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6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凯瑟琳·阿什顿在新闻发布会上对欧盟"外交部"的筹组进程感到满意。 |
“骨架”搭毕 欧盟“外交部”成型
27个成员国开抢近30个高层职位
据新华社电 当地时间26日,欧盟外交理事会会议最终通过了其外交机构的筹组及其架构和职能的决定,标志着欧盟“外交部”正式开始组建。专门报道欧盟政策立场与新闻的Euractiv网站说,此举为欧盟“外交部”年底前开始运转的目标铺平了道路。
女“外长”催预算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凯瑟琳·阿什顿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对欧盟“外交部”的筹组进程感到满意。她同时敦促欧洲议会尽快通过《人员和财政管理规定》修正案,并批准追加2010年预算,以确保欧盟“外交部”在《里斯本条约》生效一周年时正式运转。
作为该机构的“掌门人”,阿什顿对顺利构建一个服务于21世纪使命的现代、高效和具有欧盟特色的新外交机构“充满信心”。她强调,在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世界权力格局迅速变化的今天,欧盟需要重新界定和强有力地捍卫自身的利益和价值观,而欧盟“外交部”对此责无旁贷。
四个月前,阿什顿向欧盟理事会提交了欧盟“外交部”筹组方案。4月下旬,欧盟27个成员国外长就欧盟“外交部”的各项重要议题原则上达成一致。7月上旬,欧洲议会全体会议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筹组方案。
挑战
权力蛋糕怎么分? 阿什顿很头疼
Euractiv网站报道说,欧盟“外交部”有至少三分之一的人员将来自各个成员国,另外约六成则会来自欧盟原本的人事系统。欧盟“外交部”高层将有多达16名总干事和12名特殊代表,员工数量总共约6000人。
不过,欧盟外交理事会会议的最终决定并不代表“外交部”的组建从此一帆风顺,首先,“外交部”的预算还没有批下来,欧洲议会26日对预算的透明度不足表示了担忧。
另外,随着欧盟“外交部”的逐渐成型,各个成员国也开始为在新机构中安插属于己方的人员而“暗战”。目前可知的是,“外交部”最高领导人中的“秘书长”应已落入法国人囊中。
而对从上台至今就被人指责无所作为的阿什顿来讲,她面临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如何在分配这些职位中平衡调解27个欧盟成员国的利益。
背景
欧盟外交将“一个声音说话”
根据去年12月1日生效的《里斯本条约》,欧盟须把原来分属于欧盟理事会和欧盟委员会的外交权力合二为一,组建成单一的外交部门,直接服务于欧盟的共同外交政策。
筹组中的“外交部”作为欧盟层面单一的处理日常对外事务的部门,旨在促进欧盟共同外交政策的具体落实,帮助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及其成员国在共同外交政策实施方面进行协调,以提高共同外交政策的决策和执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