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雪龙”号7月29日电(记者张建松)一个锚碇在1600多米深的北冰洋底部,“潜伏”观测长达两年的潜标,29日被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成功回收,全体考察队员为之欢欣鼓舞。
在海底用带锚碇的潜标进行观测,是一项国际先进的海洋长期观测技术,可以实现全剖面海流观测和对多种海洋物理量要素的长期观测,弥补海洋短期观测和走航观测的不足。
中国第四次北极科考队成功回收的这个锚碇潜标,由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于2008年8月施放。回收地点位于北纬74度26分、西经158度09分的北冰洋海域。这一海域是近10年来北极中层海洋水体增暖最为显著的海区,是海表冰层覆盖变化最为剧烈的海区,同时也是影响中国气候变化的关键区域。
据中国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陈红霞介绍,根据科学研究的需要,潜标上安装了声学海流剖面仪、沉积物捕获器、海流计、释放器等科研仪器,各种仪器通过1300多米长的特制缆绳串在一起,像“糖葫芦”一般紧紧系在锚碇上沉入海底。“糖葫芦”的最顶端是橘黄色的玻璃浮球,其所处深度距海面有300多米。 为了回收这个潜标,中国第四次北极科考队多次进行专题研究,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当“雪龙”号行驶到潜标所在的海域附近时,考察队员以水底声控的方式与潜标成功取得联系。
随即,5名考察队员登上从“雪龙”号上放下来的“黄河”艇,冒着突然飘来的浓浓海雾,驶往0.4海里(1海里等于1.852公里)外的潜标应答位置。通过随艇携带的仪器,考察队员发出了一系列指令,让潜标上的释放器自动与锚碇脱钩,再借助玻璃浮球缓缓浮上来。
“浮出水面了,找到了!”当驾驶“黄河”艇的水手马骏通过对讲机将这一好消息传回驾驶台时,考察队领队吴军、首席科学家余兴光等无不喜笑颜开。“太不容易了!如果潜标没有应答,如果潜标释放器没有成功与锚碇脱钩,如果潜标浮上来正好遇到一大块浮冰……”余兴光感慨地说,“只要一个如果成真,我们都不可能回收它,潜标带上来的数据和样品非常宝贵!”
“黄河”艇缓缓拖着玻璃浮球,将潜标带到“雪龙”号右舷边,通过船上的大吊车,一次接一次地将一千多米长的串联缆绳拉出水面,从而成功将一连串科学仪器吊上来。记者看到,这些科学仪器尽管在冰冷的北冰洋海水里浸泡了两年,但上面的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的标识依然十分清晰。
据悉,陈红霞等考察队员将这些仪器中的数据下载以后,将更新一些设备,并选择一个合适位置,将这个潜标重新沉入北冰洋进行观测。
(责任编辑:张勇)