部左右,这样的一个状况下……

(责任编辑:李恺萌)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